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 窦冉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3期   作者:窦冉
[导读] 在这个广泛的过程管理系统中,各自的领导者都需要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尽一切可能提高公司所有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技能。同时,需要对所有的管理人员贯彻先进的培训理念,使他们勇于创新,能利用所有有关管理方面的先进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来高效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鉴于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供参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在现阶段的装配式建筑工程中,企业应特别注意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有效地管理所有的施工人员可以有效协调人事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利用现成的建设项目管理优势。在这个广泛的过程管理系统中,各自的领导者都需要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尽一切可能提高公司所有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技能。同时,需要对所有的管理人员贯彻先进的培训理念,使他们勇于创新,能利用所有有关管理方面的先进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来高效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鉴于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探究
       
        引言
        新时期,为了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企业选择的建筑材料、施工方式都需要满足环保理念,这就使得装配式建筑工程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建筑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等方面,其施工过程相对复杂,涉及多个程序,这就使得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了一系列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必须要予以重视。本文主要研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问题及其防范策略。
        1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其工程管理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当前不少建筑企业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较浅显,仍按传统管理模式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殊不知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形式之间有着重大差异,一味照搬只会让装配式建筑优势被大大削弱,无法体现装配式建筑特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现象是将建筑构件拆分后由工厂生产,待运输到现场后加以安装,却未对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进行有效处理,使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较低,无法达到预期效益目标。
        1.1施工准备因素
        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体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管理质量。因此,施工公司在施工之前就应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以使施工计划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如果可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管理水平。建筑工人的专业水平,以及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的质量,也会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管理工作。此外,如果建设项目的建设计划与建设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不符,将会严重影响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并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管理作用。如果建设项目的准备工作不到位,也会严重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开发,因此有关部门应密切注意建设项目的所有准备工作
        1.2构件因素
        零部件是装配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项目效率和设计质量。对于当前施工阶段的零件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由于保护措施不足、碰撞变形和变形零件转换而经常需要替换的零件会增加设计周期。另一方面,在施工现场,零件没有特定的位置,不同类型的零件堆叠在一起,导致零件变形。非科学的保存和储存可以腐蚀零件,降低零件的刚度。。
        2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方式实施。但是,与传统的建筑方式相比,我国现有的装配式建筑配套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各个地区存在很大差异,无法覆盖设计、制造、总装和信息技术版块,严重影响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尤其是建筑防水、管线一体化安装和装饰装修配套等使用问题比较多。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过程中,因管理不到位,极易出现设计错误、尺寸不合理、预埋缺漏等质量问题。


        2.2管理人员意识不强
        由于组件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对建筑监督机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许多施工经理并没有真正拥有在施工现实中总是以传统方式进行的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与前期生产项目和施工技术相比差别很大。建造业人员无法及时熟悉行政管理,影响建设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并且,如果建筑监理不及时更新行政概念,直接影响建筑施工,阻碍了建筑行业更快、更快的发展。。
        2.3构件运输方法不合理
        在预制件出场之前,相关技术人员未按照图纸要求进行预埋,导致预制构件的尺寸存在很大偏差,且施工人员的工作经验不完善,无法制造出所需的构件,严重影响着预制件的质量。除此之外,在装配式建筑建设中,很多施工企业未针对预制构件的实际情况安排专业车队进行运输,导致预制构件的运输损耗问题不断增加,且施工现场存在随意堆放预制构件的问题,导致预制件断裂、缺棱掉角,严重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3装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解决策略
        3.1规范施工管理制度
        在前期施工前,项目管理组应当先与工程设计人员进入到施工区域进行现场勘测,然后对设计的重点和一些可以预料到的难点区域进行重点管理方案制定,并作出应急方案来确保施工能够高效完成。在施工中,管理人员要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设备以及构配件等建立起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之后按照实际施工工序对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杜绝施工现场的资源浪费。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应逐渐完善设计预制装配式构建、施工、生产,维护、使用等流程,全面提升工程管理质量
        3.2管理人员的管理
        为了更好地承担施工行业进一步实施施工监理的责任,施工监理当局必须相应地采取行动。第一:良好的现场管理。工程部门必须发展健全的管理制度,保护现场管理,特别是按预制构件类别、特殊堆位、警告标志、有针对性的监督和防范未经授权的损坏。第二,避免质量问题很重要。必须对施工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形成管理部门的总体看法,整合发展情况,改进预防措施。
        3.3加强构件管理建筑工程
        构件是建筑设计装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以及如何管理构件:(1)改进构件质量管理。由于装配构件发生在建筑场地之外,并且分布在不同的生产站点,因此管理组件质量变得更加复杂。您可以应用远程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组件生产,完成组件生产设施,请求对第三方生产的组件进行组件分析报告,并生成质量控制报告。(2)改善零部件运输管理。一些重要部件需要密封件,在运输过程中应覆盖防风等物体,以确保它们不会被雨和雪腐蚀。(3)加强建筑物场地管理。在建筑区域中,应规划建筑构件的单独存储位置,对构件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管理核心构件,并执行诸如降雨之类的操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利影响因素,这出现了很多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大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力度,深入分析其中的质量问题,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管理,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以适应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晓丹.BIM在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8(32):118+189.
        [2]郭超.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优化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0):31.
        [3]王嵩.浅议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与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0):49.
        [4]李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反思与控制分析[J].居舍,2018(30):135.
        [5]刘娟.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8(09):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