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应用探索 孙广雄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3期   作者:孙广雄
[导读] BIM技术作为当下建筑工程中的信息技技术作为当下建筑工程中的信息技术能够对建筑施工全过程进行管理,BIM技术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结合技术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结合,大大减少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本文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推广以推广BIM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施工
        大冶有色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伴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不断扩大,施工中的问题也逐渐增多。BIM技术作为当下建筑工程中的信息技技术作为当下建筑工程中的信息技术能够对建筑施工全过程进行管理,BIM技术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结合技术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结合,大大减少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本文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推广以推广BIM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质量。
        关键词:BIM技术;安全管理;建设项目管理
       
        引言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会通过对建筑施工各环节模拟,准确展开施工全过程数据收集与处理,可准确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项问题,高质量展开施工安全管理,可为建筑顺利、安全施工提供有力支持。为对施工安全管理展开深层次探究、做好BIM技术应用、正式展开技术应用讨论前,需要先对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展开分析,做好数据整理。
        1.BIM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优势
        BIM技术以建筑信息模型为核心,不仅仅是对信息的简单集成及应用,其价值在于以此为中心与仿真模拟、碰撞检测、监测定位等软件、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的协同管理平台,使管理工作向精细化、信息化发展。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视化;传统的建筑物呈现、审图视图方式通过BIM技术得以改变,将建筑构件等项目信息及周边环境以三维模型可视化形式展示,有助于工作人员理解建筑信息、发现直观危险源、获得分析危险源所需信息并找出安全隐患;为安全计划的制定、防护设施的布置提供依据,提高安全方案与实际情况的吻合度。模拟性;BIM技术的模拟性意味着可预先模拟施工现场布置、施工过程,找出规划中存在的碰撞问题、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以此来调整施工平面布置图、优化施工方案;基于此技术还可对关键施工过程事先模拟,如基坑开挖、塔吊搭设等危险性较大工作,根据模拟结果划分安全区域、针对性地进行防护调整、制定应急预案措施;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动态性;BIM技术的动态性使模型中任一参数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关的所有信息均会自动调整。当某一施工工序做出调整时其他关联信息将会随之变化,其模型更新信息会在云端共享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第一时间传递至相关人员,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新的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与时效性及管理效率。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对于管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要想利用BIM技术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重视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目前我国很多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大部分的管理人员都呈现出老龄化的特征,虽然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不了解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对于BIM技术的了解也不深入,自然就无法有效应用。另外,在应用BIM技术时,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本来就比较高,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素质方面不过关,这个直接导致BIM技术无法正常应用。
        2.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技术设备落后
        BIM技术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确实能够带来极大的便利。可是要想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体现其价值,还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和设备作为支撑。但是在当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BIM技术在应用时,相关的技术和设备都相对比较落后,很多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对于BIM技术的应用缺乏全面的了解,所以仍然以传统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为主,并没有加大对技术和设备的投入。这样BIM技术的应用就会受到影响,其应用质量和效率都会降低。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危险源识别与管控
        危险源识别的全面性决定着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传统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分析图纸和现场、类似工作经验、安全管理手册等,此类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更无法满足异型、复杂建筑安全管理需要。从BIM模型危险源数据库和类似项目案例库中选取所需资料,对三维建筑模型进行分析,结合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对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动静兼顾地全面识别危险源;用适当的方法对危险源评估、等级划分,根据危险源的等级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在模型中做出标记,以此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与交底的侧重点、做好安全设防工作;如:高处坠落,依据坠落高度和坠落物性质对物体做出不同颜色的标记、划分危险区域,为重大危险源配备标识信息牌,便于参与者监督现场安全、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
        3.2构建合理的安全指标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效果,而若想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展现出该技术的价值,则需要构建建筑施工安全指标,针对建筑的生命周期以及施工进行可靠的统计,并针对一些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运算,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也为其制定合理的计划。针对建筑生命周期的统计可以为建筑安全指标的预估给予可靠的信息支持,所以合理的应用BIM技术,可以把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理念和管理工作进行融合,推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稳定且高效地开展,保证建筑整体的安全及质量,各指标达到预期的标准。
        3.3协调施工安排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十分系统和复杂的工作,所以其安全管理工作也比较复杂,会受到不同施工流程和部门工作的影响。因此施工方需要利用BIM技术来协调施工安排,促进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施工安全。施工人员能够利用BIM技术进行数据的实时收集,以此来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同时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这样在施工中,相关的人员配置和物资调动就能够更加科学合理,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
        3.4利用BIM技术开展人员安全培训
        在以往的安全培训过程中,一般都是侧重于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针对一些安全隐患以及应急措施等方面涉及不深,并且若过于强调安全培训,若没有高效的培训方法也可能会对工程的工期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只是侧重于安全意识,进行大体上的安全培训便草草了之,这种方式的培训效果并不明显,人员安全操作规范仍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而之后在安全培训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虽然能够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开展,不过却缺少一定的实际联系性,在实际操作方面效果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标准,而长期开展则可能会导致安全培训的形式化。而通过BIM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加直观地将培训内容展现出来,由于BIM技术是根据建筑信息所整合与转化,所以更加贴近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流程和进度等,不仅能通过BIM技术来查看建筑施工的实时状态,还能够建立安全数据,让施工人员进行学习,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安全操作能力,进而避免各种安全问题的产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能够最大程度上排除施工安全问题,也为施工人员的切身安全进行保障,而应用BIM技术则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些目标。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操作规范、构建合理的安全管理指标等,保证建筑施工的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晓晨.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居业,2019(19).
        [2]王备民.基于“互联网+”的BIM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化应用探索.绿色建筑,2019(44).
        [3]晋兆丰.基于BIM某建设项目施工场地安全管理研究.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