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近年来中国紧抓基础教育,所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在2020年即将转为义务教育。许多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萌芽,以便二胎政策开放后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我国早教中也存在些许不足,音乐教育不够完善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几乎忽视了这一点。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显然可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使幼儿在认知、情感等多个方面获取体验,对每个个体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现存的客观因素会导致艺术教育没有被重视,本文将探讨音乐教育的相关问题及了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基本节奏能力。
关键字:奥尔夫音乐 早教 节奏能力
引言:幼儿期是许多能力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建立初步乐感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引导,可以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现在的音乐学习,仅仅停留在应用电视听音乐这类,缺乏实际应用性,无法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与兴趣。错过这一时期导致缺少音乐的感性认识,在后期再建立乐感就会比较困难,单单视频教学不够生动有趣,削弱了幼儿内心对音乐的渴望。奥尔夫音乐教学给学前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对于它所强调的创造性,极其适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是启蒙教育中相当关键的一步。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简介
(一)教学法的产生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是世界上令人瞩目的教育法,由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创建,在八十年代初传如我国,而他的创建时期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895年出生的奥尔夫从小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生活环境下长大,从小就热爱着文学与音乐,以至于他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在音乐与喜剧上。几年后,奥尔夫与合伙人建立了第一所奥尔夫体系的学校,而奥尔夫就是音乐教学的主要讲解人。奥尔夫所认为的音乐不是单一存在的,他在上课时会联合其他元素,例如舞蹈等等来完善整节课堂。奥尔夫自己有着独特的教育观念,他认为音乐不完全是静止的,也具有动态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用手,还要开动脑筋,运用身上各种感官来释放音乐之美。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奥尔夫发明了一套乐器,使用非常简便,具有实用性,到现在依然有许多人在使用这类教具。小乐队编制乐器使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奥尔夫还有更好的创意,运用了人体各个部位可能会发生的声音,作为人体乐器来参与演奏。但奥尔夫创办的“京特学校”主要是为了培养出一些优质量的教师,并不是专门面向儿童的,所以京特学校主要针对的人群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奥尔夫的教学方式在教育界有了一定名气,他将对音乐的理解编制成了《学校儿童音乐教材》,无疑让学前教育有了质的提升,这套教材在多个国家得以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基本内容
奥尔夫说,音乐与动作、舞蹈以及语言紧密联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它本身的价值,人们要自己参与其中才能够体会。要从最简单的节奏入手,来帮助人们了解最古老的音乐形式。从自然音乐入手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每个幼儿都投身语气中,以此来获取参与感,在原有的音乐基础上加以创造,提供多种可能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那么奥尔夫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那便是元素性音乐思想,这位教育者提倡从原始初级的音乐开始来教育,简单的目标更能使学习者有成就感,提高兴趣度。音乐是一种传统,也是创造力的表现。奥尔夫的思想观念与其他作曲家不同,他觉得音乐中节奏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旋律,也更加重视旋律的存在。旋律依附着节奏,可节奏是单一存在也具有意义的,它已经注入了音乐的灵魂。奥尔夫通常会从节奏入手来进行教育,培养好儿童的节奏感,可以从语言来掌握节奏,在学习过程中加入词语与句子来提升孩子们对节奏的敏感度。
二、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培养幼儿节奏感
(一)引入奥尔夫教学法
百度词条上显示,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综合性;即兴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从本土文化出发;适于开端;为所有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为即兴性,也就是说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的部分。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是指原本性的音乐教学。具体地说是指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中将动作、舞蹈、语言联合,是适合个体参与的音乐;原本的音乐源于生活也接近自然,贴近儿童的内心。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20世纪对世界音乐教育影响巨大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创立之初,便选择了“原本性音乐”作为标识,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随世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随时代的改变而变化。而当今社会,要在幼儿园实行音乐教学法,教师要富有音乐专业的知识与素养,有一定的组织及选课能力,面对突发问题有解决问题的魄力,才能呈现好的课堂氛围。幼儿园内实践与引入音乐教学法,可以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课堂中的奥尔夫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如何让音乐教学法效率最大化呢?举个例子,某天,学前专业的老师们组织同学们散步,小朋友自然而然开始讨论起来了:“天空真广阔呀!是呀,天上还有许多白云在漂浮着。还有小鸟,飞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环境组织小朋友们将所见景色改编成一首有魅力的儿童诗,大自然是同学们最好的课堂。同学们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天空蓝蓝,白云飘飘,小鸟唧唧叫,一架飞机凑热闹。”小朋友在这一过程取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回到活动室时开始拿着乐器对自编的儿童诗进行伴奏,开始了既有想象的旅途。教育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活动室内,小朋友们以身体来表现自我,扮演起了诗歌中的“蓝天白云”,并能够很好地把控诗歌的韵律感。教育者在这一环节进一步提示,小朋友们会乐意尝试为诗歌作曲,不仅能掌握诗歌的整体节奏,还提升了言语水平。孩子们自己作诗词自己谱曲可能并不能得到完美的曲目,但这一环节中学习到的知识是无价的。
结束语:优先发展教育的年代,人类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教师们要更新自己老一套的教学观念,引进新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来改善教育的现存问题,课堂上要使用生动有趣的方法,提高幼儿对学的兴趣,将音乐作为一个好的导入完成启蒙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能够较快地让孩子们感受乐曲之美。学校采纳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使学员得到综合性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能力自然而然也开始越来越好。音乐学校是一门富有情感的课程,不能枯燥死板地讲解知识,而要让幼儿动起小手,运用上身体各个部位的器官来学习课程。这种教学方法最终会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刘惜瑞. 幼儿节拍节奏训练之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7.
[2]王蕾.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性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
[3]吴静慧. 浅谈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生命力[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4]周承温. 浅谈以奥尔夫“原本性”理念为基础的幼儿节奏能力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2(34):142-143.
[5]乔雅荣. 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和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6]韩冰. 国际三大主流音乐教学方法的本土化探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