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沙漠运输分公司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长输管道高后果区对于公众安全及社会环境具有较大影响,规范化的进行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理,能有效提升石油资源利用效率与质量。本文在阐述管道高后果区分类及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其基本的管理要点展开分析,并指出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理技术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期望能实现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进而有效地推动石油产业发展。
关键词: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理技术
新经济形态下,社会工业社生产对于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升,长输管道运输已经成为链接石油生产应用的重要环节。在石油长输管道运输中,高后果区的管理极为重要,其不仅关系着石油的利用情况,更对周边环境与社会公众安全具有深刻影响。基于此,进行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理技术探讨已经成为石油产业高校发展的基础所在。
一、管道高后果区分类及管理的价值
1、管道高后果区基本分类
长输管道运输中,管道泄漏会对外界的环境、人员及产业发展造成危害,人们将这些危害区统称为管道高后果区[1]。现阶段,长输管道的运输里程不断增加,因管道泄漏而产生的高后果区也在持续增多,从影响形态来看,石油管道高后果区可分为三类,即人员伤亡区、设施损坏区和环境污染区。
就人员伤亡区而言,其多集中在城市、城镇、乡村等人口密集区域,这些区域人员密集,有电力或明火使用,当发生石油管道泄漏后,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在成大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同时,在一些工业区,石油长输管道的泄漏会导致工业装置、基础设施、地下构筑物损坏,当发生设施损坏连锁事故时,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此外,水体、湿地、森林、生态区等对于环境的敏感度较高,当长输管道高后果区临近这些区域后,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的价值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强调绿色观、生态观。基于此,开展高后果区管理极为重要。一方面,其能实现石油生产到应用过程的有效优化,这为石油产业高效发展创造了条件,有效地促进了石油产业现代发展。另一方面,加强高后果区管理,还能进一步减少高后果区对人员、设备的影响,减少高后果区的经济损失。此外,及时预防、管理、处理高后果区污染,能实现生态环境的高质量保护,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落实。
二、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理技术要点
1、注重管理内容识别
随着石油长输管道的增多,高后果区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在其管理中,应湖中高后果区内容的有效识别和评估,进而确保在后期管理中能达到分层管理的目的[2]。就管理内容识别而言,应注重识别规则的有效把控。在人口密集区识别中,需知管道两侧200米之内的城市、城镇、乡村;或是管道两侧50米内的医院、学校等区域,均属于人口密集区。而重要设施包含了机场、码头、仓库、文物保护单位、水工建筑、交通干道等内容。此外,若长输管道两侧200以内有饮水池、河流、湖泊、海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则这些区域均会成为环境敏感区,在实际管理中,高精度识别这些管理内容,能为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2、优化管理内容评估
确定具体管理内容后,需对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的内容进行系统评估。现阶段,量化评估是石油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理内容评估的主要方式。这是因为在前期内容识别中,人员伤亡区、设施损坏区和环境污染区的划分为长输管道统计分析和分类管理创造条件;在实际管理中,工作人员只要结合相应的管理对象,就危害受体属性、类型、规模、数量进行系统分析,同时测算危害受体与长输管道距离,实现危害后果严重性的有效评估。需注意的是,长输管道的高后果区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危害受体,故而在实际评估中,应就其危害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性考虑,并建立高后果区的评估模型。评估模型可表示为:
.png)
式中,H为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理评分,而i、j分别表示高后果区类型和识别规则,P为受体属性评分,S代表了距离评分[3]。
3、加强管理流程管理
要进一步提升石油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的管理质量,还需进行管理流程的有效规范。在实际管理中,长输管道管理流程控制应注意以下要点:其一,工作人员应以长输管道为基础,就管道两侧200m之内的信息进行全面采集,了解管道现状,建立健全管道周围人口分布、特定场所、基础设施、工业设施的档案资料,为管道管井设计、介质、压力和材质管理创造条件。其二,应强化高后果区的边界管理,尤其是一些危害较大的,应设置较为明显的特征物、标志物,同时建立高后果区重点区域管理质地,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其三,在信息填报处理中,应编制相应的识别模板,为高后果区受体的危害类型、数量、信息进行描述。其四,结合高后果区的评分及分级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对策,有针对性的开展处置管理工作,并在处置后建立长期监控体系,确保长输管道使用的安全化。其五,在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理中,最主要的是做好高后果区的日常管理,这样能实现高后果区变化情况的动态分析,提升具体管理质量。
4、补充完善管理措施
不断完善、补充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的管理措施,是促进石油产业现代化、规范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实际管理措施制定中,应针对不同的危害类型进行具体管理。如在人口密集区管理中,石油企业应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加大石油运输管线的立法把控,同时扩大宣传,较少运输管理的人为损坏;同时石油企业工作人员还应在管线周围设置安全警示、安全标语牌;然后加大巡线频率,并采用现代监测技术进行检查,全面掌握管道的安全情况,做到泄漏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理。在重要设施保护中,应加强占用及安全距离不足问题的有效处理;同时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做好高后果区危险事件的提前预防;此外,应定期性的对长输管道进行评价,同时加强管道日常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在环境敏感区保护中,避免环境污染,减少生态破坏是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的根本目标。对此,首先应掌握管道穿越区域水体的基本状况,为水工保护方案、计划的制定奠定基础。其次,应制定相应的巡查管理和应急处置方案,加强巡线岗位责任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最后,针对管线高风险段,应建立长期追踪监控点位,一旦发现长输管道出现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检修,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三、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
某成品油管道全长99.4km,管道直径为457mm,壁厚7.1mm,设计设计压力为10MPa。在管道初期建设中,发现其通过路段人口密集,且外部活动干扰较为频发。为实现长输管道的有效运输,生产企业建立了长输管道高后果区潜在分先识别体系,对管道通过地段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预防和管理,有效地提升了管道运输效率和质量,减少了高后果区的影响。
在具体管理中,工作人员首先对该管线高后果区的受体进行识别,其中15~60m附近有中学,管线周围啤酒厂、面粉厂等受体,对此,建立高后果区评估模型,采用填写登记卡、现场图片、GIS图片的方式,就受体属性、类型、规模、数量展开分析,最后系统化的制度预防处理方案。经全面管理监测,自长输管道建成以来,鲜有泄漏事件发生,对于周围受体影响微乎其微,有效地保证了长输管道运输的安全性。
结论
高后果区的管理对于长输管道运输效率和质量具有较大影响。石油产业发展中,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到高后果区管理的必要性,并在实践中规范化的使用管理措施,进行高后果区的系统管理,才能有效地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理质量,进而促进石油产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窦小亮.新国标下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实践浅谈[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4):17-18.
[2]郭文朋,周亚薇.基于改进风险矩阵法的中俄东线高后果区风险评估[J].油气储运,2019(3):273-278.
[3]聂炳林,白建平,范建强,等.《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标准的实施建议[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8,34(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