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刘金晶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3期   作者:刘金晶
[导读] 文章以绿色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从绿色建设设计的原则出发,结合某绿色小区实例,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内容及方法进行阐述,又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加快我国绿色建筑的稳健快速发展。
        宁波科信海津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文章以绿色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从绿色建设设计的原则出发,结合某绿色小区实例,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内容及方法进行阐述,又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加快我国绿色建筑的稳健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发展
       
        前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在经济带动下得到了较大发展,施工工艺和材料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不过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为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造成了较大的资源和能源浪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落实。为此,应加强绿色理念的融合,实现人、建筑、生态三者间的协同进步。绿色健康理念是大众所推崇的,被更多的人所认可。而良好的建筑设计不仅能为人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健康生活理念的形成。实现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从根本上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绿色健康的建筑设计理念有着特别存在的意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影响。以下本文就以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展开探讨。
        1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1节约原则
        为了有效贯彻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从节约的角度进行设计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一节约原则的实施,不仅是指相应的节能降耗,而且具体的材料和资源节约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建设项目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因为在建筑工程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各种建筑材料的应用比较复杂,而且数量也比较大,所以有必要促使其具有更加理想的节能优化设计效果,这也是绿色建筑理念的具体体现。
        1.2环境协调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也需要促进其具有更理想的环境协调效果,这主要意味着相应的建筑在随后的应用过程中应该能够体现出更理想的环保效果,对于以往建设项目和具体建设项目的申请过程中存在的类问题需要进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环境协调水平。当然,落实这一环境协调原则,不仅需要根据各种直接可见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控制,还需要根据相应气候的长期影响进行分析,避免温室效应加剧的问题。
        2绿色建筑设计实例分析
        以某绿色住宅小区为例,该小区共占地约10万m2,总建筑面积约12.3万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10.3万m2,公共建筑面积约2万m2,容积率为1.2,共开发了880余套住宅。
        3绿色建筑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3.1现场场界噪声控制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噪音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大量的建筑都在进行重建或者维修,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噪音污染,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且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噪音污染是一直持续存在的,给人们的影响是长期的,所以通过绿色施工技术来降低噪音污染非常必要。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和施工噪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噪音的影响范围,确保施工范围不会超过居民的生活范围,同时做到施工时间和居民的生活时间错开,坚决不能在夜间施工。在施工设备的选择方面,要选择噪音比较小的设备,同时在现场设立一圈隔音墙,以达到减少噪音传播范围的目的。如果有些建筑材料需要进行二次加工,那应该在材料进场前进行,以免施工现场出现大型噪音活动,从而减少噪音带来的危害。
        3.2光污染控制
        钢结构夜间焊接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在彩钢板搭建的室内环境中焊接,防止焊接产生的弧光对周围居民造成光污染。探照灯应为满足照明要求、不刺眼的新型灯具。施工灯具的悬挂高度和方向不得影响居民夜间休息,使夜间照明只照射施工区域,不影响居民在周边居民区的休息。


        3.3污水排放
        目前,在我国关于防治水污染的各种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当中已经明确的规定出了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水体污染的情况,在对工程进行新建、扩建或者改建的过程中,如果项目需要将污染物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办法对水体中进行排放,那么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各项相关规定当中的内容进行严格的遵循,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治废水污染:在对项目的主体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同时设计要应用到项目当中的水污染处理设施,并且要提前有产使用这些水污染处理设施。要采用统一的方式对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水进行统一的手机和管理,在将这些废水排放到城市的污水管网当中之前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处理。要采用集中的方式来处理施工员工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粪便等,并且对有效的隔油池和沉淀池等进行设置,或者要指定专门的处理厂进行处理。
        3.4粉尘控制
        所谓扬尘,就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运输建筑材料或者施工时,造成的颗粒状或者灰尘状的建材散落在空中造成的污染。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危害最大的就是扬尘污染,因此要严格控制。如果扬尘是在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造成的,那么就需要对运输车辆进行覆盖封装措施,从而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为自然因素造成建材的散落;如果是因为施工原因,就需要封锁施工现场,然后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例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洒水、喷雾等措施。
        3.5废物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废料的排放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因此要合理排放施工废料。而在绿色施工理念下,对于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废料要进行回收,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而对于一些不能回收的废料,要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在排放过程中,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对于一些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要建立对应的废料池进行处理,而可能造成水污染的,要采购污水净化设备,首先对污染进行相应的净化处理,使污水可以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然后再进行排放。
        4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4.1以低耗为核心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对于实现建筑能耗控制,达到节能降耗目标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存在的可再生能源以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为主,这些能源的合理转化能够为建筑各系统设备的运转提供充足的电能、热能,进而提高建筑整体服务质量,降低能源损耗,并在此基础上,减少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构建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尤其是在地热能的充分应用上,可通过土壤耦合热泵系统、地下水源热泵,补充建筑基本供热方式。除此之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考虑生物质能、风能等资源,设计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应用。
        4.2绿色建筑设计逐渐系统化
        城市建设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但目前我国的城市建筑是独立的,导致各种城市病的出现,导致交通拥堵或环境恶化。因此,既要追求节能减排和资源保护,更要注重绿色建筑的人文社会意义和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特色。因此,与建筑密切相关的建筑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新标准体系。
        4.3以科技为手段走精细化设计之路
        作为建设项目的相关人员,建筑师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有敏锐的思维,需要相关的绿色设计理念体现在整个建筑中,特别是作为一个建筑师必须以绿色建筑为最终目标。绿色建筑设计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证经济和科技日的快速发展,更好地利用资源,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以技术为手段走精细化设计之路,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总之、通过对现代化绿色建筑节能化设计的发展及运用分析阐述,我们不难看出,在当前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严重影响下的建筑工程,应当努力的探索多渠道的建筑节能设计模式,力求能够更好的将绿色建筑发展成为最完美的人类建筑。
        参考文献:
        [1]柳丽.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7.
        [2]邹苒.绿色建筑规模化推广困境的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7.
        [3]王玉国.杭州城西银泰绿色建筑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