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阜宁县供电分公司 224400
摘要:高效确保电力的平稳持久性地运转,已经是每一位电力从业人员一直想要追寻的目标。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较为关键性的构成成份,对其予以准时而严密地检修和养护,将有利于电力系统将来的良性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故障与对策。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
伴随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对用电的保护装置的重要性也越发的明显,其中最关键的则体现在继电保护装置,但是在平时运用的过程之中,这一因为多方面的因素,而极易诱发诸多的非正常的运转故障的出现,由此这就要求有关的电力工作人员完成好彼此协调工作,完成好对维护装置的检修与养护工作,尽早地察觉出电力机制中隐藏的隐患问题,然后再提出对常见继电保护故障的解决对策,将之付诸实践。
1、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1.1、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特点
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继电保护装置在这其中能起到一种有效预防及避免危险的作用,其不但能自主的进行处理,而且还可以对出现故障的线路自主实现诊断检测工作,推动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出色完成自身肩负的使命。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与变化,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变得愈加广泛,当然电力系统也包含了在这其中,并且在不断的打破较为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而达到整体的不断更新、完善。与以往的配电保护装置相比较可以知道:电流保护装置的继电保护技术相对而言是比较先进的,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在仪器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当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的时候,信号就会传输到相应的计算机中,并且以图像的形式在界面上快速显示,完成自动检测的有关工作之后,展开相对应的继电保护处理措施,从而进一步整体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选择性要求。当电力系统突然发生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将对自动停止发生故障的设备运转工作,并确保没有问题出现的部分仍可以进行工作。2)速动性要求。在电力系统出现短路故障的时候可以及时有效停止工作,将设备故障的损坏程度降到最低,避免故障造成巨大的损失。3)灵敏性要求。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能以最快的速度发现设备故障,并进一步仔细分析出现故障的原因及类型等,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4)可靠性要求。当电力系统在生产运行中出现短路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能及时脱离故障,不应该有拒动和误动这类情况出现,以保证电力系统正常有序的运行。可靠性还是一个相对的基本概念,如果可靠性系数太低就很难发现问题所在,这就导致安全隐患极易发生,而可靠性系数太高又极易出现误动问题,从而缩减了系统各个零部件的整体使用寿命。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故障分析
2.1、隐性故障
隐形故障就是指在现实的电力机制运转的条件之下,不会对正常电力机制的正常运转活动带来侵扰的潜在电力问题。倘若电力机制在运转期间,以及电容器在运转的期间,在短时间产生了非正常的问题时,电力机制的运转过程中就会产生隐性故障,不断地侵扰着电力机制的顺利运行,甚至于还有可能导致电力机制在瞬时间全线崩溃。
2.2、硬性故障
这是在日常的电力系统运作条件之下,在电力系统中有关的电力工作人员的查验任务只可能在硬性故障高达一定的水平时才可能被察觉,不过这一问题的出现却会造成电力系统运转故障,对电力的正常运转产生阻碍。与此同时,倘若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转期间产生了硬性故障,这不单单会阻碍继电保护电力系统防护效能的发挥,还会诱发潮流分配的问题发生,这一问题极有可能导致隐形故障的二次回路系统以及保护装置出现误动。在电力系统运转期间出现隐形故障时,即使系统潮流分配问题在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转期间很少发生。
不过,倘若电力系统运转期间产生了隐形故障,就极有可能造成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提升了养护环节的难度系数,最终阻碍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转。
3、对策
3.1、替换处理措施
一般而言,替换处理措施就是使用优质的设备元件替换已经出现问题和故障的元件,并根据元件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故障范围。替换处理措施是较为常用的措施,多用于处理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故障问题中。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微机保护问题,或者更为复杂的内部元件故障问题,因此可以将其进行替换。如果故障在替换后消失,那么就说明替换下来的设备元件存在故障;否则还需要继续查找故障原因。在10kV电路系统通常会有微机保护指示灯,如果指示灯出现异常但是没有相关故障报告,就会很难判断出故障具体的发生未知。如果周边有备用隔板,可以选取插件进行替换,直到检测出故障具体发生位置。
3.2、更换元件的参照
若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中出现问题,应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结合元件更换标准规定,对继电保护装置内的元件进行更换,包括:(1)对产生问题的元件及时更换。一旦元件出现质量、使用等问题,可通过监测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对其进行更换。(2)及时对达到使用寿命的元件进行更换,避免因装置元件老化现象引发电力系统故障问题。在更换继电保护装置元件时,可采用参照法,对元件进行分析,结合元件故障登记记录,将此次出现的故障与之前的故障进行对比,比较运行参数产生的差异,总结元件出现故障的原因,再进行相应更换。此外,还可应用参照法,对接线过程进行评测,按照评测值对比元件故障发生原因,以保证元件快速恢复运行。
3.3、提升装置抵御干扰的能力
继电保护装置内配置有复杂的元件,这些元件具有较为明显的敏感特征,在运行时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影响其运行状态,若外界产生强烈的侵扰信号,继电保护装置内的元件会出现运行混乱的情况。为解决此问题,需要提升装置抵御干扰的能力,保证系统可以平稳运行,具体措施包括为:(1)为装置配置保护柜,保护柜采用铁制材料,可以提升装置的硬件抗干扰能力,有效抵御电场以及磁场对装置的干扰,同时使装置与现场信号建立稳定的联系,保证装置接收命令正确,便于发挥保护作用。(2)提升装置内软件的抗干扰能力,对装置内布线加装保护措施,使电路产生的信号稳定在标准范围内,将装置受到的干扰降到最低水平。
3.4、建构健全的安全制度
电力单位建构一个安全制度,由变电运转的现实状况进行切入,对全部关系到装置运转、装置检修等环节中不科学的成份予以调控和修正,不仅如此,还需要以电力系统的真实状况作为参考条件,综合新的技术应用,逐步的优化新制度,构成一个完备的制度,从制度的角度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平稳性、实用性。
总之,电力企业应对引发电力故障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实施有效的继电保护对策,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登记,按照元件更换参照法及时更换损坏的元件,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元件抵御干扰能力,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故障,以保证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彭俊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3):20-21.
[2]周灏.常见继电保护故障与对策[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9):42-43.
[3]龙黎.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7,34(06):275-276.
[4]张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分析与维护对策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7(10):101.
[5]张恒.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对策[J].机电信息,2014(27):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