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杨晋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4期   作者:杨晋
[导读]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摘要: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做好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这对于优化整个城市的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从上个世纪末期,我国开始不断的推行城市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体制,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和标准的完善。与此同时,规划景观影响评价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促进国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规划;评价;生态城市;应用
        人类社会近百年的飞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应用基础之上的,因此对自然生态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的发展意识的逐渐转变,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生态保护。因此,在城市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之前,人们会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来充分考虑各类环境影响因素,寻求兼顾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的规划建设方案。
        1 生态城市建设中使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城市的整体、局部规划以及各类工程项目建设对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该评价过程可以贯穿到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为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也具有监督意义。
        很显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使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不仅有利于全面提升城市整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能帮助建设者有效规避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部分问题。虽然我国近年来在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建设中很重视环境治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整体来讲,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协调性较差。因此,城市发展期间,怎样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配置以及生态保护方面做好协调,是摆在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眼前的难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由国外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在投入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大量国外实践应用案例证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实现城市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以及提升城市建设水平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应当从城市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状态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对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改造、建设方针,最终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均衡可持续发展。
        2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城市发展模式中的高等级形式,核心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代表着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生态城市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有性质与技术的科学整合,同时也是生产力最大化目标与创造力最大化目标的共同实现,进而可以实现效益的全面增长与提高。生态城市作为混合体系,需要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充分结合,从当前城市发展现状看,需要以当前社会、经济和生态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科技、自然等方面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生态城市关于生产力、创造力的条件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面临的问题
        3.1 缺少强有力的技术和理论支撑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管理方式,目前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为跟上时代的发展,最近几年以来,我国也从规划、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有关的分析和探讨。尽管对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技术理论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但是由于缺乏专门的评价方法,不可能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案作为评价对象从而来进行实践研究。现阶段,依然缺少专项的评价方法,所以,没有办法把不同规划都当作是评价对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前的关键在于,环境评价与多种规划理论间实现有机的相互融合。
        3.2 环境评价和环境规划没有进行明确划分
        方案草案正式拟定和实施前,需确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经完成。从政府的角度,规划是宏观调控手段的主要表现形式,各项生态环境建设活动,均需要坚持资源科学利用基本原则,和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最关键的就是应该提前做好预测以及分析等方面工作的准备。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旦出现机构脱离草案的现象,就会个最初的评价目标背道而驰。


        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途径分析
        4.1 评价程序构建应用
        城市规划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复杂性特征,政府在其中属于特定领导,承担各项规划工作的组织、编制职责。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特征的表现,并不会是阶段性的表现,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规划环评工作属于临时工作,其工作时间很难做出科学的规划,同时很容易对改进过程造成影响。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对评价过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十分必要,这也是有效开展规划环境评价的重要前提。在时间固定的条件下,想要尽可能多地实现科学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目前,最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的方法,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具体的指标,进而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发展。总的来说,对于生态城市建设而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首先确定了其概念的合理性,完成了各项指标体系的科学建立,进而实现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指标的整体提高,进一步避免了环境规划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2“主动预防”思想在规划层次的集中体现
        我国环境保护法经过多次完善,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污染预防是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方案实施过程中,计划是各项政策和战略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说“来源”特征突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可以实现整个规划过程,相关环境问题与影响因素的全方位考虑,进而实现对战略的科学选择与合理调整。具体来说,就是在计划源头,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实现对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因素等相关问题的科学处理,在早期开发阶段就加强污染预防管理,进而确保“环境保护、预防为主”目标科学实现的一种措施。
        4.3 落实具体工作制度
        城市建设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用于各种问题的分析,规划完成后,还可以用于相关内容的检查或者评价。在工作实践中,分析城市规划中不同行为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真实影响,并对该影响作出客观评价,是其工作核心内容。然后相关人员要在评价结果基础上再次进行测试。环保部门需以试验报告为基准,动态监管城市建设整个过程包含的各项活动,及时处理潜在的环境问题。
        4.4 建设完善的人才体系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机制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人才培养机制入手,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加强知识技能与专业素养培训,综合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强化从业人员的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可以进一步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质量,从而实现更好的应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是国内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现代人的环保意识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提高,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以及实际生产中有着广泛的体现。在这种环境下,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提高重视,通过构建评价程序、落实主动预防思想等措施,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效果,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会林,林加华.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方法[J].低碳世界,2019(8):63~64.
        [2]李萌飞,翁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视界,2019(23):260~261+254.
        [3]崔宏武.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5):291~292.
        [4]刘丹辉.规划环评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策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