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佰龙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刘佰龙
[导读] 摘要: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现场加以管控,同时,构建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作用。
        身份证号码:32132119860625XXXX
        摘要: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现场加以管控,同时,构建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作用。另外,市政工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也需要有效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建筑行业实现发展的前提基础。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要对实际施工中的人员、事物等实施管理,使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切实调动施工现场当中的人力与物力,实现施工资源的有效节省。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成效,会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产生影响。所以,施工企业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管理,对管理工作进行及时优化,制定符合企业本身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措施,为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添砖加瓦。
        1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现场管理机制
        开始施工前,要有科学、合理地施工现场管理机制作为支撑,尤其是施工整体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等方面。但是很多市政工程项目启动前,现场的管理机制在内容上缺乏明确性。一些工程建筑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不明确,施工现场出现了混乱,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大量堆积和丢弃,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也给环境带来了破坏性。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市政施工企业造成了资源和材料的浪费,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由此增多,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保障。为此,针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需要完善的现场管理机制,同时,要明确和细化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才能有效管理针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1.2缺乏合理的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上各种施工材料大量涌现,满足了市政工程的需求,但是由于材料种类和型号较多,增加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难度。一些施工材料供应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给市政施工企业提供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采购过程中,尚未掌握施工进度,购买了大量的施工材料,造成了施工材料大量地堆积,浪费了大量的施工材料,工程项目在资金的运转上也受到影响,增加了工程项目的风险。
        1.3安全问题
        安全始终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关键,可是,在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一味追求施工效益,忽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施工安全相关的防护设备、安全措施等未及时落实,埋下了安全事故的隐患,这也是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问题的根本原因。
        2优化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健全的现场管理机制
        现场管理机制构建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作,确保现场施工管理活动有效、有序地开展,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保障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另外,管理人员需结合施工需要,分析和评估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确定实际的数量,制定管理计划。另外,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需要项目总负责全部负责施工建设的所有事项,组织和协调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明确管理机制中职权的划分,将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现场管理机制的执行,施工效率不仅得到提升,同时,缩短施工周期,实现了市政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
        2.2加强施工现场的物料和机械设备管理
        虽然市政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但是为了保证市政工程项目能够有序进行,在所有材料进入现场后,应加强材料管理,现场物料管理工作称为施工现场物料管理。主要内容如下:确定物料管理目标;根据物料特性对贮藏物进行分类,做好防潮防火工作。

了解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熟悉不同材料的施工要求和质量要求;掌握施工进度,严格按照施工进度以及原料用量对施工项目进行保障;使项目能够安全进行,避免原料的滥用和浪费。在整个市政工程项目中,各种机械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节约了大量人力操作。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机械设备在项目进程中充分发挥最大价值,要按照规定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处理,实现机械设备能够在必要时得到保养,保证能够随时正常长久运行。另一方面,操作工的技术水平也应当有所提高,保证其能够正确规范的操作机械设备。
        2.3注重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还应该注重提升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施工企业一方面可以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专题培训,这样可以提升技术人员的施工水平。另外一方面,施工企业还可以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召开专题讲座或座谈会,技术人员通过这样的学习和探讨能够掌握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的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而且还能够有效激发其工作兴趣,从而使市政工程的安全性及其整体施工质量得以有效保障。
        2.4强化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关工作者一定要遵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遵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制度内容,构建完善而有效的施工现场安全制度,强化对工作者的安全教育工作,重视安全检查以及隐患整改,构建安全相关的奖惩制度。施工企业一定要依据制度内容对工作者职责进行明确,强化职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能力,让其具备施工质量方面的职责、意识以及安全意识,达成安全至上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模式。对施工现场中的安全防护设备要及时进行创新改进,并且要制订安全隐患相关的应急预案。当施工现场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开展救援以及应急处置,以免产生安全事故对整个市政工程项目产生不良影响。
        2.5基于市政工程项目和相关规范明确工期
        在市政工程项目建立以后,专业技术工程师需要依据项目合同、规模、施工现场环境等诸多条件,合理预测施工现场的天气因素,明确市政工程项目所需要的工期。并且要依据项目工程岗的难度、规模、技术、物料等情况计算需要投入的成本资金以及人力等相关问题。对施工现场四周的环境、地质、水文等诸多因素进行细致了解与分析,以免其对实际施工产生不良影响,继而影响整个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2.6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在国家施工标准的基础上,做好质量监督,实行班组三级检查制度。检查,专项检查和联合检查,并记录检查各项工作的结果。只有在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施工过程。另外,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充分优化施工项目的每个流程。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市政工程的工作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工程施工材料的合理分配,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为更好地完成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翀.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难点及策略探讨[J].低碳世界,2019,9(5):188-189.
        [2]崔利飞.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建材与装饰,2019(14):156.
        [3]孙剑.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20-221.
        [4]张彤彤,胡洁.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资料重要性与管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5):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