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在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合理科学地应用经济管理工具,通过完善招聘机制强化对员工的激励,提升其工作效率以及综合成绩,为事业单位创造最大的价值,以满足社会经济体制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
1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作用
面对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速度的加快,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之突显。为了迎合时代转变的趋势,进而全方位优化事业单位的工作成效,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要首当其冲地发挥其核心价值,进而推动事业单位工作成效的拓展。一方面,有效应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能够良好地规划和细化分类单位工作内容,构建高素质的专业工作队伍,通过正确方式和手段下的选拔、资源分配、培训、经济及人力管理,可以促进事业单位运转效率的高效提升,并获得更多的支持与肯定。另一方面,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可以挖掘和发现潜在性的问题,实现人员精简和效率优化,针对潜在性的隐患,进行与之对应的创新把控,有利于自身工作的长足进步以及单位的长远发展。
2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问题
2.1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各部门配合才能有效开展的工作,但目前仍然有部分事业单位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认为这是“务虚”的简单工作,也没有引入专业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导致其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较差,也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
2.2人才培育体系不完善
建立健全人才培育体系,做好培训和激励工作,为单位培养合适的人才,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人才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珍贵资源,也是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当前事业单位的薪酬福利待遇和奖惩机制,部分事业单位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有所减弱,对内部员工的激励和培养力度也相对不足。
2.3奖惩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完善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中仍然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大锅饭”“铁饭碗”观念。这些观念直接导致了我国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机制、工资调整机制、福利发放机制等方面较为守旧、死板。部分事业单位甚至几十年如一日沿用一种考核标准,绩效考评名存实亡走形式,奖惩机制不完善,极大的挫伤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奖惩机制不完善还使得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不严格,对不尊重单位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约束,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现慵、懒、散等问题。
3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有效运用
3.1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系统
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应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首先能够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同时能够提高整体单位的管理质量。因此在事业单位中要使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同时事业单位要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系统,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综合素养和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工作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都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将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降到最低,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3.2以人为本
在新经济背景下的事业单位,若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重视“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尽可能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许多事业单位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在从传统管理模式向创新管理转换过程中,应向从人的价值出发,充分挖掘员工内在潜力和能量。
“以人为本”是指管理以员工为出发点,尊重员工个人意愿,信任员工,目的在于激发员工为事业单位创造价值的积极性,维护员工的基本权益,实现事业单位和员工的共同成长发展。
事业单位要关注员工及其家属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如每年给员工安排一次体检等。另外,事业单位还应从长远考虑,为员工规划养老保障。事业单位可以制定工作时间自主管理的规则,制定多种可选择的考勤方式供员工选择,允许员工自主调整年假时间,鼓励员工创造增值。
3.3重视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工作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过程中人才无疑是其中的重点因素,它作为工作岗位中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效果,甚至决定着事业单位的发展水平,因此,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过程中重视人才培育,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使之更加符合岗位对于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达到更好的培育效果。一,为管理型人才提供培训以及深造的机会。安排管理型人才出国学习以及进行技术交流等等,获取更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经验,并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形势,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战略。与此同时,管理人员需要强化对于自身的评估,积极肩负职责,并在实践工作中融入更为丰富的管理经验,结合团队成员的整体素质,实施针对性的管理,使得事业单位内部职工素质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进而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二,重视人才选拔,要求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过程中提高对于人才选拔方面的重视,在人才聘用过程中重点考核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并评估其社会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聘用年龄适当的人才。三,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通过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技术手段,以及改革管理方法等手段,保证培训效果,从提高人才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两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3.4完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在事业单位中,绩效考核制度是进行绩效考核的参考,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薪酬。同时,绩效考核也能够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员工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绩效考核工作中,需要从哪些出发点出发,做好哪些方面的绩效考核等等都是重要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将事业单位标准化,管理者可以在会议讨论之后,基于单位的实际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等等,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这样才能够让建立的考核标准能够符合单位的发展需要,能够体现出未来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3.5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自从进入到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活质量。总而言之,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均意识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必要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过程中同样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薪资发放、薪酬统计、绩效考核以及人事资料等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更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革新来创造新的价值。而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提出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潜能和热情,同时使得事业单位经济效益提升,可以让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提升一个台阶。事业单位应结合现状的具体问题,加强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合理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持续推进事业单位创新发展,促使事业单位发展新动能不断释放。
参考文献
[1]田金洲,王玲,赵悦.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作用探究[J].经营管理者,2020(Z1):82-83.
[2]张树强.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人力资源,2020(04):98.
[3]王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管理方法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9(2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