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 杨晓明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杨晓明
[导读] 摘要: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同时对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齐齐哈尔鹤飞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同时对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中,重视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能够促进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工程的规划性和专业性。并且,养护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推动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管理;方式方法
        1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发展现状
        城市园林绿化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广,施工流程有着较强的繁琐性,在施工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在施工前进行必要的施工准备,这也是后续工程建设的基础保障。有些施工单位在园林建设工作开展前并没有切实推进准备工作的构建,甚至还没有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就直接施工,造成工作人员缺乏对整体工作的精准概念。不仅会降低施工效率,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工程成本。在园林建造环节中,很多监督人员并没有对上述工作进行完善,影响了幼苗存活率,还对园林整体发展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出现了经济成本的浪费,不利于园林绿化效果的提升。
        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的基本原则
        2.1 加强部门间协调
        园林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多部门与企业,考虑到工作权力的分配和投入成本的限制,目前存在一些园林后期养护不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造成了困扰。需要进行权利和责任的合理分配,改善当地绿色生态环境、提升园林绿化水平,认真并科学地对待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较高绿色植物栽培养护技术和持续较长时间的工作,各部门应发挥自身优势特点,落实自身任务要求,正确行使自身权利,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并通过互相监督与互相帮助,实现科学长效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系统,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
        2.2 建立养护管理责任意识
        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是改善社会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目前一些政府和企业的重点关注项目。绿色植物对环境的改善效果显而易见,但是其生命周期的成长仍然受到外界环境的严重限制,放任园林植物的自由生长不利于其生态功能的实现,甚至可能导致前期的设计与施工前功尽弃,必须加强对植物后期养护工作的控制,通过责任意识的建立,为园林养护做好本职工作,为绿色植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
        2.3 物资投入和准备工作
        园林后期绿化养护也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有关部门的工作内容设计、养护施工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养护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宣传等。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做好养护管理成本的资金投入计划,从养护工作的持续性和长久性角度考虑,吸引更多社会人士和企业参与到绿化养护工作当中。
        3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
        3.1 施工规划
        园林绿化工程的合理规划要从生态环境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保证工程达到预计的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效果,在改善环境方面发挥作用,确保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为了保证植物的存活率,将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改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在选择植物种类和栽种方式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为了保持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施工中选取的植物种类应尽量丰富多样。施工完成后,相应的管理工作应紧随其后,通过加强管护,严格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发生。
        3.2 人工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从设计、施工到后期的管理都涉及到大量的工作人员,人员的来源、所属的工作队伍、施工中承担的任务等较为复杂,因此人员管理的难度也相对较高。人员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工作任务的分工,将具体的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一位执行者,确保工作人员明确认知自身的工作任务,一旦发生问题能够立刻找到责任人有效解决问题。

为了保证工程实施中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施工单位必须定期培训工作人员,有效提升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聘用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足够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
        3.3 成活率管理
        目前园林绿化工程以植物移栽和种植为主,其中移栽的方式更为常见。植物移栽对栽植环境和移栽技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进行移栽过程中,适当采取提高苗木土坨直径、厚度和栽种效率,防止叶片和土坨水分蒸发、保湿、防晒等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对一些树龄较大、成活难度较高、品种较珍贵的植物应当进行断根和疏枝剪叶处理。
        4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方式
        4.1 做好养护的准备工作
        在绿化施工结束之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将绿化资料进行交接。结合绿化工程项目的资料对苗木进行科学了解后,提出具体的养护管理方案,为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此外,制定具体的养护方案,进而保证绿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苗木的具体情况,为制定科学的计划奠定基础。
        4.2土壤养护与除草
        土壤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土壤的精心养护可以使植物获得更加舒适的生存条件。土壤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养料的充分供应,使植物能够茁壮成长,提升土壤肥力,则要在原有园林的土壤结构基础上进行及时地松动、除草或添加养料等处理。通过除草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土壤消耗,保证原有植物能够始终保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且可以降低发生病虫害的几率,避免杂草对园林植物造成的阳光遮挡;通过松土可以适当加大土体的内部孔隙,保持良好的通透性,保持或提高土壤的肥力。4.2 施肥合理补充植物养分的基本方式就是施肥管理。苗木在生长养护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的特殊肥料,这需要有经验有技术的技术人员认真分析植物需求,调整合适的肥料以供补充。特别是当苗木处于初长时期和发育时期,要特别控制施肥的效果,并对植物的根部和叶部分别采用科学的施肥措施,以维持植物生长周期的正常运行。
        4.3 灌溉养护
        灌溉是帮助植物吸收水分的重要方式,园林中的植物往往需要不同用量或不同间隔的水分灌溉,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植物的成长,需要设计合理的灌溉时间和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使植物具备较好的生长状态。目前以喷灌和滴灌等较为常见,其需要依照土壤和苗木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技术选择。喷灌操作要使用压力设备将水分喷洒到空中,该技术可以减小施工负担并可以控制水量的喷洒,使植物能够较为均匀科学地获取水资源,但设备造价较高,无法在强风区域顺利地开展工作。滴灌操作要将水流引入到出口孔径较小的滴管中,这可以极大程度上节省水资源,并能针对性地完成植物根、茎、叶等特殊部位的补水工作,利于植物快速地补充水分。
        4.4 修剪养护
        修剪对于植物成长的各阶段都有着积极的养护意义,一般要分季节、分时段、分方法地进行修剪操作,可以帮助幼苗快速地生长,又可以延长植物的成熟期,并维持园林绿化工程的美观效果。园林植物的修剪要实现刺激枝芽萌发、保证养分供应、修复贫弱枝干等目的,要依据植物特性,并在合理范围内去除枯枝断枝和轻剪枝条顶梢,保证修剪的有序性,提升园林内植物的整体美感。
        结束语
        园林绿化施工是园林植物的种植、移植等环节,其中植物养护是对植被生长产生重要影响的环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属于一项长期性工程,需要根据园林生长情况和植被覆盖情况及时进行灌溉、修整等等,只有保证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开展,才能有效提升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金凤.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24):1885.
        [2]苏智辉.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环球市场,2016,59(29):189.
        [3]宋晓汪,宋彩梅.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5,36(12):216-216+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