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浅析 毛飞翔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毛飞翔
[导读] 摘要:绿色文明城市不仅有良好的建筑群体和优越的自然风貌,而且格外注重园林绿化工程建设。
        杭州奋博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绿色文明城市不仅有良好的建筑群体和优越的自然风貌,而且格外注重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从园林艺术角度来看,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决定着整座城市的面貌,科学把握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方能营造优美、和谐的园林景观。本文将系统分析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希望能为园林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保障措施
        1.园林绿化施工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1.1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作用
        不少园林施工技术人员在栽种绿化植物的过程中不会细致地考虑栽培何种植物以及单株植物的具体分布与配置,仅关注植物种植区域位置和相对面积,没有认真按照园林植物规划图合理搭配植物类型。
        1.2园林工程施工规划要注重科学性
        从总体上分析,当前的园林工程施工规划并不完善,部分园林设计师没有细化园林生态设计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文化设计、科学艺术设计规划与绿化立体设计工作。
        1.3注重园林植物养护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初步完成后,必须持续做好养护工作,这样方能避免园林植物因缺水、病虫害和营养不足而死亡。纵观整体,当前的园林养护工作并不到位,园林养护技术相对落后,园林养护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养护意识偏低。
        2.园林绿化前期施工技术
        2.1苗木选择
        园林工程中,苗木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苗木对不同绿化地的适应程度不一样,因而在不同地区的成活率也不相同,工作人员应当根据苗木的特性进行适当的选择。根据绿化地域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当地景观需求等多方面的情况来进行苗木的合理选择,可以有效的避免苗木资源的浪费。例如,在对某地进行园林绿化时,技术人员需要对当地树种进行系统搜集,并对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全面检测,选择最适合栽种的树种进行绿化施工,施工效果很好,园林绿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园林工程苗木的选择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应当选择当地树种进行绿化施工。要求园林工程施工人员要掌握当地树种相关方面的知识,首当其冲要选择生命力比较顽强的树种进行绿化施工。其次,应当选取那些健壮、没有病害、根茎发达的苗木进行绿化施工,并要做好苗木的断根工作。
        2.2苗木修剪
        苗木在栽植之前技术人员一定要对苗木进行修剪,苗木的修剪包括根系和枝叶,根系修剪是对苗木的过长根进行修剪,避免苗木根系过长导致运输过程中被折断以及种植过程中出现窝根的情况,从而影响苗木的生长,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绿化工程实施前要先进行断根处理,剪除那些对苗木生长而言已经没有吸收营养功能的根系以及只会消耗自身营养的老根。枝叶修剪包括枯枝、病叶、树冠以及侧枝的修剪,可有效减少对苗木养分多余的浪费。例如,某绿化工程做了一个实验,同时栽种两批苗木,苗木种类以及健康状况均一致,不同的是一组苗木在栽种之前进行了科学的根系和枝叶的修剪,另一组则没有做任何处理。栽种条件和期间施肥保养工作一致,一年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栽种前进行了枝叶、根系修剪的苗木生长状况良好,形态美观,树枝健壮,达到了预期效果。
        2.3定点放线
        线形块状的乔灌木放样栽种时要沿着林缘线进行科学放样,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锯齿状林缘线的出现。对于片植花灌木,可以采用品字形的种植方式,可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苗木种植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结合技术人员所选择的苗木适当调整栽种间距,美观是最终的要求。

定点放样需要使用钢尺、卷尺、量角器、角规、木桩、花杆以及绳子等工具,苗木栽种位置确定后,要用木桩做出标记,在线圈内钉上木桩并写明栽种树种。定点与树种数量要符合图纸要求,在树种位置配置时要注意层次分布,配置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理念,过于呆板,一般情况下遵循中心高四周低的原则,特殊情况再进行特定配置。
        2.4绿化地选择和土壤改良
        在园林绿化施工前要做好种植前期的土壤改良等工作,可以有效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对于重金属含量高而影响苗木生长的土壤,建议放弃进行改良,避免资源的浪费而且达不到预期效果,对于无法更换的地域,只能进行土壤运输,换土改良再种植。苗木栽种前期首先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土壤的疏松,可以确保树苗根部呼吸以及养分的吸取。例如,一般情况下苗木土壤层的疏松厚度在30 cm左右,对于灌木土壤层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保证土壤层的疏松厚度在60 cm左右,大型乔木的土壤层疏松厚度要达到150 cm左右。其次,要对苗木种植地进行土壤质量改良,针对不同苗种进行不同的土质改善,对于酸性环境下能够快速生长的苗木,可以在土壤中适当的加入一些酸性物质,可以达到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另外,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土壤的培肥工作,确保土壤的肥性,保证苗木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最后,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减少土壤有害病菌对苗木造成的影响。
        2.5苗木运输
        苗木运输也是绿化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首先,在进行苗木运输之前要对苗木进行包装,对不同体质的苗木做不同的包装保养。其次,应当在运输车辆上铺上草垫,捆绑好苗木的主干部分,各主干之间添加垫层,避免运输过程颠簸导致苗木的折断。为了保证苗木水分的充足,需要适时进行洒水,避免苗结构、土壤的供肥能力以及作物养分需求来进行施肥。普遍的配比方法是在保证有机肥基础的条件下,进行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配比添加,并结合科学合理的施用方法。常见的配比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调肥目的为增产增效。这种配比方法是严格控制化肥投入,在保证原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微量元素的比例调整,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以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第二,减肥目的为增产增效。在大面积耕作区,为实现高产,农户常常误认为,高肥力等同于高产出,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够科学的,从而导致有机肥料使用量常年高居不下。三门峡市土壤肥料管理站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总结出通过施肥技术的调整,可以平衡肥料使用量,适当进行减少或补充,即增加生物活化菌肥等活化因素,以期实现平产或者增产的目的,提升土壤肥力的高效化。第三,补素目的为增产增效。此种配比方法主要针对长期施肥模式固化的地区,可通过缺素补素的方式,实现增产增效。但要注意,我们补充元素时,要考虑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避免不溶物质的形成或无法吸收现象的出现。
        3.推广施肥技术
        目前来看,先进的设备技术未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农业产业机构自身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较低,新技术不能得到有效推广,降低了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质量[3]。科学的施肥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以种植业生产为主的地区,还可以通过开展“施肥知识讲堂”等开放课程的形式,向各地区的农业经营者讲授土壤肥料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科学意识,培养农民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先从意识形态上解决问题,再从技术手段上解决难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园林的审美艺术价值和绿化施工效果,优化园林施工设计方案,施工技术人员应注意做好植物造景工作,坚持绿化施工原则,正确使用表土回填技术与放线技术,不断完善施工规范方案,做好园林植物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曹丽娜.园林绿化施工中提高植树成活率的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9):281.
        [2]申永丰.刍议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19(20):167-168.
        [3]谭东明,刘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现代园艺,2017(4):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