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技术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4期   作者:孙开明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地下管线系统日趋复杂。由于年久失修或地质不均匀沉降等原因,给排水管网有了不同程度的锈蚀与损坏。但由于市政管理混乱,给排水系统、燃气系统、光纤系统等各种管线的敷设错综复杂;加上繁华地段对环境和交通的要求较高,都给挖开路面进行管网修复的工作带来了难度,于是采用非开挖方法进行管道修复的技术应运而生。与开挖施工技术相比,非开挖施工技术具有不影响交通、不破坏环境、施工周期短、施工安全性好、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适用于各类无法或不宜进行开挖作业的地区。本文对给排水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给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应用
        1非开挖修复技术主要优势
        考虑到施工费用,对地面交通、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影响等诸多因素,除管道严重错口或下沉等必须开挖重埋的情况外,管道修复一般采用非开挖技术。相较于其他给排水管道修复技术,非开挖修复技术不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均具有很大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老城区等特殊区域进行新旧管道改造时,非开挖修复管道可以对原有管道进行一定的扩容,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使用需求。(2)降低开挖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大降低改造工程的项目投资。(3)部分开挖相较于全部开挖,减少了开挖修复对周边区域以及地上交通的影响。(4)较高的环保性,为了符合噪声标准要求,给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选用的机器设备均具有较高的降噪除尘能力,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液压设备。(5)效率高,可以大大降低相关工程项目的工期,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施工成本。(6)较高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可以更好地为工程项目提供服务,并为后期运行、维保工程等提供一定的便利。
        2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
        2.1行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非开挖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给排水管网建设施工技术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给排水管网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了对周围环境和建筑设备的影响。但是由于行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其在应用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政策指导,相关政策不到位,导致部分施工团队在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中会优先选用相比较而言比较经济的技术方法,因而阻碍了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发展,同时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该行业中的具体规范内容不完善,使非开挖修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缺乏有利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
        2.2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非开挖修复技术是一项新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涉及的设备和技术均是目前最先进的,因此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建设人才往往从事的是设计工作,而现场施工员工的综合素质往往不能满足非开挖修复技术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因为现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到位,导致其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非开挖修复技术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2.3给排水管网建设的管理不到位
        给排水管网建设属于一项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但是在给排水管网建设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其管理现状并不理想,部分部门并没有将非开挖修复技术在给排水管网建设中的应用作为重点进行关注,进而导致非开挖修复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因管理不到位在某环节出现失误的情况,降低了该技术的应用效能,不利于给排水管网建设的长期发展。
        3非开挖修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1现场固化法的推广应用
        (1)主要应用方法
        修复作业中,首先应确定待修复管道的破损状况,依据此设计和制造具备防渗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纤维复合软管,将制成的软管内部灌入热固化树脂,通过加压处理后,使其形成强度较大,防渗、、防腐蚀性能良好的内衬管道。

具体施工时,需要采取翻转的手段,使其进入被修复的管道内部,借助水压以及空气压,使软管发生膨胀反应,与待修复管道紧密贴合在一起,之后借助温水对管道进行加热处理,,主要加热方式为使用温度超出主要加热方式为使用温度超出70度的热水进行循环加热度的热水进行循环加热,待软管固化成型后,便可在其内部形成一个新的内衬管道,从而达成修复管道的目的。
        (2)推广应用价值
        施工效率高,在内衬材料加工以及施工现场固化仅需要花费工现场固化仅需要花费3天时间;施工影响小,设备使用量偏少。在实际施工中仅需要使用小型锅炉和热循环泵辅助施工,施工时的占地面积较小,很少对交通运输造成影响,且施工噪声小;管道使用周期长,因所选用的内衬材料具备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和防渗能力,在成型之后的强度较大,一般可使管道延长50年的使用寿命年的使用寿命;内衬厚度小,且表面光滑,不仅不会对管道断面面积造成较大影响,还可起到提升管道通行量的作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中不会对地表造成大面积的损坏,可有效节约资源和施工成本。
        3.2玻璃钢夹砂短管内衬的推广应用
        (1)主要应用方法
        选择略小于原管道内径的玻璃钢夹砂管道,并且将其放入待修复管道内部,采用注浆的方式将新旧管道的之间的缝隙填充好,并且固定新管道。
        (2)推广应用价值
        对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的要求较低,破损较为严重的管道也可采取此种修复方式,且无需对内壁进行彻底清理;施工工艺简单,工序较少,施工效率高;玻璃钢内衬的自身承力性能较强,在失去旧管道保护的情况下也可承载来自上层的压力,即便是旧管道出现坍塌的问题也不会对排水管道的运行质量造成影响;所选用的材料属于环保类材料,内壁较为光滑,可保持良好的流动能力;管道修复后的使用寿命可最低延长使用寿命可最低延长50年以上年以上。
        3.3螺旋缠绕制管技术的推广应用
        (1)主要应用方法
        将呈现为带状的管材螺旋缠绕压制在旧管道的内部,使其形成新的管道,可根据上层的荷载压力,对新管道的厚度进行确认,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对管道流动能力的影响。
        (2)推广应用价值
        施工作业量较小,无需进行钻孔施工,可通过既有的检查井直接用于修复作业,选用的材料为带状材料,施工过程中的占地面积较小,在一些长距离的管道修复作业中也可适用;可省去排水和养护的作业环节,一般管道内的水深控制在内的水深控制在30%时便可进行修复施工时便可进行修复施工。施工完成后无需进行养护作业,直接投入使用即可;施工作业安全,噪声小,管道的承载性能较好
        结束语:非开挖修复技术作为我国目前给排水管道修复的主要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以非开挖修复技术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各个非开挖修复技术的优缺点,结合相关工程实例,提出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所存在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给排水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威.研究城市给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J].低碳世界,2017(17):181-182.
        [2]杨墨,周航,郝学凯,田俊,胡骏嵩.给排水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技术[J].山西建筑,2014,40(11):124-126.
        [3]张菊英,尹春来.城市给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13):293+295.
        [4]赵春霞,何景连,刘萍,赵春艳,程玉红.地下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5):115-116.
        [5]龙新明.给排水管道在线非开挖修复技术综述[J].科技资讯,2006(18):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