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关键和质量评定 周森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周森
[导读] 摘要:为保障建筑材料质量,需要借助当前相关的检测技术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实验与监督。
        身份证号码:13112519860208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为保障建筑材料质量,需要借助当前相关的检测技术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实验与监督。进一步,对材料的检测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检测。在解决检测及相关系统的同时,需要充分完善相关的管理问题,使得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能够得到保障。文中笔者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仅在探讨,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质量评定
        1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概述
        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若不能保证基本的建筑施工材料有着合格的标准,那么施工工程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施工的材料一定影响着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全面的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建立完善的检测模式,把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以及数据的分析做好,保障工程的坚固和耐久,确保施工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断的提高企业的收益,全面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完美融合,提升社会的经济整体水平。经济可靠的检测方法,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措施
        2.1检测样本的质量控制
        检测样本存放。所有需要检测的材料样板必须按照要求放置于专门容器中,避免因为检测材料放置不符合要求而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样本体表质量。根据建筑工程所使用施工材料数量和类型的特点,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检测样本,才能确保所选择的材料具有代表性,确保材料检测质量的准确性。重视质量检测。严格按照材料取样管理的要求,将待检测材料放置于规定的位置,避免因为检测材料随意乱放等原因,而对最终检测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2.2保证环境监测规范化
        在进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在深入分析材料质量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加强材料质量检测管理和控制的力度,才能确保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必须在确保检测管理与控制措施符合材料质量检测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材料质量的检测工作,如果其中存在着影响材料质量管控不到位的现象,那么必然会对材料质量检测的准确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2.3确保仪器设备正常使用
        对于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实验室要配备齐全。加强对这些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配置相关的数据处理程序,定期对数据的显示装置进行检查和校定,仪器设备要有比较明显的显示装置来显示其所处状态。如果现实的结果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故障的时候,要停止进行工作使用,并进行标定。对于需要修复的仪器设备应定要进行校定,保证数据能够真实的现实才能投入使用。
        2.4环境仿真检测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材料的检验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材料的所处环境的模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所处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在进行材料检验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这两项的控制,最大化模拟现在的施工环境。在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材料的检验标准进行检测,以免影响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例如,在防水材料的检验过程中,应该对防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进行充分模拟,从而保证防水卷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可以通过模块化检验对其进行有效地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5增强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流程规范性
        在对材料的检验检测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加强对于检验流程的标准化。在进行材料的检验检测过程中,应该针对检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规范。

在进行检验检测之前,应该确保检验检测人员对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确定,并且对关键步骤进行确定,对于这些关键环节,在检测的过程中不能够忽略,必须严格按照检验流程进行操作,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检验的责任制,一旦在检验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就要找到相关的责任人,提高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的积极性。此外检验机构还应对检验过程中的检验流程规范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将检查结果和检验人员的工资绩效挂钩。检验检测机构还应该不断加强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管理,对于检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3.1明确检测的项目和内控要求
        在如今的建筑过程中,需要采用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要想确保材料的检测质量,就要确定检测的具体项目,对材料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分析,来保障材料可以达到施工的标准。在建筑材料质量的把控中,首先要确定检测的项目,施工材料不仅要符合国家的标准,还要符合更高的内控要求,以平衡测量不确定性的风险。
        3.2制定合理的抽样数量和批次要求
        建筑材料用量比较大,制定合理的抽样要求可以在确保质量水平的同时控制成本。国内的建筑材料供应商越来越多,企业规模相差很大,生产过程也因规模、地域、技术等原因有很大的差异。在制定批次和抽样数量要求时,除了需要考虑材料本身的性能外还需要考虑生产企业的差异,甚至地域文化的差异。
        3.3规范检测环境和备样环境
        外部的环境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都会使检测的结果发生偏差,造成建筑的材料不符合标准,形成成本浪费等问题。为此,对于检测环境的条件,应该实时记录,确保符合实际的需求。同时,对于养护等制样、备样环境有要求的项目,也同样需要实时监控,以满足测试方法的要求。确保测试结果准确,避勉环境、样品对结果的影响。
        3.4使用符合要求的设备
        在检测的过程中应使用精准和性能稳定的设备。生产企业的实验室往往不注重检验设备的日常检查,往往要至一年才送外校准一次,这样会存在设备不稳定的风险。而第三方实验室,由于测试的量比较大,这样会存在测试偏差渐近式发生但被忽略的风险。所于对于企业的检测设备,定期的校准之外,还需要测前的自校,而第三方实验室的检测设备,日常的保养和检查就特别重要。同时设备的保存环境也会对其检测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定期的对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测试前进行设备的确认,才能保障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
        3.5提升检测人员的综合能力
        如今建筑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式越来越繁杂,然而检测方法未能及时更新,检测人员仍按传统的检测方法执行,在面对新型的建筑材料时无法实施合适的检测技术,会影响质量把控,进而造成工程的质量无法达到计划的标准。在这种背景下,提高建筑材料质检人员的综合能力,使检测人员在面对新材料时运用技术能力减少测试方法对实际结果的限制,提升检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材料的检测以及质量的控制措施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完善这两项技术的漏洞,提高自身的技能,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建筑工程为切入点,就混凝土的材料检测以及质量控制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希望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解决相关人员的困扰。
        参考文献
        [1]张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居舍,2019(1): 48.
        [2]胡志君.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质量[J].智能城市,2018 (6):26~27.
        [3]彭佳.建筑材料检测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10,36(20):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