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与控制技术及策略 李登宇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李登宇
[导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控制措施,旨在通过进一步研究,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奠定基础。
        身份证号码:45072219850520xxxx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控制措施,旨在通过进一步研究,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奠定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环境保护;策略
        引言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其现场规范和管理工作是确保建筑工程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而其中的现场环境保护以及控制工作又是最为重要的部分。由于施工现场环境、秩序氛围等都是会对工程效率和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现场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为行业领域的发展提供自己的一点看法。
        1建筑工程中现场管理工作的问题表现
        1.1无秩序、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其工期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实际施工中所运用的材料和机械设备也是多样的,所运用的施工人员组织、实施和安排等都是各不相同的,而其中如果欠缺必要施工组织或是专业化管理体系,那么就会导致施工现场的秩序发生混乱的问题,不利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在施工现场也会出现一些建筑垃圾,包括混凝土残渣、砖瓦残块等,如果不能对其进行统一处理,那么将会对施工现场环境带来一定污染,不利于人们健康发展。
        1.2污染排放欠缺控制,环境问题过于明显
        在建筑施工中,对于建筑地基的施工、建筑主体结构搭建等多个环节,都难免会出现排污和排废的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在实际施工中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不利于建筑施工工作有效开展,甚至会严重的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也会降低人们生活的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与控制技术
        2.1建筑垃圾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加大对源头控制的力度,使建筑垃圾的产生得到有效的控制,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对建筑工程设计水平以及施工的质量进行提升,保证建筑物设计施工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在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上也要不断改进,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2.2空气粉尘处理技术
        想要对建筑粉尘所造成的空气污染进行有效的处理,在施工场地不但要对施工作业面进行硬化处理,要保证作业场地的平整,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地面进行洒水,起到降尘的目的。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应封闭管理施工区域,在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将扬尘与施工场地外部环境隔离。在进行渣土、灰土等散体物料进行运输时,必须要进行密闭处理,有效避免泥土砂石抛洒等情况的发生。另外,在施工材料进场后要运输到指定的位置,一般建设全封闭式拌合站,避免粉尘的产生,就水泥、砂石等容易产生粉尘的材料储存在封闭环境中,有效与外部环境隔离。在遇到大风天气时,应该禁止建筑垃圾和土方进行运输,在进行工程拆除时,应该及时使用喷淋压沉的方法进行处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筑垃圾的清理。


        2.3工地噪声处理技术
        对于工地噪音的处理措施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对人为噪声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在实际施工中应该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单位应该建设完善的人为管理制度,使施工人员降噪意识得到提升;其次要对施工作业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例如早上8点后进行施工,晚上不得超过21点等,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后,需要先与周边的群众进行沟通,在得到许可后作出施工说明,并且应该向上级区域环保部门进行备案,才可以连续作业或者晚上延时作业;再次就机械设备噪音的处理来说,可以将一些生产机械移植到工厂或者车间内完成,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噪音的产生,搅拌机、砂轮机这些设备会产生强大的噪音,所以可以设置封闭的机械设备房,设备房使用降噪材质搭建,使噪音的扩散得到控制;对于夜间施工,设备的安全警示方式应将警铃方式改为警灯方式,在提供安全警示的同时进行噪声控制,最后施工单位可以选择一些吸声的材料加装与施工区域的封闭围墙上,进一步将噪声污染隔绝于施工区域内,配备噪声检测设备,实时对噪音的情况进行监控掌握,及时进行控制,一旦出现噪音超标等情况应该停止施工。
        2.4水体污染处理技术
        施工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从实际分析,水污染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常见的污染问题,为了防治水污染,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更加完善的防治模式,以此才能不断提高水体污染的处理能力。那么针对这种污染,可以使用挡板以及沉淀池,搅拌后如果需要将废水排放就必须要经过沉淀池,只有经过沉淀池后才能排放,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废渣以及泥沙排放到江河中。房屋建筑施工中所产生的污水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控制,不得将污水随意排放污染周边环境,同样污水要经过化粪池的沉淀处理才能排到市政污水管中。另外,应该及时定期的对污水和废水进行监测,当出现指标超标后应该第一时间选择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3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和控制的有效策略
        3.1施工前注重开展环保教育和培训工作
        在现场施工中,应注重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并注重增强施工人员自身环保意识,提升环保技术的运用能力,以确保工程现场环境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在开展建筑施工前,对工作者进行环保教育和培训,使其环保意识进一步提升,并在规范的控制体系下开展建筑工程环境保护控制工作,从而确保施工现场不会因污染问题而受到影响,使施工现场的环境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2对施工现场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当中,会产生很多的施工垃圾,包括弃料、残渣以及淤泥还有残余管网等垃圾,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想要从根本来控制污染问题,就要针对这些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和分流处理,将有相同性质的垃圾进行归类,运用统一处理方式开展施工现场环境维护工作,从而实现有效控制成本的要求,为增强垃圾的处理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3.3对施工现场扬尘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对于建筑施工中,扬尘问题是最为常见的污染问题,更是影响施工现场环境的主要因素,只有对扬尘进行有效地处理,才能为保护施工环境提供保障。首先,建立硬化永久性的运输道路。通过硬化的道路来降低车辆对道路的磨损,进而降低路面出现扬尘问题,由此确保施工现场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其次,要妥善的安置各种施工材料。其施工材料包括水泥、颗粒状的散物等,都应妥善的放置在特定的空间之内,在运用覆盖物遮盖的形式来防止风力侵蚀而引发扬尘的问题。再次,进行洒水防尘处理,对于施工现场,施工环保者应结合具体情况组织开展洒水防尘处理,从而减少扬尘问题的发生。
        3.4对施工现场进行水污染管控
        首先,建立统一沉淀池。通过将沉淀池设置在运输工具的所在位置处,或是放置在搅拌机的前方,由此使得清洗废水和污水等都可以统一的排向该池当中,使得浑水通过沉淀之后在排向污水管,而且也可以将表层的清水运用在现场洒水降尘的工作当中,由此增强水资源的利用率。值得重视的是那些未经处理的水体,是严禁直接排除出去的,对于运用在集料清洗的水也是要通过过滤和沉淀后才能进行排放,由此降低水污染问题的发生。
        结语
        施工现场要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控制,并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加强对灰尘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的控制,进而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保障,也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杨萍.建筑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与控制策略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15.
        [2]林晓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及污染控制措施[J].节能与环保,2019(3):40-41.
        [3]张华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控制策略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