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鸿博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318
摘要:本文对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性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国内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园林施工管理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重要性;问题;改进对策
前言
在城市化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的过程中,各类园林工程也得到了大力建设,使得城市环境得到美化、群众休闲娱乐有了更充足的设施场所。但在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却往往因为施工管理不到位,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严谨、专业管理与技术人才缺失、植被的选择运用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园林施工效率,值得思考。
1.新时代背景下园林建设及其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经济的快速腾飞,带动了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但随之产生的,是愈演愈烈的环境恶化与资源不足问题。为应对好资源与环境现状给人造成的压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行绿色发展模式成为必然之策。园林工程建设便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应运而生的,它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良好的休闲娱乐方式,同时通过植被覆盖起到涵养水土、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的环保作用。
但考虑到园林工程建设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施工现场往往存在各种各样质量与安全隐患,因此为打造优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单位就必须安排专业的施工管理部门与员工,对其进行有序的施工管理,防患安全事故等的发生,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做出反应,进而起到保护人身安全、维持正常施工进度、避免造成额外施工成本与经济损失的作用。总之,加强园林工程建设及其施工管理,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意义。
2.当前国内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严谨
由于园林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得到科学的制度引导与规范,使得各管理流程得到有序落实。但事实上,现在园林工程管理领域普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这首先表现在行业标准的设置不够全面,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要求;其次在于各地区、各施工单位未能结合其具体的工程建设实际形成更细化的管理条例。如此,在整个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管理机构组织混乱、各岗位员工职责不够明晰的问题,继而导致员工在工作中不作为、互相推卸管理责任;更严重的是,参与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方权责划分混乱,其在履行工程管理义务时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往往不按流程办事,仅仅是安排有管理头衔的员工到现场进行模式化“巡查”,这就导致工程管理流于一句空话。
2.2专业管理与技术人才的缺失
由于园林工程的建设会涉及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电气排水工程等众多方面知识,因此其专业性较强,必须有一定理论基础与技术实力的员工方能胜任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工作。事实上,当前园林工程建设领域甚至整个建筑行业都存在的一大问题便在于员工整体素质较差,许多一线施工人员仅仅由农民工充当,而工程管理人员则更多地来自专科院校或者是经验丰富的工人团队,因此其接受专业理论教育的机会不多,其理论水平远远达不到专家级别,其管理理念往往受到传统模式的局限,这就导致园林工程管理缺乏现代化思维与方式的引导,其管理质量长期得不到突破性提升。
2.3植被的选择运用与管理不到位
在整个园林工程中,植物可谓是最具核心地位的一大要素,正是因为大量植物的引入与种植,凸显了园林工程的绿化、美化环境功能。但由于部分工程建设单位在前期的植被选择过程中,盲目选择某些美观的、具有社会热度的昂贵植物,而忽视了植物的生长习性要求以及当地气候环境,使得植物不能在引入后迅速生长、存活;此外,由于设计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其在植物的搭配上也有一定的欠缺,使得植物不能通过彼此色彩的相映成趣、性能的优势互补而形成良好的整体效果,最终降低了植物群落的价值。且考虑到植物的生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其进行长期养护管理是必要的,但因为建设单位单纯将重点放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而忽视后期养护,植物的长期存活状态往往不甚理想。
3.园林施工管理的改进对策
3.1完善园林工程管理制度
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制度的建设、对工程施工的标准加以界定,无疑能为工程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提供明确的指导。这首先要求相关政府单位、环保部门与行业机构提出科学的管理规定,并督促施工单位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工程实际状况对施工规范加以细化,形成其内部的特定的条例机制,将管理任务细化到不同的部门与岗位员工头上。同时,要采取科学的员工考核机制,对其工程管理职责的落实情况加以核查,使其工作成效与其薪资待遇挂钩,进而提升员工积极性,改善工程管理的整体质量。
3.2加强园林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考虑到当前园林工程建设行业存在较为普遍、严重的员工素质较低问题,工程管理部门要从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入手,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智力基础。首先,建设方要对资金成本比例进行合理划分,适当增加其在组织建设方面的投入量,高薪聘请更多具有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的专家及技术人员,改变建筑行业工资普遍较低、优秀人才流动性较大的局面;同时,要适当安排资金组织员工培训活动,为参与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与技术实训,切实增强其理论水平与技术能力。
3.3加强苗木准备及其种植阶段的质量管理
园林工程用苗应选规格相符的干形良好、顶芽饱满、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苗木。起苗过程中,应选适合的天气进行,避免因雨水、暴晒、大风等天气因素损坏苗木,拔苗时,切勿用手直接操作,起苗深度也应根据苗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宜深不宜浅。在苗木抵达工地后,应本着“随掘、随运、随栽”的原则,暴露在外面的时间不宜超过8h,能极大地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此外,树木、草坪、花卉等在种植的过程中,应根据相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先施工单位自检,然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复检,最后才能开始施工;完成种植后,应按照设计阶段的要求,整体修剪树木的色块、造型,确保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要注意除虫防病,最大限度地控制病虫基数,特别是美人蕉锈病、炭疽病,月季白粉病、九里香白粉病、小叶紫薇白粉病、毛杜鹃红蜘蛛、白兰樟青凤蝶、苏铁曲纹紫灰蝶等的防治。
.png)
图1:苗木种植实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性,把握国内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园林施工管理的改进对策,完善园林工程管理制度,加强园林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苗木准备及其种植阶段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彦萃.我国北方地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资讯,2006(0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