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工程基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张少良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张少良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资源的供需平衡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配网工程正是解决当前这一发展难题的核心。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资源的供需平衡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配网工程正是解决当前这一发展难题的核心。简单介绍配网工程在建设过程进行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提出目前阶段配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配网工程;现场管理
        引言
        最近一段时期,国内新农村建设的脚步日益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农村用电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农村配电网规模也就随之不断加大,在这个过程中,农村配电网供电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自现阶段具体情况可以看出,国内农村配电网,特别是10kV农配网,其整体水平从总体来看要低一些,想要使农村配电网的改造成果得以有效的巩固,则就要深入的管理农村配电网建设工作,使这一工作不断强化,这样才能从根源上使农村配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得以有效的保证。因为当前新时期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十分快速,因此,对于农村配网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其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与意义。
        1、落实配网建设的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资源的生产是维持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加大了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配网在保障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安全可靠性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就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配网进行改造与升级,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全过程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策略,能够有效地为配网的建设过程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对配网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把关。众所周知,配网的建设过程是极其复杂并且涉及到大量的技术程序,大规模的建设需要经历较长的工期,是一项高投资、高难度的技术性工程,从宏观的角度上看,全过程管理体系延伸到配电建设工程的各个范围进行管理,对整个配网工程的管理质量起到了推动型的重要作用,管理体系均具备很好的针对性效果,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被视为配网建设管理过程的重点策略,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控制方法
        首先就是要做好事前控制工作。事前控制就是在项目施工之前所进行控制工作,这个阶段的控制内容主要是对施工图纸、施工材料的采购以及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主要是提高对于影响项目工程管理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而这一阶段的控制工作会影响整个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始终。其次就是事中控制工作。这一阶段的控制工作主要是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状况进行控制,事中控制工作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在进行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还要重视不同项目之间的核对以及交接的管理工作,分析与控制好施工的流程,做好相关材料质量检验工作。最后就是要做好事后的控制工作,事后控制主要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验收工作,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审核,确保各个部位的施工质量符合项目建设的需求,从而避免出现一些安全事故[1]。
        3、关于配网建设全过程管理路径的分析
        3.1、做好配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
        在针对配电工程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先要经过严格的实地勘察,还要展开进一步周详的规划与设计。配电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工作要严格按照工程的施工要求与规范操作来进行,简单来说,就是在当前的发展阶段,10kV及以下电力工程规划与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条件:(1)针对部分单网的设计首先要基于外网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考虑,同时还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基本需求,一旦在施工过程中遭遇突发情况,就要加强与委托单位与施工方的沟通,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适当调整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中存在的偏差。(2)管线的布置部分必须确保数量、管径、位置、线距等方面的设计质量,为工程后续的施工作业预留空间。

此外,还要根据实际的工程图情况,对设计方案与规划方向进行适当优化与调整,为工程的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条件[2]。
        3.2、提升技术水平,加强技术管理
        配网工程在投入施工之前,尽可能充分利用手持式定位仪终端系统绘制施工现场的地理接线图与原始设计稿,做好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当地居民意见、施工现场图集、实际的勘察情况等录音、记录等工作,利用专业技术软件进行处理,在完成归档之后统一上传到系统服务器中展开动态管理。此外,利用配套造价软件来按照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海拔高度等外在环境因素,模拟物流运输、耗材量、施工工序等方面取费定额,运算出项目设计建议书、材料表等项目必备参考资料,利用技术支持合理降低施工工作量与工时,另一方面,配网企业还需要大力促进项目可研、需求、设计一体化等方面管理模式的创新目标,把项目设计环节转化为项目需求,这样能够有效缩短可研与设计阶段的差距,同时有效优化了可研批复到设计等工作的周期,减低配网工程前期耗时的问题,省略了中间的管理链条,实现了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3]。
        3.3、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开展协调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能够做好施工过程中多个参与方的协调工作。首先为了确保各项协调工作的有效性,要制定符合具体情况的协调管理制度,对各项协调管理工作流程以及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然后对各个参与方的关系也要进行明确的规定,使管理人员在进行协调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依据。其次要定期开展相关的协调会,通过协调会议增加各个参与方的沟通交流,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最后就是要做好相应的激励工作,对于一些表现良好的行为要进行积极的奖励,树立模范榜样,更好地进行协调管理工作。
        3.4、加强施工技术的应用监督工作
        在通常的情况下,工程最终的质量体系取决于施工技术的正确应用。针对这种问题,需要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落实工程不同阶段施工质量的检工作,一旦发现施工技术的应用不够合理,就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保证整个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整改工作包括对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检查与安全检测等环节,有效处理材料质量隐患以及安全问题从而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威胁,确保10kV及以下电力配网工作的质量不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加大地施工技术应用风险的研究力度,针对一些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环节,适当增加控制措施,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对监督施工技术应用过程的实际情况提供有利的条件[4]。
        结束语
        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着创造性、复杂性以及生命周期可预知性的特点,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对于电力配网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要重视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该要能够明确管理工作的3个原则:阶段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以及有限性原则。并且采取合适的控制测量,如加强技术资料的监督管理、环境管理协调管理以及先进技术的管理等,从而不断地提升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庆芳.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32):92.
        [2]苟瑞欣,宋志茹,肖艳利,杨凯.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的造价合理化控制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19(04):208.
        [3]覃文府.浅析河池五吉箭猪坡矿北部主井井下10kV线路工程施工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0):111-113.
        [4]陈学雷.装配式基础在20kV及以下配网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9(19):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