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浅论 黎永俊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黎永俊 卢文杨 刘全栋 刁玉雷
[导读] 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的应用,很好的简化了传统的建筑施工程序,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的应用,很好的简化了传统的建筑施工程序,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目前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研究分析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可以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改进。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管理
        1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概述
        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合理的预制,进而成为了建筑主体的组成部分,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与质量。由于该结构可以预先制作,因此剪力墙的内部应力载荷承载阈值得到了很大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抗载荷强度,保障了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体安全。
        框架剪力墙可以作为建筑主体的连接部分,通过剪力墙的施工控制有效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与安全。在框架剪力墙的作用下,建筑墙壁的抗震性和抗剪切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开发时,通过剪力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与安全。
        2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工程技术施工
        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模板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模板工程设计环节,在设计的时候注意内侧的模板应该短于外侧的模板,例如在工程模板施工的过程中外墙模板中外侧模板设为50厘米,内侧模板设为30厘米,那么在实际的模板制定过程中应该保证将外侧模板的长度控制在高于内侧模板20厘米到30厘米,从而有效满足模板工程施工要求。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尽量将外侧模板与墙体之间的距离贴近一些,并且在两者接触的地方放置缓冲海绵,从而有效保护墙体。再者,在进行模板工程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模板的固定,并且对模板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将短钢筋头放置在模板的内侧,防止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模板位移的情况。除此之外,在进行模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防止墙模与钢筋之间发生接触的情况,从而更好地提高房屋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由于模板具有一定的定型和固定等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模板技术的应用。如图所示,图中序号1到序号10分别是内侧模、外侧模、柱箍、梁缺口、清理孔、底框、盖板、拉紧螺柱、拼条和三角木条,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模板具有定型和固定的作用,能够有效保证房屋的平衡性。施工人员利用模板对墙根和墙体定型的时候,应该在模板刚浇筑完之后的短时间内进行定性,从而有效防止模板发生
        2.2放线测量技术施工
        施工人员在进行房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提高放线测量技术的准备环节。所以施工人员在进行放线测量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图纸的实际要求进行精准测量,并且在测量的过程中加强对相关科技设备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放射测量技术施工的准确性。其次,在加强对建筑轴线进行放线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明确放线测量的轴线控制网,并且保证放线测量技术施工能够充分满足设计图纸的规定,并且在工作结束之后进行详细的检查。
        2.3混凝土技术施工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最重要的环节,并且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强度。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准备好混凝土材料,加强混凝土材料的比例配对,并且对施工材料的用量进行科学性的控制,防止因为混凝土的比例误差而出现质量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对混凝土材料的科学利用,防止出现掉落的情况。其次,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该将砂浆适量的填充在框架结构的底部,需要注意的是,在填充的过程中砂浆里不能有石子。再者,施工人员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混凝土出现裂开的情况,所以相关施工人员在选择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其质量,并且在调配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保证材料调配的比例,从而提高混凝土浇筑的精准性。
 
        3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3.1钢筋施工质量控制
        框剪结构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既要注重材料质量,又要加强钢筋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管控。实践中施工人员应当基于具体的工况特点合理选择材料,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比如钢筋材料的价格等,以此来确保所选用的材料质量达标。施工人员应当注意节点位置的处钢筋施工质量把控。节点位置钢筋施工时,应当先进行密集钢筋安装,再浇筑适量的混凝土;为防止节点位置的钢筋发生移位,施工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数据信息,对各操作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框剪钢筋工程施工时,可选用的技术有两种,一是绑扎搭接施工法,二是电渣压力接法。本工程项目钢筋施工时,所选搭接技术应当满足规范要求,而且框剪结构钢筋施工时柱箍筋接头位置排列方式以交错排列方式为宜;竖筋交叉点以及箍筋转角需保持垂直。
        3.2模板施工质量管控
        建筑框架剪力墙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对模板工程进行施工操作。通常情况框架剪力墙结构内模板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混凝土模板,二是支撑模板。对于混凝土模板而言,其施工过程中主要的部位是外观墙体及其建筑内部,模板施工的难点在于建筑梁柱节点位置。建筑墙体模板是时所选用的材料对混凝土模板结构而言非常重要。实践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建筑高度合理选择模板材料。
        就工程项目而言,需注意节点位置混凝土整体强度等级与其它部分之间的差异。在模板支撑施工过程中,施工之前应当先模拟实验,合格后方可施工建设。
        3.3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
        模板施工完成并验收后,施工人员需加强混凝土施工作业。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及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并予以调配。大截面梁施工浇筑过程中,可以利用分层浇灌法确保每层的厚度控制在500mm。值得一提的是,沿着梁高可以不设施工缝,同时注意施工浇筑顺序的控制。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泌水以及浮浆问题较为常见。为确保施工质量,在垫层边上应当预留适量的积水坑,浇筑振捣中上涌泌水沿坡面流到坡脚,排入集水坑,由软轴泵抽出。浇筑完成后骨料下沉会造成浮浆,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裂缝。建议在表面撒布石子,后抹面处理。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先用刮杠将表面刮平,再用木抹子抹压,上部骨料均匀下沉并减少收缩变形。终凝时用铁抹子抹压,防止表面龟裂和减少水分挥发。养护管理中为防止因温差过大造成裂缝,需对其养护。
        3.4内隔墙施工控制
        内隔墙施工过程中应当确保对基础墙体承重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对建筑工程能够整体上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第一,施工人员应当进行合理的选材。内隔墙施工材料选择时应当注意抗震能力的考虑,同时还要选择经济适用型空心砌块。由于建筑内隔墙施工过程中其质量与美观度会直接影响建筑价格以及业主选择,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在对内隔墙优化设计时注重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实际可操作性。因内隔墙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收尾部分,所以施工人员应当在对内隔墙施工时注意建筑的整体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时,为了保障该技术应用的质量与安全,需要对剪力墙的钢筋施工工序和模块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以提高剪力墙的整体施工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叶卫波.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8(2):99,102.
        [2]曾少鹏.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作用[J].居舍,2018(3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