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曾军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曾军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得到较快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作为一项新型施工技术,不同于传统施工技术,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铁建工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得到较快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作为一项新型施工技术,不同于传统施工技术,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安全管理,借鉴传统施工模式的成功经验,探索研究适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标准化安全管理的新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有序进行,为建筑产业化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文章在阐述BI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要点。
        关键词:BI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BI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建筑物的预制率及装配率占比越来越大,预制构件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因此施工难度越来越大,伴随着出现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对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十分看重,尤其是建筑业作为高危行业之一,每年发生的建筑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管理及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要,是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建筑行业的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多,施工工人的整体素质不高,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可以大幅度改变这一现状[1]。安全监督人员可以对作业人员继续进行合理的安全培训和心理教育,使其自行规避危险,减少伤亡事故的出现概率。同时,安全监督人员还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其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执行,避免造成严重的建筑施工问题。
        2  BI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管理
        2.1人员的管理
        建筑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产品固定、人员流动性大、高处作业多、体力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变更大,BI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需要预制构件浇捣的人员、运输人员以及吊装人员等,虽然人员用量较少,但人员的流动性更大,控制难度更大,在人员的可控性降低的情况下,不安全因素也就越发增多,一旦人的观念形成,就会有很强的侥幸心理,在工作中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会导致事故发生。所以,必须对进入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级、项目部级、班组级安全教育[2]。要保证工程安全生产的有序开展,把事故的概率降下去,必须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教育,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各级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都能从思想上,意识上真正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自觉遵守国家及企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2.2临时支架管理
        临时支撑在BI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中主要是用来临时固定施工的结构,如各类支架等。在使用支架时,应先对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精确计算,形成施工方案,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审核,合格后向监理单位审批,审批通过后才能应用在施工中。在首次使用支架时,还应进行试压操作,去除非弹性形变,明确支架的承重能力[3]。应参照现有支模架的管理,支架的间距、荷载验算均应按照支模架的计算方式,按照满负荷状态下支架的最大承受能力进行验算,其中还必须包括活动荷载、风荷载以及振动荷载,若采用牛腿支架,应对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牛腿支架的原材料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验,符合要求方能进场使用。


        2.3预制构件的吊装管理
        预制构件在进行吊装时,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及相应的应急预案。操作起重机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要对设备的有效期进行检验,工作人员在对起重设备进行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规范,严禁无证上岗、不遵守规范操作等。当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后,要对吊点进行检查,进行重心检验,当所有的检验都合格后才能进行起吊,起吊前必须进行试吊。一些尺寸较大或形状较特殊的构件,在起吊时要用平衡吊具进行辅助,保证起吊角度满足起吊的安全要求。起重所用的钢索每周都要检查,当发现磨损或损坏时要及时上报并更换,并且在起吊构件时设置拉绳,便于控制构件的方向。每次在吊装工作前,都要根据规范进行交底工作,对于刚进入施工现场的新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对施工现场有足够的了解,确保施工安全。
        2.4脚手架的管理
        BI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外墙脚手架均应按照现浇式建筑的管理方法,外墙钢管脚手架在搭设前应对钢管及扣件进行检验检测,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外墙钢管脚手架进行方案编制,落实相关人员对方案报批以后,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严格落实方案,不得随意更改方案。脚手架搭设前应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均应落实签字手续,并形成记录,脚手架搭设后组织分段验收,填写验收记录,记录表中明确验收部位,内容量化,验收人员履行签字手续。考虑到BI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预制构件,应在浇筑预制构件前对拉结点及外墙架立杆位置在电脑图上进行虚拟布置,待布置完成后根据布置结果,在预制构件浇筑前进行拉结点的预埋件预埋,待预制构件根据编号拼装好后,脚手架拉结点及外墙架立杆的位置应在合理的偏差范围之内。
        2.5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管理
        由于BI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吊装时,周边并无可靠栏杆围护等,故预制构件在高处吊装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高空中必须设置生命索,设置安全平网。作业人员在进行吊装工作前,项目部必须进行吊装专项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的教育交底,落实交底双方签字手续,形成有效的安全技术教育交底记录。在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注意力集中,不得分心,并落实高处作业责任人。在一层装配式的楼层搭设完成后,楼层内的临边防护要及时跟上形象进度,各临边洞口均需落实相关责任人,防护必须符合相关要求。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全方位、综合性的管理,其管理工作贯穿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涉及工程的各个环节和各参与人员。安全管理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消除各类隐患,防止和减少建筑施工中各类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露平.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若干要点研究[J].居舍,2018(27):127.
        [2]袁健东.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若干要点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7):104-105.
        [3]程江博.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若干要点研究[J].智能城市,2018,4(13):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