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植物色彩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刘瑞杰 谢亚楠
[导读] 摘要:本文根据华北地区的气候环境,调查该地区常见的植物种类,结合色彩学相关理论知识,对华北植物景观色彩搭配做出一定研究。
        石家庄铁道大学
        摘要:本文根据华北地区的气候环境,调查该地区常见的植物种类,结合色彩学相关理论知识,对华北植物景观色彩搭配做出一定研究。
        关键词:华北;植物;色彩
        一、华北地区环境特点
        1.1地理位置
        华北位于北纬32°~42°之间,东经110°~120度之间。在自然地理分化上大致为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1.2气候条件
        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0~12℃。极端最低温-27.4℃,极端最高温回42℃以上。春季气温3℃~18℃之间,降雨量少,多风。夏季高温多雨,气温20℃~38℃之间[1]。冬季寒冷干燥,日照时间短,气温零度以下。秋季干燥少雨。
        1.3降水
        华北全年无霜期168~198天,年平均降雨量约600mm,华北年代降水变化主要由7月和8月降雨决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常有暴雨。
        1.4土壤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华北地区近年来土壤盐碱化程度有相对减弱的趋势。近年来园林湿地植物的种植多用以肥料辅助,特别有机会肥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壤肥力[3],保证植物健康的生长发育。
        二、华北植物观赏色彩
        2.1华北常见植物分类
        2.1.1陆生植物
        陆生植物在华北植物景观设计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陆生植物的季相色彩是体现华北植物景观色彩的主体。常见的华北陆生植物种类大致有梧桐、青杨、垂柳、悬铃木、国槐、紫叶李、碧桃、梅花、柿树、迎春、二月兰等。
        2.1.2湿生植物
        湿生植物是陆地与水域过渡地带的部分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相对陆生植物来说其湿生植物种类较少,色彩较为单一。通过对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能够丰富水域和滨水地域的色彩,在视觉上可以给人带来丰富、和谐、生机、自然的感觉,创造出优美的观赏景观。常见的华北湿生植物大致有荷花、睡莲、菖蒲、芦苇、芡实、泽泻等。
        2.1.3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水景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水生植物色彩搭配可以增加水域的层次感,丰富水域景观色彩。常见的华北水生植物大致有荇菜、狐尾藻、黑藻、水鳖、苦草等。
        2.2华北植物季相变化
        植物是体现季相变化的主体,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观赏色彩。
        春季华北典型的季相景观便是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色彩丰富。早春萌芽的杨柳,开花早的梅花,春季叶色变化明显的臭椿,又或者色彩丰富观花植物,如牡丹、荷花、菊花、兰花均能表现出春季景观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意境;
        夏季华北植物季相则是浓荫蔽日,郁郁葱葱,夏季植物的观赏色彩大体为绿色,但是植物绿色的饱和度和色相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如初夏垂柳为黄绿色,夏秋季则变为浓绿色,栾树、臭椿、三角枫则由浓绿逐渐变黄直至凋零。夏季开花的植物,如栾树能够表现夏季的热烈如火的季节特点;
        秋季经常给人萧瑟、落寞的感觉。落叶是华北秋季的象征,经过春季的生机勃勃、夏季的热烈似火,秋季的季相则别具诗情画意,使人游览其中会陷入沉思之中;
        华北冬季续时间长,繁花凋零、叶子脱落殆尽,可以使用的观赏植物种类较少,景观相比春夏秋较为单调,缺乏生机,冬季植物景观体现出衰败、寂寥的氛围。
        2.3华北常见植物观赏部位
        植物的色彩通过枝、叶、花、果、干表现出来,这些是植物景观美的重要因素,也是植物季相表现的重要载体。
        植物叶色在其生长季节里大部分表现出来的是绿色,但也有黄绿色、紫色、红色、斑驳色等。但单一的绿色叶片造景不仅景色单一还会容易造成人的视觉疲劳,因此需要利用叶色的类似色对比、带来调和、衬托绿色叶片;植物的花色与季节相结合才能达到花开花落接替、连续的变化,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季相景观;植物的果色一般在夏秋季体现的较为明显,多以用来弥补夏秋季节植物花朵凋零,枝叶色彩朵转为墨绿色的缺憾,在景观设计中利用果色进行植物色彩搭配时,经常使用强烈的对比色来体现强烈的景观观赏效果;由于华北植物进入休眠期,万物凋零,植物的枝干色彩则成为华北冬季当中最常见的植物色彩。华北植物枝干色彩大致可分为红褐色、黄褐色、紫色、灰褐色、斑驳色、白色等冷色调色彩,与华北冬季的肃杀相映衬。
        三、华北植物季相色彩配置
        3.1植物色彩的调和
        植物色彩调和搭配涉及对比调和、类比调和、面积调和。春天华北可以用紫色与黄色、绿色与红色对比,例如大片蓝紫色风信子与金黄色、橙黄色的郁金香搭配引人注目,表现出春季的生机盎然;秋季北京香山以圆柏、油松、侧柏等深绿色、灰绿色为背景衬托满山的红枫、元宝枫、栎等乔木,使景观更加明艳且具有感染力。用红色系中淡红的桃花,绛红的碧桃,鲜红的贴梗海棠的类似调和在时间和色彩上可以形成强烈的整体景观。华北在节庆时期常以大面积的绿色为背景,其中点缀若干暖色系的植物可以使景观色彩活跃又不失稳重。
        3.2植物色彩的对比
        植物色彩对比搭配涉及色相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对比。华北植物色相对比可以利用在节日期间,选用一串红、万寿菊、牵牛对比色搭配,给人以鲜明、生动的感觉;秋季用红枫、山楂、柿树等红橙等色的中差色对比,丰富秋季植物景观色彩又不失协调;植物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对比是基于同种色相的基础之上的,例如明黄色的连翘搭配饱和度较低的淡黄色碎米荠,弱化了同类色的单薄、苍白与无力,增强了色彩的丰富性。
        表3-1  夏秋华北植物景观色彩配置模式
       
        参考文献:
        [1]桑林,余乐福.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8,39(01):24-27+65.
        [2]韩超,郑景云,葛全胜. 中国华北地区近40年物候春季变化[J]. 中国农业气象,2007(02):113-117.
        [3]王建革,陆建飞. 华北平原土壤肥力的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J]. 农村生态环境,1998(03):1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