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赵凯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赵凯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桥梁建设已经成为各个地区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建设公路桥梁能有效拉近各个地区的距离,为经济贸易往来带来有效帮助。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桥梁建设已经成为各个地区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建设公路桥梁能有效拉近各个地区的距离,为经济贸易往来带来有效帮助。因此,相关建筑公司与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对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以便于提高桥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为各个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带来强大动力。本文通过了解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案例与重点技术,分析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难点与要点,探究大跨径连续桥梁技术在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难点;具体措施;施工要点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增长,桥梁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施工难度也会随之而不断增加,受到地形、地貌等影响,桥梁的构造变化也在不断增加,桥梁横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需要不断研究先进的技术,才能满足当下环境中桥梁建设的实际需求。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因为其自身的建设优点(跨度大、造型优美等)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与应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需要着重关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要点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积极督促桥梁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要点,从而保证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真正发挥大跨径连续桥梁技术的价值与作用,保证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
        一、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描述
        (一)工程概况
        某大桥的主桥上部构造主要由(60+5×110+6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连续梁组合而成的桥梁,整个引桥上主要是用30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梁,使用先简后刚的的方式构架连续桥梁,整个桥梁左线桥型布置如图1所示。
        整个桥梁的箱梁的设计思路为分离式路基,宽为12.5米,单箱单室的结构,其箱梁的顶部宽为12.2米,底部宽为6.5米,顶板悬臂的长度为2.85米;箱梁根部高度约为6.5米,跨中高度为2.6米,箱梁根部的底板厚度约为0.7米,跨中的底板厚度约为0.28米,本桥最大的墩高为98米。
       
        图1  某大桥左线桥桥型布置图(尺寸单位:米)
        (二)重点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一种主要施工方式就是悬臂施工,将其进行细化,又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方式:第一,悬臂浇筑;第二,悬臂拼装。图2内容便是大跨径连续桥梁悬臂浇筑工艺图。
        悬臂拼装的实际含义就是在桥墩的两旁直接设置吊架,以平衡原则为根本将悬臂分段逐渐完成拼装工作,同时对桥梁的预应力逐段进行施加。从总体上的施工情况而言,连续刚构桥为主体,连续梁为基础的桥梁结构便是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的结构[1]。
        二、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难点
        (一)预应力体系复杂
        在进行桥梁施工过程中,整个预应力体系并不简单,管道本身较长,其应力较多,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实施情况,为整个桥梁施工建设带来较大困扰。
        (二)挠度变化较大
        由于预应力存在这个较为现实的问题,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使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技术时,难以有效控制桥梁挠度的变化,导致桥梁保持线性的难度不断提升,严重阻碍整个桥梁的施工与建设。
        (三)地形较为复杂
        由于建设公路桥梁本身便是为了应对较为复杂的地形,一般长建于区域地形变化较大的沿河位置,这样的情况导致其在支架过程中难度系数不断上升,尤其是在坡度很大的陡坡上完成桥梁的施工建设,受到地形交通不便、运输材料困难等影响,支架的良好程度会受到较为严重的阻碍[2]。
        三、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地基
        在使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完成桥梁施工项目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对地基的处理。在完成该项工作过程中,要保证场地的平整,同时保证基础设计的合理性、技术施工的完善性、临时排水施工的科学性。在经过加固地基的程序之后,能够为后续的支架安装提供较为稳定的基础地面条件,从而保证支架搭设之后的承载力满足后续操作需求。
        (二)支架以及模板支设
        在搭设支架前,必须重视对其完成专项设计,验算其刚性、强度与稳定性,而后以设计要求为基础完成安装。以下至上的顺序依次为钢管柱——连接系——沙箱——主横梁——纵梁——分配梁——地膜系统——侧模——内模。模板的支设要保证其光滑性、平整性,避免出现变形、裂痕等、
        (三)钢筋
        在原材料全部安排进入施工现场之后,便需要对钢筋的强度、刚度与韧劲等。在进行钢筋加工过程中,一般会使用数控钢筋弯曲中心与数控钢筋弯箍机完成工作,保证钢筋尺寸能满足后续的建设项目要求。在后续完成钢筋绑扎过程中,也需要使用钢筋尺寸定位卡具,保证钢筋骨架间距的准确性。
        (四)浇筑混凝土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前,应当保证各个操作环节的质量,其中包括支架的架设、模板的支设、钢筋的固定等,只有在保证全面的操作都合格之后,才能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人员可以使用泵送混凝土教书形式,这也是大部分桥梁使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过程中的主要混凝土浇筑方式。
        (五)孔道张拉与压浆
        在进行预应力张拉前,应当对其孔道进行磨阻试验,计算其中的各项数据保证张拉控制力的科学性。目前,智能张拉设备是完成该环节的主要方式,因其加载速度均匀、安全风险较小、自动测量伸长量等优点使用范围较为广泛。
        在进行压浆时,应将管道清洗干净并保持畅通,从最低点到最高点完成压浆,有最高点排气孔进行排水与泌水。在配置压浆时,也需要使用专业的压浆剂。孔道压浆一般会使用智能压浆车完成操作。
        (六)拆模与拆除支架
        在进行拆模作业之前,应当检测其混凝土的强度,保证其承重满足要求,之后在拆模,首先拆除内模与侧模,之后再按照顺序依次完成拆模。
        一般情况下,在拆除支架时,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吊装作业进行指挥,将拆除下来的构件进行整齐的堆放[3]。
        四、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措施
        (一)重视对施工单位、人员的技术培训与安全教育
        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与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其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作用。因此,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极为重要。在使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完成桥梁建设项目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真实记录验收钢筋的工程、模板工程、隐蔽工程的相关内容,全面加强工程施工安全教育。在实际施工开始之前,也应当对参与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与教育,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施工技术。对于施工项目中一些极为重要的关键性、核心性工序,应当安排专门的技术负责人对参与该工序施工环节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及时掌握施工要点,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性与安全性。对于一些性质较为特殊的公众,施工单位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要求,保证其能真正持证上岗,如电气焊操作工作人员、起重机司机等。除此之外,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参与施工的单位与其他各个部门应当重视分析设计图纸工作,保证能真正明确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标准要求,从根本上提高桥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
        (二)严格把控施工材料与质量
        在使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完成桥梁建设时,需要的原材料种类较多,如防水卷材、粗集料、细集料、水泥等。施工人员必须重视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才能真正保证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与安全性。在对防水卷材进行质量检查时,必须保证其抗拉强度与厚度满足建设实际需求,还要保证其防水特性满足防水相关标准。对于粗细集料而言,应当检查其中包含的无机盐、砂石的强度与韧性等,若与规定的标准存在差异,无法满足其标准数据,应当立刻进行处理,避免不合格原材料进入建设现场。对于水泥而言,在选购过程中,应当保证水泥厂商具有合格证以及质量检查报告,在水泥进入施工现场之后,也需要对其进行强度的检查,以保证水泥的性能满足施工建设实际要求。
        (三)严格保证施工机械设备性能
        在机械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后,保证其性能能真正满足施工要求,为桥梁施工工程的质量与效率提供足够机械动力。例如在选择起重机时,需要对其吊装的吨数进行有效检查,避免出现超负荷运行情况,以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例如在选择压路机时,也要能保证其吨位满足施工要求。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要重视制定完善的检查机制,定期安排专业人士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类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修理,保证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能真正满足相关标准。
        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重视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实现对工程建设、使用质量的控制。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可知,在实际应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过程中,要正视施工的实际环境与技术要求等,找出实现应力、安全性、稳定性目标的具体方式,进而提高整个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随着各个地区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全面应用并推广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地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建设人员应当明确其应用要点,真正将其应用在更多工程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郑文超,张伟.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0):127-128.
        [2]余曾.基于混合修正方法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92-93.
        [3]周宇萌,何旺旺.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16):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