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7132419910402XXXX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化建设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后浇带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技术,已逐渐广泛应用于施工领域。由于钢筋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容易因应力差而引起结构裂缝。后浇带作为一种临时施工缝,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如墙、梁等部位,以防止施工过程中结构变形,防止和处理施工裂缝,提高建筑物施工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导言: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但在这一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现在关于施工和后期质量不合格的报道越来越多,所以现在国家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检测越来越严格。在所有施工工艺中,后浇带技术作为施工的主体,必须经过施工和检测人员的严格检查,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问题。
1建筑后浇带施工的功能与作用
在现代建筑中,混凝土作为主要技术被广泛应用。建筑主体基本上是用混凝土技术建造的,混凝土技术也存在一些弊端。混凝土是由集料、胶凝材料、外加剂、水等材料按科学配比,经搅拌固定后养护一定时间而成的一种石材。但混凝土环境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混凝土建筑物产生裂缝,主要建筑物的裂缝将有很大的安全风险。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施工人员采用后浇带技术进行后浇带设计,但后浇带技术只是施工过程中的一种临时措施。现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后浇带技术不仅仅能够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缩短整个施工的施工进程,同时还能降低环境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影响,尤其是温度,温度对建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过大的温差容易使得建筑裂缝,变形,后浇带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不仅如此,后浇带技术还能减少后期建筑沉降的问题,在保证施工工期的前提下又保证了建筑的质量。所以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对于后浇带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将这一技术充分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去,让这一技术得到充分发挥。
2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后浇带模板施工
认真阅读图纸,按照设计要求,在后浇带的设计位置,做好模板施工。模板安装牢固,后浇带两侧模板不得拆除。模板可采用绑扎铅丝网安装,铁件可埋入墙外。外墙防水按施工要求设置在外墙后浇带的垂直位置。在墙体外侧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外墙焊接60mm左右的预制板,并对墙体内侧进行钢管支护。外墙防水和回填施工完成后,可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施工。为了做好外墙防水,可采用增加外墙厚度或强度的方式。
2.2后浇带钢筋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后浇带钢筋数量、间距和连接方式。后浇带与梁板钢筋会承受一定的荷载作用,必须合理选择钢筋的规格和连接方式。当所选用的钢筋超过16mm时,应使用螺纹杆。钢筋采用冷弯加工,连接方式采用绑扎,接头位置不得在后浇带上。钢筋搭接处应严格控制搭接长度。为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踩弯钢筋,腐蚀钢筋,施工人员应及时清理后浇带内杂物,保证干燥。
2.3施工缝处理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彻底清理施工缝,但不得损坏周围建筑结构。彻底清理后浇带内的木材及其他杂物,确保清理干净。如有必要,用铁钻清洁。为保证施工质量,将施工缝做成竖缝。清理后浇带底模,彻底清除水泥浆等杂物,凿毛接缝位置,洒水湿润施工缝,最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应做好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设置是在混凝土初凝后,使用水雾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直至露出骨料,钢丝网片为止。去除钢筋网,并在两侧加设临时防水墙,涂抹防水砂浆,加盖胶合板密封。
混凝土终凝后,将挡板拆除,对混凝土表面做凿毛处理,将石子等杂物清理干净,凿毛深度控制在20mm~30mm。在进行混凝土二次浇筑时,应首先对接缝洒水湿润,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刷洗,以保证新旧界面之间结合良好。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可以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振捣可以使下沉粗骨料和上升的浆体更好的混合,保证二者分布均匀。施工经验表明,采用二次振捣可有效减少后浇带的裂缝数量,还可显著降低裂缝的尺寸。
2.4后浇带浇筑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不同类型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和温度控制存在一定差异。后浇收缩区和后浇温度区一般在结构施工完成后2个月左右浇筑。后浇沉降带浇筑前,应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满足施工工艺、造价等要求,一般在施工结束后14天开始主体结构施工。另外,后浇带的浇筑时间还应充分考虑天气、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判断是否需要提前或者延后。为了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减少新旧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温度。按照以往的施工经验,10℃是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最适宜的施工温度。
3后浇带现场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3.1止水钢板的设置以及在止水钢板处上下混凝土的断开优化
底板钢筋安装完毕以后就进行止水钢板等工序的施工,事先预制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支座(与结构混凝土标号一致),下端为混凝土垫块上端预埋短钢筋作为固定止水钢板的焊点。底部钢筋绑扎完毕后,止水钢板支架的混凝土端部应绑扎固定在底部钢筋上。支架之间的距离视实际情况而定,以保证止水钢板的固定。支架固定后,在支架上沿止水钢板方向绑扎密目钢丝网,作为止水钢板下部混凝土断开的设置。然后焊接止水钢板,在适当位置焊接钢筋桩,绑扎密目钢丝网。钢筋桩应与上部钢筋高度相同。最后绑扎上部钢筋,并在上部钢筋表面以上混凝土断开处绑扎与钢筋保护层高度相同的板条。
3.2接触面凿毛处理施工工艺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初凝阶段,可以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加以处理。此时可采用钢刷对指示进行处理,使混凝土指示出现粗糙现象,然后用清水擦洗管径。其主要目的是在混凝土指示处形成一层粗化层,这样在现场施工中进行混凝土配合比时,可以清楚地找到相应的位置,便于沉降发生后进行后浇处理。在保护层中形成保护膜。浇筑完毕后,可采用木板对后浇带位置进行封闭处理,防止灰尘进入,最终影响质量。
传统做法中凿毛是将所有旧混凝土表面全部剔除,混凝土没有松动的或没有严重污染的只需要凿毛即可满足受力要求,因为后浇带的封闭一般是在主体结构封顶之后,此时对于混凝土虽然已终凝,如果不是松动或者污染不会影响接触面的受力。优化做法中不仅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省去了后期清理凿毛的施工,明显节约工期与成本。
3.3留设后浇带时未考虑底板钢筋保护层混凝土的断开优化
对于底板施工与预留后浇带位置之间的间隙,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清楚了解模板与保护层的距离,并经测量计算后,在适当的距离断开混凝土。然后将钢筋固定在混凝土粘结板上,其主要目的是保证钢结构的质量,同时可以减少混凝土施工不必要的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结束语
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的整体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混凝土构件易开裂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后浇带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加强对关键部位的检查,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后浇带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积极推动这项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伍建伟.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146.
[2]欧宗瑞.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19,5(9):117-118.
[3]段磊,王福成,冯毅,等.后浇带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居舍,2018(36):114+195.
[4]宁丽娟.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1):104-105.
[5]吕世生.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机械,2019(5):7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