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分析 周梓红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周梓红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行业的发展持续增长需要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新时期下施工现场管理遇到新问题较多,给现场管理带来新挑战。
        广东耀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行业的发展持续增长需要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新时期下施工现场管理遇到新问题较多,给现场管理带来新挑战。本文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相应解决问题应对措施以提升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管理;思考
        一、引言
        我国改革进入深入区,国民经济增长向质量型转变,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行业,在施工企业在新时期发展阶段中要获得更大成长空间并发展壮大离不开高质量的施工现场管理,建筑施工现场高质量的管理能力是施工企业自身实力的最佳形象宣传。当前新阶段中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大量新企业加入市场参与竞争,要保持市场良性竞争,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不同方面的问题,如何认识到管理中存在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是目前施工企业需要直面的现实。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1、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对整个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极重要一环,对现场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目标逐一进行严密管理,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直接影响到工程最终效果。
        2、施工现场的文明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最佳体现,通过有序的良好的文明安全管理向社会各界直接展示施工企业自身形象,提升品牌效应和建设单位对项目的信心,增强企业的信誉度。
        3、现场材料堆放安全有序,机械设置和生产、生活和办公不同功能区布置合理,临时道路硬底化通行顺畅,现场绿化、净化措施合理,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重要人身安全保障,保证施工安全生产顺利实施。
        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遇到的主要问题
        1、施工现场安全保证措施不足
        由于近年来大量新工程项目上马,现场作业人员多,分包队伍专业性强,给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容易留下较多的安全隐患。如不同专业队伍现场管理混乱,不同的施工环节衔接过程中易留下安全隐患,混凝土作业队伍预留洞口加上临时盖板,下一道安装队伍拆除盖板、围栏后未及时补回防护设施,装修与安装专业队伍同时进场施工,木板切割与电焊未保持安全距离,电焊机旁边遗留大量的可燃木屑等等,现场安全管理中留下较多的安全隐患。
        2、现场施工质量存在问题较多
        由于近年来大量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现场管理中对质量规范要求不严格,作业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产生的质量通病问题较多,如地基不均匀下沉造成局部墙体开裂,钢筋搭接长度不足,钢筋移位严重,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不当产生裂缝,主体结构产生较大沉降,屋面防水积水及漏水,墙体预留洞口过大,卫生洁具安装不牢固或接口处渗漏等。
        3、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混乱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增多,现场管理的材料、施工机械品种大量增加,对现场的材料堆放不合理,直接日晒雨淋,长期保管措施不足,电线穿越道路未套管防护,场内用电线路乱拉乱接,脚手架安全网破烂未及时更换,场内临时道路未作硬底化易发生扬尘和遇雨天泥泞,使用机械维护保养不佳,场内超载运输车辆出场后易洒漏土渣污染道路,现场文明安全管理混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4、现场作业人员缺乏熟练施工技能
        由于政府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监管,建筑业施工人员技能素质在近年来得到大幅度提升,新时期下大量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推陈出新,现场作业人员面对“四新”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时,原有的技术无法适应新技术发展,一旦遇到赶工期时,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工程留下较多的质量隐患。
        四、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应对措施
        1、精心编制施工现场实施方案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规模不断扩大,施工现场管理需要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保证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合同签订后,施工企业组建施工经验丰富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班子,结合合同、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勘察报告和现场实地探查调研资料,项目经理指导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技术方案,对施工进度、现场材料、机械设备、劳动力进退场时间作出合理安排,选择的施工技术工艺既要考虑到工程成本控制又要保持工期按期完成,确保工程质量,为加强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适当考虑引用施工新工艺、新材料,投入的劳动力和技术人员要控制好人力资源成本并注重加大质量技术培训,确保施工技术方案有效应用并保障现场施工质量。
        2、注重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原则,落实严格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现场管理中安全责任制度直接落实到个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班子人员、专职安全员、劳务班组长为小组作为日常安全管理成员,在日常安全检查、季节性检查、专项检查中针对性对现场的安全施工操作、防护装备、机械设备、重大危险源、消防等进行安全检查管理工作。针对入场劳务工进行规范的三级安全教育,作业人员必须配备足够合格安全防护装备,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实施消防应急演练,施工企业必须保证安全文明施工资金的有效落实,采购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消防装备,编制安全设施分布图,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安全作业实施动态监测,并实行科学的安全评价。
       
        图1 现场自动洗车池
        3、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施工企业针对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以全面质量保证体系为基础,通过实施现场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作为质量保证措施,实施严格规范的现场质量检查制度,持续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质量规范操作技能,对现场质量控制点进行多方检验,建立快速的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如在进行浇灌混凝土工程过程中,模板的拼接固定严密防止漏浆,钢筋要绑扎要紧密防止浇筑时移位,柱与梁结合部位钢筋加大密度,泛水部分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上人屋面地坪有防空鼓开裂措施,金属线管有保护接地措施。项目部的质量部门对现场质量进行标准动态管理,加大对工程质量标准的控制,做好现场质量的事前、事前、事后全过程管理,对检查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立即指定专人负责处理,抓好工程质量检验制度的落实。质量部门加大对现场班组长的质量管理意识灌输,持续提升班组长现场人员对工程质量规范、标准的熟练掌握程度,建立以项目质量样板制直接指导现场人员实施样板操作,全方位做好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4、注重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施工之前做好采购计划,加强做好工程材料进场工作,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材料进场时间,进场后依据材料的种类、特性分类存放,易燃易爆的原材料不能混放,库房配置足够的消防灭火设施。按照工程进度计划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委托专业机构实施维护保养工作,对施工塔吊、起重机械、垂直运输电梯等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经专业培训持特种工证上岗,定期实施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备查。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使用的机械安全装置符合要求,如木工使用的切割机要有安全防护罩等。对施工现场的办公、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给排水管线、机械使用合理安排,做好现场降尘、绿化、建筑固体废物处理,如设置水雾炮机安装在易产生扬尘位置进行降尘处理,安装扬尘监测仪器,现场出土车辆设置自动洗车池(图1),泥浆专用收集处理等,对重大危险源建立档案,设立专人负责管理,对安全网易破损防护设施及时更换,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做好绿色植物种植,对施工现场设置的围墙、大门口进行企业形象广告宣传和外观美化工作等。
        5、提升现场施工人员技术素养
        当前,我国新阶段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规模、复杂程度不断增加,
        在劳务人员比较多、工艺比较复杂的施工现场中保证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有效实施,除了要加大对现场人力资源的资金投入,增加建筑工程人才的对企业的吸引力,需要不断持续提升现场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现场操作员工的质量控制技能、安全防范意识。施工企业通过委托专业化的教育机构加强技能培训、临时现场技能培训班、专业技能考试竞争上岗等多种培训形式,持续不断为施工企业现场管理、施工提供合格的现代技能人才。
        五、结语
        当前,我国的建筑业面临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施工企业也要顺应时势,施工管理中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工程管理水平的优劣与施工企业长远发展密切相关,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直接影响到现场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程项目财产安全,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施工企业在保证质量及施工进度完成施工任务前提下,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工程质量,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安全管理贯穿于施工过程每一个阶段,全面提升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施工企业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温海涛.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河南建材.2019(12).
        [2]张浩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10).
        [3]常鑫 新时期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发展路径探索[J].四川水泥.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