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金军飞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金军飞
[导读] 摘要:目前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中,在施工质量方面具有多项要求,施工人员要注重提高施工技术整体安全性、稳定性,依照项目建设要求设计对应的施工方案,全面提高项目施工建设综合效益。
        杭州景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  311400
        摘要:目前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中,在施工质量方面具有多项要求,施工人员要注重提高施工技术整体安全性、稳定性,依照项目建设要求设计对应的施工方案,全面提高项目施工建设综合效益。本文基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研究
        引言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一个复杂烦琐的过程,但是该技术的运用,能够高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很好地促进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施工工艺,其不仅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坚实的支撑和防护屏障,还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内容概述
        现阶段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安全全面提升,促使工程项目稳定建设,在施工阶段会规范化选取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通过此项技术应用对施工环境以及基坑侧壁进行保护,在正常现状下,深基坑支护具有良好的挡土作用,能对深基坑后续施工中存有的变形、位移、坍塌问题进行控制。在施工阶段选取针对性排水操作,促使项目建设稳定进行。
        2选择支护结构体系的要点
        第一,黏性土。如果是黏性土,土质的颗粒较小,且土质的强度会根据含水量的实际情况而变化。正常情况下,如果地下水位较深,通常不需要进行防水处理。如果地下较为狭窄,则可以利用排桩的支护方法。如果场地较为开阔,可以采用悬臂式的方法。第二,软土。这种土质自身的渗透性较小,容易变形,在施工时需要格外注意。如果施工场地较为狭窄,就需要采用控制地面位置的支护结构,并及时做好相应的防水处理。如果地形开阔,可以利用分台阶放坡的方法,在其下边利用悬臂式的支护结构。
        3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特征
        外在的环境因素对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区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人口密度、水文条件以及交通条件的因素,因此,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递增主要包括:为了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合理地控制土地利用率,而对基坑深度的增加;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对地基的基础荷载力有了更高的需求,为此而增加基坑的深度。深基坑支护技术拥有很长的施工周期,而且容易受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该技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除此之外,一些建筑企业没有办法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投入相应的成本,没有安全性能高的施工设备,这也大大增加了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深基坑支护技术之所以会被各个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这让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4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4.1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测量安放支护桩的位置,施工人员采用仪器对设计的坐标进行测量,测试结果符合导线闭合测试结果那么就可以确定支护桩的位置,然后安装支护桩。按照设计要求桩基的位置一般要向外面放出10cm,并且护筒的内径要超出支护桩直径0.3m。在进行钻孔操作前,要把一定比例的粘土注入钻孔内,选取水泥砂浆的比重为1.3,在钻头比护筒低大约3m左右的时候增加冲程开始钻孔操作,钻孔过程要保证连续,并对水泥浆比重进行合理的调整。进行清孔作业,因为在钻孔的过程中很多钻渣会残留在钻孔侧壁或者钻孔的底部,这样很容易影响混凝土灌注作业,所以在第一滴清孔操作之后要保证钻孔底部泥浆密度小于1.2g/cm2,粘度小于25%。

安装钢筋笼,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焊接钢筋笼的结构,并对保护支架进行科学的设计,然后用起吊机把钢筋笼吊入桩孔内,如果钢筋笼长于5m,那么要加强对吊点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进行第二次的清孔操作,因为吊放钢筋笼的过程中,孔底部可能会有残渣,所以在吊放完钢筋笼之后要对孔底部的残渣进行检测,如果残渣厚度大于1cm,那么就要进行第二次的清孔,第二次清孔作业时通过导管,把水泥浆注入到孔底部,这样可以用水泥浆把残渣置换出来,一直到厚度小于0.5cm之后完成清孔作业。混凝土灌注作业,在桩孔的中心位置吊放导管,保证导管底部和桩孔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在0.4cm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导管和桩孔之间不会出现卡挂的清孔,然后让导管在混凝土下面浸入5cm,这样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了。
        4.2非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对于土层锚杆施工来说,应先利用施工机械在土层中钻出合适位置,然后向其中灌入一定的水泥浆。如果一次灌入不符合实际需求,可以利用钢绞线继续向其中补充。当水泥浆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可以先将锚杆固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来操作锚杆,在预先已经设计好的位置固定锚杆,调整锚杆的高度、角度等。在保证相应参数准确的基础上,再进行钻孔。如果在钻孔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停止工作,明确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解决问题后,再重新进行钻孔。在钻到相应位置后,就可以去除钻机和钻杆,然后对锚索进行检查。
        4.3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支护中主要是加固土体、加固混凝土面层、加固土钉。施工中要对土钉与土体之间存有的互相牵制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土钉对土质内部应力以及弯矩合理限制,促使土体地质环境变形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其施工便捷性较高,能在粘性土质区域进行应用,促使后续高层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维护。在施工中技术人员要提前实施应用土钉拉拔试验操作,对钻孔深度合理判定。之后采取钻孔与注浆施工,在注浆中对水灰比合理控制,促使泥浆凝结之后与土体融为一体,能有效提升深基坑结构稳定的支撑作用。
        4.4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的应用
        在一些软土或者是地下水位比较高的砂土施工环境中,施工人员可以高效运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并且需要借助钢筋混凝土连续墙施工技术辅助,只有这样才能够强化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这种技术需要模拟建筑主体结构侧墙,借助逆作法达成对整个建筑物的支护保障,主要施工流程如下:其一是施工人员需要把墙体嵌入到深层软土中,让墙体充当建筑物的支撑屏障;其二是在地下建筑结构中插入连续墙体,以此保障建筑物防渗性,强化施工效果。
        结束语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逐步增加,并且施工技术也随之创新和优化,但是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者不够重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引用,导致在一些相对复杂的施工环境中,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把控不足,不能发挥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最优价值,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效果与施工安全。因此,施工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环境,借助当下最为先进的施工管理模式,强化深基坑技术的使用效果,为我国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前提保障,并有效强化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施招宏.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27):68.
        [2]刘改文.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中国标准化,2019(18):15-17.
        [3]周基红.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8):159-160.
        [4]陆倩.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6):193-194.
        [5]董黎明.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5):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