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雷振洲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雷振洲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种城市建设项目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身份证号码:45212619900920XXXX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种城市建设项目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一些城市的环境由于人口过量增加和气候问题的原因逐渐恶化,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对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有关人员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概念,通过将海绵城市概念应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提高城市应对强降雨的能力。城市滨水区域有着巨大的空间优势,对解决城市公共空间匿乏,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我们从海绵城市的概念入手,分析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对有关人员有一定帮助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用
        我国现代化城市的面积和数量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增加,城市中的可用绿化面积受到房产和人口增加的影响不断缩小,很多城市逐渐丧失了对雨水的调蓄和排放功能,一旦出现强降雨天气,极易引发城市内涝,现代化的城市将变为一座水城,还会导致破坏性的水资源污染。海绵城市的概念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海绵城市概念应用到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规划中去,从而使城市有一种类似海绵般的柔韧性和适应性,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能够发挥作用,还可以限制流入到江河湖泊中的水量,使现代化城市中的滨水景观有一定稳定性,保证使用和运行安全。
        1 海绵城市的含义和概念
        海绵能够吸附大量的水分储存在其中,需要用水的时候可以将水从中挤压出来,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海绵的这一特点。在强降雨天气时,城市对降雨进行吸收,贮存大量雨水,将污水进行净化,在用水时将积水释放。我国城市中建筑、广场空间面积不断变大,绿化面积得不到扩展甚至有减少情况,城市的蓄水能力不断降低,需要海绵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进行应用。
        海绵城市概念首先在水生态上注重建设一条生态绿色轴线,打造一条生态廊道,建设多个生态节点,实现水流径流的有效把控[1]。
        在水环境上重视对于径流源头的削减,通过利用滨河绿地以及湿地对末端进行处理。
        在水资源上把湖泊湿地中的雨水调蓄系统结合,将天空降雨、再生水源进行联合调备。
        在水文化上要构建具有水乡特色的水文化体系,将对于水文化载体的建设工程。
        在水安全方面尽可能减少峰值时的流量,保证水安全,提高降雨的管道标准和规范,修建调蓄设施及装置[2]。
        2 滨水景观的含义和特点
        滨水指的是湖泊、江河等靠近水源的陆地边缘。水源孕育了一个城市也造就了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世界上有很多城市由于一条名河而被广为人知。城市中的滨水区时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一个关键部分,有着自身自然地形和人工景观的双重塑造特点,对于现代化城市有着特别的意义和重要性。建造滨水城市景观就是要将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将人工景致的塑造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协调结合,增强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的亲密性,突出环境的调节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城市格局。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一个对滨水区域的利用过渡到深层开发改造的转型时期[3]。
        3 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降雨储存中的应用
        设计城市滨水景观有一个关键措施就是在绿化地带建设人工湿地和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可建立在水平高度差较为明显的地形,常见的就是坡度之下,在有降雨天气时,雨水能够从高地势部分流通到低地势的雨水花园中,使植被资源对这些水分充分利用,从而减少灌溉所需用水,将水资源最大化利用。在设计雨水花园时可以多种植湿生植物,植物本身能够吸收一部分水分,储存一部分水分,最后还能够渗入地下一部分水分,在排水系统正常运作时,雨水就能够得到储存和吸收。人工湿地一般都是一些小池塘,能够在炎热的天气条件下,将水分自主蒸发,降低外界温度,具有一定的小气候调节功能。进行滨水景观设计的负责人员要对不同城市的滨水景观规划进行了解和掌握,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情况制定建造人工湿地的计划,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有针对性的在降雨系统中应用海绵概念[4]。
        3.2 海绵城市概念应用于滨水广场景观设计中
        广场景观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城市景观之一,针对这些广场景观的设计,大多数都是用硬质材料来对广场地面进行铺设,虽然对人们生活环境有一定改善,但是却导致了景观系统的降雨渗透功能无法发挥作用,根据海绵城市的概念,在进行广场景观的设计时,要尽量选择渗透性较好、有强力吸水能力的材料进行广场地面铺设,将广场景观区域的降水渗透能力发挥到最大,也就是建立“海绵广场”[5]。
        3.3 海绵城市概念在生态廊道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廊道的作用是针对滨水区域内的不同生态景观进行隔离和关联。在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种类繁多的配套装置,这些设施要和使用环境周围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从而将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并且将景观建设的成本尽量缩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将施工工程量进行降低,提高滨水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生态廊道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的概念,能够将雨水设施细分为带状防护绿地、蓄水坑塘、季节性湿地、小型沟渠雨水坑塘等多个区域,能够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差异化管理,保证每个区域的降雨储存和利用能力得到保障[6]。还能够有效阻拦径流,将降雨的综合利用率进行提高,从而解决现代城市普遍的滨水区域雨水管网以及外围河道排水压力过大的情况。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文条件是生命和文化源泉,城市的滨水景观由水而生,但绝不能“因水而亡”。海绵城市能够将现代城市生态环境中的存在的诸多水资源问题进行解决,城市滨水景观也是改善城市生态体系的一个关键措施,这两者要有机结合,在理论指导的前提下进行实践,从而全面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方.The Application of Sponge City Concept In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9):11-12.
        [2]宋琳琳.探析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19, 000(009):P.105-105.
        [3]沈灵之. Application of Sponge City Concept in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8, 000(035):134-135.
        [4]袁磊.基于弹性思维视角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2016.
        [5]徐创新.基于数字模型下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刍议——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三桥片区城市设计为例[C]//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0.
        [6]尹聪.The Application of Sponge City Concept in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概念的应用[J].冶金丛刊,2019, 004(011):213-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