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曾富娟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4期   作者:曾富娟
[导读] 小学教育阶段是形成个人良好的心理基础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的心理状态可以影响着一个人日后面对挫折的态度、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影响个人的发展。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形成个人良好的心理基础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的心理状态可以影响着一个人日后面对挫折的态度、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影响个人的发展。因此,在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培养时,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于基本技能的掌握,更应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接着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教育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讲,小学阶段培养的心理状态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日后面对挫折的态度、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影响个人的成长。每一个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心理困惑。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它,保持健康和谐的心理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之一,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给予小学生积极正确的心理体验与训练,尤其应注重培育理性平和的阳光心态和健全人格。
一、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小学阶段是形成个人基本能力的关键阶段,也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关键阶段。目前,据调查,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部分教师对于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模式、应用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不够。大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参加班主任工作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培训,导致部分班主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有可能会出现本该对学生进行关怀时,忽略了学生的心态的情况,或者错过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最佳时机的情况出现,进而对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带来阻碍[1]。
再者,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规范的、科学的方法。教育是关乎到祖国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由于其年龄阶段的特殊性,更应该着重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据调查,对小学生进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时,部分老师并没有科学的方式方法,更没有内化成自身独特的教学方式。这很有可能或出现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不考虑学学生的性格特点等实际情况的“拍脑袋”式决策,以及对待所有学生采用同一种方法的“一刀切”的行为,进而不能达到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的目的。
二、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现代教育理念,它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在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渗透心理学教育信念和态度。班主任在授课过程以及小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心理教育,是以学校为载体的,具有范围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具体来说,首先以学校为依托的渗透式心理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对特定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具有方法更科学,适用范围更广的特点。其次,以学校课程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更明显的目的性。

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合理的面对工作生活的态度,拥有良好的对抗生活中的挫折的能力,进而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最后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也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部分基础,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在小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也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好[2]。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校的课堂为载体,通过课程讲授以及学校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指向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范围更广,指向性更强的特点,可以帮护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针对上文所述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对于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首先,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充分遵循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发挥科技力量,确保教学效率。对于小学生的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都立竿见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每个学生的禀赋迥异、个人发展状况不同,小学班主任在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时工作艰巨而复杂,既要取得良好效果,又不能操之过急,期待一夜之间解决所有心理健康问题。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地设立教育目标,安排教育任务,科学合理地把握工作节奏、进度[3]。
其次,要明确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教育学范畴,那样将会过度强调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上。我们也不能简单的把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心理学范畴,因为那样将过度强调其心理学基础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要求我们以教育学的视角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开展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吸纳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最后,要积极探索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进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途经。例如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疏导。在班会上讲述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积极乐观的人物故事以及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生活中形成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树立榜样的力量,体会国学、心理学的魅力。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指导,用学生更能理解的方式与学生沟通,通过与学生做知心朋友的方式达到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性格形成、挫折应对方式以及日后的生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接着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改进和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出部分建议。

参考文献:
[1]唐彩霞.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弱势群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20(07):125-126.
[2]王志成.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为例[J].学周刊,2020(06):102.
[3]王永德.班主任工作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教育观察,2019,8(41):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