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陈莉萍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4期   作者: 陈莉萍
[导读] 本篇文章主要以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内容,展开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摘要: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不仅要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要保证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证在小学阶段这个关键的成长时期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本篇文章主要以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内容,展开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心理健康;渗透式教学
        引言:所谓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就是以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展开心理教育,这一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衍生出来的。并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加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弥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紧缺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能够加强班主任的实践经验,提升班主任的综合实力。
        一、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    家庭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现如今的孩子们除了必须在学校完成课业后,课外班也是紧紧相连,这些都是源自于父母对孩子的高期盼,家长们也是第一次做家长,并没有过多的实战经验,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有些家长又过于严厉。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发展的关注度不能维持平衡,不当的行为都会使孩子们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    学校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一大场所,所进行活动的时间与家庭不相上下。学校的存在不仅能够提供学生们玩耍娱乐与学习的场地,有时也会给学生们带来一定的烦恼。学校的教育要求孩子们遵守规则,整齐划一,虽然便于管理,但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孩子们个性的发展,将孩子们的思维固定在一个框中。
        3、    社会的影响
        学生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与社会上向孩子们传达的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方面也是导致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方面原因。家庭、学校、社会不能够形成统一,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妨碍了学生的成长。
        二、进行渗透式心理教育时班主任应当如何做
        首先,班主任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约束现代化的小学生们,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应当用爱去感化他们,用自身的魅力去影响他们。其次,班主任教师要想进行心理教育一定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的生理与心里的发展,根据大方向运用正确的放大进行渗透式心理教育。除此之外,班主任应当不断地发现学习中可利用的教育点,学会将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将其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例如,在具体的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将对学生在道德思想方面具有教学意义的科目统一整合,其中可以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帮助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最终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    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心理的健康离不开环境的健康。对于学校课堂来说,课堂氛围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率,同时也影响着孩子们心理的发展。在营造良好班级氛围时只要遵守这几方面就能够使孩子们在快乐的海洋里畅游,那就是应当时刻谨记“尊重、关爱、民主”,教师对待学生应当一视同仁,让他们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体会到学习的快感。对于那些能够帮助提升班级氛围的工具应当加以利用。例如,班级的板报就是一个能够传递积极能量的好途径,教师也可以举办班级板报大赛,以小组为单位每周轮流进行板报的制作,由学生们投票选出最喜爱的板报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还能够提升班级氛围,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2、    竞争意识的培养
        竞争意识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利用竞争不断地成长与发展,有时甚至还能够克服许多人格上的缺陷,实现对自我的挑战。在渗透式心理教育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注意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在新生入学的最初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们了解何为竞争,这一机会就是班干部的竞选。作为班主任是组织班干部竞选的负责人,老师可以在竞选之前利用班会时间进行动员大会,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并向他们传递何为班干部,班干部的作用,随后再让其在课后时间准备竞聘演讲稿,通过这件事教师不能够了解班级中哪些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表达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3、    克服自卑心理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存在一些自卑心理,每个人自卑的点也有所不同。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对于自我的认识基本来自于外界的反馈,比较看重周围人的评价与看法,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一些正面的评价,又没有人教导他们如何去消化这些负面的话语,就会很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作为班主任一旦发现学生出现自卑心理,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学生出现自卑心理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结束语:总而言之,再教育中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同时班主任要想顺利的管理班级,进行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使学生们都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帮助他们成长,对于班级管理只有益处而无害处。班主任教师所做的工作本身就要比科任教师繁琐很多,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与科任教师共同合作还要与家长合作,一起肩负起培养新时代学生的重任,用最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
        参考文献:
        [1]赵克勤.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9(32):175.
        [2]党万堂.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教书育人,2019(19):32.
        [3]鲁永滨.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9(04):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