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话语有感染力的教师——浅析中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4期   作者:何文琳
[导读] 作为“祖国未来”的“辛勤园丁”,教师不仅仅能够传授知识,更能够通过自身言语行为等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摘要:作为“祖国未来”的“辛勤园丁”,教师不仅仅能够传授知识,更能够通过自身言语行为等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普通话教学不仅为自身的发展带来有利影响,更能够通过教学活动等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进而缩小与其他地区的语言障碍,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但是,受地区等因素影响,一些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并不高或着没有使用普通话教学的意识,尤其有着自己的方言且位置偏远的地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针对部分地区中学教师普通话水平较差的情况,研究提升高中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的策略,通过“三步走”全面提高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使教师到普通话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中学教师;普通话;感染力
        作为国家规定的官方标准语言,普通话通俗易懂,便于学习与交流。这些优势使得普通话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交流媒介。然而,受地域等因素影响,在某些学校和地区,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并不高。本篇研究提升高中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现阶段教师普通话水平        受地区,民族等因素影响,教师普通话水平并不一致。中东部地区教师普通话水平普遍高于偏远地区教师,汉族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普遍高于少数民族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此外,在某些少数民族,如藏族,维吾尔族等,因有自己的民族方言,日常生活中较少用普通话沟通,甚至造成了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和语言使用能力不足的现状。《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了“加快民族地区和农村普通话普及”的基本要求。作为素质教育的“园丁”,“祖国未来”的重要引领者,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学生普通话学习的一大关键,也是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要通过一些措施,培养教师普通话的使用意识,,提升高中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       
二.“三步走”提升中学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
1.培养教师使用普通话的意识        大多数地区的教师选择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活动。但是,在部分地区(如少数民族聚居区或者南方方言使用较多的地区),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的意识并不强。选择使用民族语言或是当地方言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师占比较大。因此,培养教师使用普通话的意识是首要任务。作为官方标准语言,普通话在日常交流中起重大作用。中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普通话消除了不同地区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教师需意识到,普通话教学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益于学术沟通交流,更能够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学生以后“走出去,看一看”奠定语言基础。

当地政府也可以通过电视台,本地报刊,广播等方式,宣传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增强教师对普通话教学的重视,培养教师使用普通话的意识。
2.保证普通话资源的可接近性        教师培养使用普通话意识后的一大难题是:普通话语言能力不足的教师,没有足够的资源渠道学习普通话。尤其是像少数民族聚居第或者南方偏远山区,受交通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地区触手可及的普通话资源,在这里极度缺乏。因此,可以采取一些帮助措施,让地区内能够较熟练使用普通话的人,帮助教师学习普通话。教师也可以通过购买拼音书籍,观看网上普通话教学资源等,学习普通话。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帮扶。因此,政府要积极调整政策,改善学校教学环境,采购关于普通话普及的书籍等,支持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也可以通过向社会寻求帮助,接受爱心书籍捐赠和书籍购买渠道提供等,确保教师普通话资源的可接近性,进一步挺高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多使用普通话        在拥有自己方言的地区,大部分教师会对普通话使用感到不自然。教师普通话的使用对学生和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因此,首先,在主要使用方言教学和流利使用普通话教学,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正面的心态,牢记普通话教学的意义。其次,熟能生巧,学校可以举办师生朗诵,座谈会,故事会等需要“说出口”的活动,增加及教师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这些活动还让同学有更多的机会使用普通话,并且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益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发展。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普通话对教师教学的重要性,减少群众对使用普通话交流的不自然度,鼓励更多的人更多使用普通话。教师多使用普通话,对普通话的熟练度更高,也就能够更加自如的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提高教学水平。

三.提升中学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的意义

作为国家标准用语,普通话的广泛使用缩小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障碍。采用普通话教学不仅能够让教师提升自身的沟通交流能力,也使其在与其他地区教师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之时,更能较好地吸收别人的有益观点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多使用普通话讲课还能营造使用普通话的氛围,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便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而教师和学生又能够通过自身影响身边的人,提升更多人的普通话水平,进一步缩小人与人之前的沟通障碍,有利于提升自我,社会团结,国家繁荣与富强。

四.结语
    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提升不仅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更能够通过影响其他人来造福社会。因此,国家应该重视教师普通话教学水平,从教师自身出发,通过政府帮扶,社会爱心帮助等,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进而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邓天杰.普通话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则玲.论方言与普通话教学.200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