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化建筑事业不仅在规模上有了明显的扩大,并且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就在这种背景下获得了显著发展。绿色建筑是人类基于对生态保护,以及社会和谐发展观念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规划设计与应用模式。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引入绿色建筑思想,并促进现代化工程在节能绿化中的设计和使用,对现代化建筑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1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1 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任务是在降低能耗的前提下确保用户的健康,并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噪声和电磁场辐射等综合环境。尽可能使用低毒或无毒的材料,如无毒或低毒的涂料,硬质装饰的地板,如陶瓷。选择材料时,尽量减少潜在的与健康有关的污染物,如地毯,油漆,密封剂,织物等,妥善安排自然通风,并设置进气口和必要的出风口。改善室内热环境,提高人体舒适度。合理的自然采光,即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也能满足视觉美学的需要,同时实现节能效果。
1.2 节约自然资源原则
在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温度设备的时候,运用先进的设备对太阳能进行充分利用。这些应用不仅能达到房屋安全和保暖的作用,而且能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对生态环境和大气的破坏。另外,在绿色建筑设计当中,可以对建筑所在位置的风向、地理等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自然通风的科学原理设置合理的风冷系统,这样能使建筑可以更加节能环保。
1.3 保护自然环境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地理条件的因素,合适的地理位置能够提供充足的太阳能、水能和风能,这样建筑物中的暖气设备和电力装置都可以利用这些大自然提供的可再生能源来驱动。减少对空调的利用还可以减少对大气层的破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2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要点分析
2.1 屋顶节能设计
由于屋顶受到的是阳光的直接照射,建筑物的屋顶表层温度要大大高于其余围护结构,其耗热量大约占整层建筑热量消耗的7 ~ 8成。有实践数据表明,夏季顶层的房屋,其室内温度要比其余层房间高3℃左右。由此可见,为了形成二次隔热,在设计时可以在屋顶设置隔热层或是直接将设备间设置在屋顶上,以减少屋顶温度的影响。同时,考虑到一些因素,比如倒置式的屋顶比正置式的屋顶更加耐久:非金属的浅色屋面较深色的屋面有更高的反射率,对于能源的消耗更加少,屋顶排水可以采用有组织的排水系统,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如浇花等等,这些都可以节省资源。因此可以在选择屋顶形式时采用倒置式、有蓄水屋、浅色的屋顶。
2.2 绿色建筑的保温设计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的低碳节能,需要进行保温设计,采用保温墙技术进行建筑保温设计,在女儿墙使用抹整体式保温系统,楼顶使用现浇整体式保温系统进行建筑的保温墙设计,保温墙尽量使用天然材料,采用竹材、石块、石灰等天然材料作为基础建筑材料,在保温墙设计中,充分利用光照的热效能,进行建筑保温设计。内保温墙使用抹灰型材料设计,石膏料类的材料防火性能是A级,具有很好的防火性,适合用来作为保温墙,内保温墙的设计网眼:5mm*5mm,4mm*4mm,单位面积的承重为:80g~165g/m2宽度:1000mm~2000mm,保温墙的切口的掘进水平倾角<50度,从而提高建筑保温墙的环保节能效果,采用聚氨酯泡沫作为保温墙的填充物,具有很好的防火能力,在保温墙的填充物固化后,采用涂抹整体式保温隔热方法,进行密封和填缝。
2.3 门窗节能设计
建筑通风、采光性能变优的同时其面积就要相应的增大,这样与外界的交换就会变多,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居住建筑中比较流行的大落地窗和外飘窗,这些对室内的保温和隔热都带来困难。所以建筑门、窗中,特别是户门、阳台门及外窗必须进行合理的节能设计,增加门、窗的密封性,提高门、窗的保温和隔热能力,减少通风次数,合理减少门、窗的面积,降低建筑能耗。
①窗墙比控制。所谓住宅建筑的窗墙比就是指住宅建筑中窗口洞口的面积和住宅建筑立面的单元面积之比,我国相关规范明确规定,南向、东西向、北向的窗墙比分别应小于35%、30%与20%;
②外窗气密性提升。尽量使用密封性能良好、新型的门窗材料,如泡沫塑料密封材料等。墙与门窗框之间的缝隙则可利用松软弹性型材料、密封膏、密闭弹性型材料等进行封闭。扇与框之间可利用回风槽、高低缝、橡塑或泡沫密封条加以密封。扇与扇的密封则包括缝外压条、高低缝、密封条等材料。玻璃与扇间可利用各类弹性压条实现密封;
③门窗保温性能的改善。在满足阳台门、户门的防盗、防火要求后,应将岩棉板或是聚苯乙烯板填充入门空腹部位,使其绝热性能得以增加。建议采用塑料窗或是断桥铝合金窗作为住宅建筑的窗户,防止金属窗的冷桥现象,可设置成三玻璃或是双玻璃,另外还应合理利用镀膜或是中空玻璃。将窗扇缝隙长度尽量缩短,多用大窗扇,使单块玻璃面积得以扩大;
④温度阻尼区域。就是在室外与室内之间设置一道中间层,其作用是阻挡室外冷风的渗透,使外窗、外墙的热耗损得以减少。
2.4 可再生能源利用
(1)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通过利用该类型空调可以使使住宅外的空调外挂箱消失,提高建筑外立面原有的平整。地源是一种通过利用地热资源的高效节能、零污染、低运行成木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包括土壤式、地下水式等多种应用方式。
(2)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人类的主要能源来源,而太阳能发电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太阳能光伏屋顶发电系统以其易于安装、功率稳定、寿命长久等优势而成为当前重要的光伏应用。
2.5 设计立体绿化,提高三维绿量
绿化工作也是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的一个重点,也就是将绿色植物的元素更多的植入到建筑的绿色环境营造中。而设计方案的立体化让绿化面积与环境净化作用都得到了的增加,因此设计人员必须通过设计手段将人、建筑、绿色环境进行良好的组织与融合,促进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日渐紧张,建筑在城市中的建设面积越来越大,因此建筑用地对城市绿化用地面积大量侵占,这种情况不仅仅让城市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城市的气候也因为绿化面积的不断减少而受到影响,越发干燥。因此很多建筑设计人员提出在建筑打造的过程中就加入植被绿化的工作,如屋面绿化,对屋面进行绿化处理,让其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行净化与改善。很多房屋设计中将屋面直接设计成了一个空中花园,如各种耐寒常绿的草坪花卉等,这些植被的利用让很多有害光与多余的热量被吸收,降温降噪,不仅让建筑的能耗大量降低,同时也调节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对于一些公共建筑,设计人员应增加每层公共部分的绿化面积,为了不占用人们活动的场所空间,可以使用立面造型种植绿色植物,不仅起到了造景作用,还让建筑中的人员感受到了自然环境带来的清新感。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能建筑越来越多。绿色建筑强调建筑设计与生态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建筑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是建筑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大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创新力度,加快推广和普及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采用多种绿色生态建筑措施,促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宛.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解析[J].门窗,2015,04:155.
[2]魏小梅.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