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技术进步,在农业之中,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利用,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开始朝着机械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切实的降低了我国劳动力的生产强度。农业机械化想要健康发展,就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笔者结合个人的所学经验,在本文中重点探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具体影响,旨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策略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传统的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集成,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综合技术,现代化自动生产设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基础产生和发展的。随着现代社会的生产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使得农业作业效率与农产品产品质量得到跨越式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探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对我国进一步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特点
1.1功能性强大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的操作系统中,其大规模使用了软件编程技术、信息变换技术、借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测控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机械技术等多种群体技术。正因如此,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具有多项功能,并且在多项技术支持下,其功能可以满足大部分工种的需要。
1.2人工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大规模普及,使得多领域的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控制技术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这给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添加了强大的助力,促使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支持下的机械设备得到了有效升级,促使设备的功能得到了加强。如机械系统的自我诊断、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远程监控等,都是人工智能化的重要产物。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影响
2.1促进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通过使用机电一体化,有效增强了农机设施的采集信息功能,运用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利用这一技术,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农田的信息进行全面掌握,从而详细的了解农作物的具体生长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计划。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功能,比如说自动控制功能。在生产时间的过程之中,自动控制功能的运用,有效的提升了生产的精准度。通过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效的增强了我国农机设施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机电一体化中的有效运用,促进了电子信息敏锐度的提升,工作人员在进行机械操作时,可以更加轻松自在的使用设备,来进行农作物的生产活动。原先操作农机设备的工作人员,可以彻底的解放自己的双手,让农机设施自主的完成农业生产活动。这样既能够提升生产的精准度,也能够减少工作人员操作机器时所造成的失误,保障了农机设施的质量,促进了其工作效率的提升,为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数量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2.2降低农机设备的故障产生率
在使用农机设备的过程之中,如何保障设备的安全问题,是农户们最为看重的问题。一旦设备产生了故障,那么就会使得影响农业生产的进度,降低农业生产的效率。利用机电一体化,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诸多农户们的这一顾虑。机电一体化,可以切实的提高机械设施的使用性能。机电一体化能够自动诊断机械的故障,一旦农机设备产生了问题,那么其就会在第一时间启动报警装置,农户就能够及时的查看故障产生的源头。为了能够增强农机设备的安全度,还可以进一步的完善自动防护功能和监控功能,从而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在进行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之中,零件磨损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机电一体化借助了较为先进的电子元件,提升了农机设施的灵敏度,即便设施产生了问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好防护工作,最大程度上故障所引起的损失。
2.3保障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农业机械设备上,可以促使农业机械设备从传统的操作模式转变为现行的程序控制技术。这不仅优化了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中的人力使用,同时也保证其操作的精确性。同时随着农业机械设备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展现,使得农业机械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结合程序判断操作指令,对于一些微小操作可以进行有效调整,这也使得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得到加强。
2.4便于维护和调试设备
借助机电一体化,能够便于设备的维护和调试。结合不同的生产作业,设置相应的参数,借助程序软件,输入参数,设备就接收指令,就能够进行正确的操作,保障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完成。在作业的过程之中,一旦农机设施产生了故障,利用电子监控功能,就能够进行及时的维护,从而保障年农机设施的健康运营。
3加强电机一体化在现代农业上的应用措施
3.1加强体系建设,加大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项政策部署,积极完善机构补贴、金融贷款、科技攻关等扶持政策。运用政府手段,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提高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保障农机设备所有者、使用者、生产者权益。加强农机安全监管队伍和装备建设,加强机械设备使用人的安全监督管理。
3.2加强工作引导
加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把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切实制定和落实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措施,推进广西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域发展。
4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呈现为两个特点,即结构的完善、使用寿命的提升。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结构研究领域,日本学者处于前列,日本技术人员主要尝试引入循环工作机制,如进行农业灌溉时,往往需要设备持续工作提供水流动力,大型设备工作过程中,有用功的损耗率在10%-15%之间,启动的次数越频繁,有用功的损耗越多。为应对该问题,技术人员尝试设置补充结构,将抽水设备产生的多余能量转化为电能,存储于补偿设备中,该部分能量即可用于照明,也能为设备下一次工作提供动力,可降低有用功损耗3%-6%。机电一体化设备寿命的提升,则着眼于材料更新,德国学者在该项研究中处于前列。德国技术人员谋求应用自愈合能力更强的构件,取代设备中的现有构件,如常用的连接件、紧固件,金属材料能够保证刚度,但材料氧化问题、磨损问题无法解决,以复合材料替代效果更为理想,目前该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主要技术瓶颈在于寻求刚度和自愈合能力的平衡以及制造工艺改善。
结语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新时期,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不可不谓重于泰山,而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农业发展程度,机电一体化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应用不仅仅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新时期,通过实现高科技水平带动农业产业技术,促使其发展增值,应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百贵.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研究.河南农业,2018(29).
[2]石国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分析.南方农机,2019(23):31.
[3]孙和民.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研究.河北农机,2018(2):52.
[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广西通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8:33-34.
[5]王焕琴.探讨如何在农业机械现代化中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文信息,2018,19(6):178-179.
作者简介:陈玉峰(1984.12.12) 江苏如东,江苏美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自动变光焊接面罩开发,呼吸器鲜风系统装置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