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4期   作者:吴琴
[导读]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初中英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人,注重核心素养的贯彻。
        摘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初中英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人,注重核心素养的贯彻。通过以下几大方面,从选择合适的题材入手,促使学生在思考中进行阅读。然后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改善他们的阅读思维,最后要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出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能力。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初中英语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教学、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一、选择合适题材,在思考中阅读
        在现代的初中英语教学大背景下,英语阅读大多与情感元素相结合。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情感思维”。并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选择合适他们的阅读题材,使其对英语文章产生共鸣。一旦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了感情,那么阅读便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学生在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时,需要让自己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融汇交流。所以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体验综合情感的能力时,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使其在阅读中充分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语句之中的情感元素,使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等互联网技术,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礼仪,感受这个单元想要表述出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教师还可以对礼仪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展,比如俄罗斯人在送花表达心意时,会选择1、3、5朵花束;在日本不要拥抱刚认识的人;德国人则不提倡拥抱等,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多元,也有效契合教学的主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并互相探讨一下身边的礼仪。促使学生能够将生活与课堂相联系,在文章的阅读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在与文章阅读时所产生的共鸣中加强学生对知识提取和加工的能力,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思考模式。
二、利用问题引导,改善阅读思维
        培养学生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其掌握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而在这一理念下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问题引导不仅可以有效引出课堂的学习内容,还能够使教师在备课时对抛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索。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后,将课堂围绕着问题展开,让学生更快的理解文章,并在发现文章中的问题后自主加以分析,进而逐步解决。教师要以学生为重,对其进行有效的帮助和引导,重视他们的思维培养,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以此来让学生在不断改善阅读思维的同时,也能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有全新的认识,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剖析,继而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的课文学习中,教师便可以通过几个问题来进行导入:“Why should we save the earth?”,“What was the problem?”,“What caused the problem?”,“How should the problem be solved?”等。在学生进行思考后,可以相互之间沟通交流保护地球的方式,使他们参照课本内容来进行回答,以此来帮助学生尽快的投身于学习氛围中。也可以激发出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使其对课文有着更好的理解。学生在问题的引导和启示下,也会被精彩的课文内容吸引到其中。所以教师一定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人公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思维意识及英语核心素养。
三、构建思维导图,提高阅读能力
        每位学生对于学习都有着各自的经验,所以在面对同一篇阅读时难免会有着不同的感悟。而教师则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原有知识出发,逐渐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英语阅读思维的培养中,学生往往会产生枯燥无聊的情绪,甚至面对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时失去学习兴趣。这个时候教师便需要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整合。通过利用自己的原有知识来加深对于新知识点的正确理解,将其相互之间进行转化。对于初中生来说,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强行灌输新知识更为有效,对于他们之后的英语学习也是有益无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决定着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学习的效果。教师要让他们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达到意识和知识点的统一,在对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延伸出更多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还能够使得他们的思维更加富有逻辑性,在学习中找寻到乐趣,提高阅读水平。
        例如,在学习“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这篇文章时,教师便需要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简单的了解。并在上课时使其自由讨论,让学生回想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过生日时突如其来的礼物;因自己粗心而名次落后的成绩等。然后根据课本内容构建出思维导图,以小组的方式梳理本课知识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思维导图在黑板中构画出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有着更好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本节课的重难点更加直观,还会使学生充满学习的兴趣,为之后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模式下新的发展方向,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品质时,要准确把握自己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对课堂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继而在不断加强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初中英语学习有所增益。
       
        参考文献:
        [1]桑海英,孙先洪. 初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
        [2]桑海英. 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初中英语课例分析[J].聊城大学研究生学刊,2017.3.
        [3]桑海英.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