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音乐教育的辅助或人工智能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4期   作者:文汇
[导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系统在音乐教育教学应用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系统在音乐教育教学应用的地位也逐渐提升。人工智能系统在音乐教育教学的运用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同时对我国音乐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当代人工智能系统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总结人工智能系统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为以后人工智能系统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运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系统                 音乐教育教学                 应用研究       
        一、人工智能系统在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体和智力的发展阶段。学生因为所学的知识有限、生活阅历欠缺、心理素质较低,因此学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中小学时期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发展的特点。国家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中,首先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为核心。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曾经说过:“美育以养成高尚之风,以成国民之道德”。[1]因此,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人工智能系统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应用情况       
        人工智能系统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最早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当时的运用方法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到键盘乐器中,使得这种乐器具有多种乐器的音色也有利于音乐的演奏。因为当时并没有大量的推广运用,因此并没有在音乐教学中产生很大的作用。       
        (一)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乐器的结合运用于音乐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乐器上的运用也得到提升。人工智能化的电子乐器具有传统乐器所没有的优势。首先人工智能化的电子乐器具有大量乐器音色的存储能力,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乐器音色的编排,然后这种乐器就可以根据已经设定好的编程指令演奏出来。其次,这种人工智能的功能使得乐器具有更多演奏形式和音乐编排的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教育教学的趣味性。例如许多电子乐器生产商都大量生产了各种各样的电子钢琴。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钢琴的功能也日益丰富,而且电子钢琴与传统钢琴的差别也在逐渐减少。国家近几年大力推进艺术教育的开展,大量的孩子在小学甚至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了音乐学习,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成为了大部分家长的首选。很多家长考虑到学习的成本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电子钢琴就成为了很好的钢琴替代学习工具。由于电子钢琴具有节省空间、学习成本低,有利于小组授课和更好的音乐品质的特点,在很多中小学校也运用电子钢琴进行教学。       
        (二)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软件结合运用于音乐教育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音乐软件开始更加智能化的发展。現今有大量的音乐通过计算机进行剪辑、合成、制作和播放,并且开始出现直接使用电脑来完成音乐创作的作品。电脑作曲软件的发展使得音乐的创作更加的便利,也减轻了创作者的创作难度。这种智能化音乐软件在教学中同样可以对于音乐教育教学发挥巨大的作用,在音乐教育中运用这种智能化的音乐软件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好的进行音乐上的交流。

       
         (三)人工智能系统与网络教育的结合运用于音乐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网络的发展,网络教学也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像音乐欣赏、作品分析、乐器学习等课程都开始运用人工智能化的乐器、音乐软件进行音乐教学。人工智能化的网络教学方式不仅增加了音乐教育教学的方式,同时让学生更加便捷和轻松的学习和欣赏音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更好的了解音乐知识、音乐元素的功能,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音乐体验。这样做到了在课堂上就可以使学生结合音乐理论进行实践。通过网络,学生获取音乐信息和知识的方式更加的便捷,同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性的学习。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复杂而且具有不完全准确性,使得学生在进行网络化音乐学习的时候接触到错误的信息,或者不能完全的达到教师要求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人工智能网络化音乐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教材的选择,对于音乐学习的网址教师可以上网进行一些筛选。         
三、人工智能系統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前,已经有大量中小学校引入人工智能系统技术进行音乐教育教学。应用的方法主要是三种:一是使用人工智能化的电子乐器进行教学;二是使用人工智能化的音乐软件开展音乐欣赏和音乐分析课程;三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化的网络教育方式。人工智能系统的运用使得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改变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同样能使教师更好的培养中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接受范围也能逐渐扩展。但因为各种原因,人工智能化的音乐教育仍处于初步阶段。       
        (一)教师能力参差不齐       
        人工智能化的音乐教育需要音乐教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新的教学方法。但因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化教学课程开展的力度不同,导致音乐教育具有一些区域性的差距。虽然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着手培养教师的智能化音乐教学能力,但因为培养的成本较高、培养的范围较小,使得很多中小学虽然已经具有先进的人工智能课程的设备,实际的应用却并不充分,没有充分发挥人工智能音乐教育教学的优势。       
        (二)缺乏系统性的设计       
        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技术的种类变化快,因此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人工智能化的音乐教育教学方式,需要改变原本的师资配备、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方式。这些问题需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境况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安排,课程的设计仍然要根据课程的标准来安排,同时结合学校软件和硬件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符合标准的人工智能课程。       
        人工智能化音乐教育虽然给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是由于人工智能仍处于开发阶段,所以仍存在一些不定性的因素。因此人工智能化的音乐教育教学要牢牢抓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心,加快教师的人工智能化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为音乐教育教学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范玲.蔡元培美育思想评述[D].重庆:西南大学,2012年.       
[2]陈怡雨.人工智能及其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7年.       
[3]谷勇.现代音乐教育与现代AI/IT技术[J].音乐探索,2007,(02):104-107.       
[4]艾伦.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定位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0):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