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岳哲锋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   作者:岳哲锋
[导读] 摘要:电力自动控制不仅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并在电气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低压配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电力自动控制不仅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并在电气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低压配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低压配电系统的作用在于有效控制电压质量,目前低压配电系统存在较多的问题,并影响整体运营效率。本文就对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自动控制;低压配电;应用
        中国大多数现代输电系统采用低压配电来提供电力传输,可以满足用户对电力和能源的使用需求,监测整体能源供应情况,并在实施期间建立一个非常全面的自动能源管理系统智能控制低压配电。一旦发生电源故障,就可以有效地检测并修复,并且在电源管理过程中进行自动检查。这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和物力能源,还可以显著降低人们的能源消耗。因此,引入用于管理低压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系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电力自动控制内涵及应用重要性
        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是在电力电子以及电子网络、计算机等等的基础上,实现对电力工程的传输调配等工作的智能化管理。细致来说,具体来讲,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包括有配电管理系统、计算机系统以及变电站和馈线的自动化,实际工作中,在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相关的配电调配管理系统实现进一步的监控工作,保证实现配电管理系统、计算机系统以及变电站和馈线系统的有效配合,保证电力工程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性。实现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是现阶段很多工业生产工作中所离不开的,由于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是通过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来实现的,而在现代生产中很多都离不开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它可以保证对设备实现有效的监控,有效保证工程设备的安全使用,以此生产出更多优质的产品。而在具体工作中,对于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发展要注意做到:保证电力系统的工业化以及信息化两个方面的应用发展,以此保证电力工程的安全可靠,进一步加快电力工程的快速发展。积极应用发展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现有以及过去的技术,创新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例如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中有效的优化了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具体是应用在通信、监控系统中,并且实现对自动化软件的应用。以此及时的监测电力工程系统的结构变化,有关工作人员再结合系统实际实现对电力工程系统的监控、配置。
        2、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作用
        2.1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包含了众多的模块,其中包括多功能电力仪表、通信模块、检测装置、工控机、数字式电力测控设备等。其组成结构则主要包括了分层结构和分布式结构这两种,多功能仪表的各部分和控制系统的连接方式则多采取串口通信的方式,同时各部分会由总线进行统一的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2.2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各部分组成结构的作用分析
        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了众多的组成模块,重点介绍工控机、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多功能电力仪表这3部分的功能。(1)工控机。在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中工控机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对各种电力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实现对系统数据的控制、测量和保存等方面的功能,对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性的管理。除了这一主要功能外,还具有记录打印和画面显示等方面的功能,从而能够实现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监督,及时准确的发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这一装置在低配电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对系统中的电流、功率因数、电压以及频率等各种参数的连续测量,还能够对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开关量进行有效监督,能够在出现超负荷的情况时进行自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及时解决。其除了具有上述的功能之外,还能够实现控制继电器的出口等功能,从而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而且有助于提升其运行的经济性。(3)多功能电力仪表。多功能仪表的主要作用是准确的测量电力系统的电量和电能等参数,根据其测量的结果,能够促进配电网络的自动化运行。


        3、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3.1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原则
        高效、优化是低压配电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所谓的优化原则就是在低压配电系统相关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的自身结构,合理安排各个相关供电设备,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和供电设备之间重复交叉现象。另外在系统设计时还需要注意一个原则节能,绿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实现节能的目的,更是展现现代高科技的优势,特别是清洁能源和材料的使用,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确保低压配电系统在满足基本的用电需求时还具备备用电量。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系统设计的安全性,还需要注重电线的设计,尤其是电线之间的距离,最大化保证电路线的绝缘强度,保证其安全性。高效设计主要是针对设备,由于设备数量多且比较复杂,那么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中,一定要保证其整个配电系统的负荷平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优化设计和最大化发挥其功能。
        3.2推进电网合理规划
        在使用低压配电系统时,一定要确保电网规划的合理性,尽可能地减少低压分支线路的使用,最大程度地减少线路损耗。合理规划电网线路,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电能供应效率,解决近电远送以及迂回供电的难题;合理地规划设置电网能够极大地减少供电损耗,满足区域内电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主要是保证其运行的平稳性。此时,若能采取有效的自动化电力控制,提高对低压配电系统的远程监控水平,建立系统问题的预测机制,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解决系统内的一切问题故障,便可以实现系统功能的有效提高。
        3.3通信网络架构作用
        使用电力自动控制能在低压配电系统中,有效实现通信网络架构的作用。促使低压配电系统的结构更加完整,同时还需要针对各种问题的管理和解决,建立相应的机制,特别是要做好分层构建模式,从而更好地满足网络架构的基本要求和符合对应的标准,充分发挥低压配电系统的作用。在建立通信网络架构时,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认抽屉式开关柜的优势和使用,使现场总线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满足拓扑不稳定需求,提高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效率。另外还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对各种维护机制和安装操作机制进行优化,使整体联如结构更加完整。
        3.4实现LED电源模块管理作用
        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LED电源的有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为例更好的获取LED,我们就要保证电源模块以及显示屏之间的完整度,切实提高电源模块以及显示屏的显示准确性,以此为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针对电力工程LED电源模块的实际处理工作中,要保证对其实现综合性的处理,以更好的发挥LED电源模块的管理作用,保证系统的高效率运行。
        4、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运营中,从而不仅有效地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的维护,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营,而且可以对电力系统的故障等进行自动化的发现与排除,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系统故障排除与维修的目的,因此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应该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白阳.试析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6:145.
        [2]李冰.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8,21:249.
        [3]王守江.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7,21:61-63.
        [4]刘相扬.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7,09:18.
        [5]沈天杭.关于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