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4期   作者:陈美玲
[导读] 核心素养是一种必备品格,是一种关键能力,是学生发展必不可少的素质。
        摘要:核心素养是一种必备品格,是一种关键能力,是学生发展必不可少的素质。近年来,核心素养教学理念逐步在教育教学中深入渗透,也越来越被各方所重视。本文基于这种认识,主要对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途径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几点有效方法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逻辑思维;探究;实践能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从运用定理、公式推导培养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初中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研究探索了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一、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为了落实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目标,其核心内涵是学生应当具备能够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所必须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一方面包含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涉及到素质教育的内容,即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是基于数学知识体系的思维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数学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思维与能力的综合表现。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具备数学的这种品格和能力,并能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一)运用定理、公式推导培养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正好相反,是指在合理综合思考的基础上,运用的逻辑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判断、抽象概括、综合推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能力,学生处理具体问题也必须具备。数学是研究用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紧密关联,逻辑性比较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高效课堂构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初中学生从已经学习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出发,一步一步、环环相扣的推导出新的数学定理和公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这一课是安排在有理数的加法教学之后的,其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算术运算的基础上。这时学生们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对有关符号问题也有了一定认识。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学,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实质上是数学算术的乘法运算。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转化为数学算术的乘法运算,用乘法运算规则推导出有理数的乘除法规则。运用计算、分类、规划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总结概括、转化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初中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探究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下倡导的一种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自己获取数学知识,并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探究学习能力也成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发展并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而初中数学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他们探究学习的能力。所以,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应创新教学的理念、方法和模式,积极培养初中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从初中数学老师教学方面来说,应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固化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学生充分自由学习的权利,让他们相互合作、交流互动。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有关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应给学生设计具有开放性、启发性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思考、讨论的热情。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合作探究、知识讨论中,为合作学习顺利开展打好基础。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划分小组,如小组人数、成员组成等,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在合作的框架下共同去探索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应把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到一起,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首先,是运用生活问题引入。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引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激活他们求知探索和实践运用的动机。如,在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就可以借助生活中的问题实例,用数量关系引入“一元一次方程”解题,通过设未知数,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式。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创设生活情景。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践价值,可以创设与数学有关的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来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创设生活情景给学生搭建起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桥梁,指导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有关数学的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下数学的必然选择。应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探索和挖掘,在观察、思考、表达、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康永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2):69.
[2]徐庆蓉.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4.
[3]潘金城,蔡雪梅.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策略探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9(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