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主要是确保用户的用电安全。实际上,电气设备接地涉及的是工频系统,电力系统中大部分电子设备属于高频,因此需要对电气设备自身运行要求和电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给予综合考虑。通过对电气设备接地进行分析发现,参考电位并不是常见的工程接地,不可以将所有电气设备统一接地,如果接地不合理将有可能产生安全问题,因此本文将会对电气设备的接地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设备;接地问题;直流设备
一、电气接地技术概述
1.1tn-s系统
tn-s系统指的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电器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零线接地的接零保护系统。在整个电气接地系统应用上看来,tn-s系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地线和三相四线进行有序相加,能够满足相关的工作要求。此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一旦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出现设备的外壳漏电的现象,它能及时将漏电产生的电流转化为短路电流,所以转化为短路故障,进而使得熔断丝熔断断电,避免漏电现象对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安全影响,对系统整体安全来说具有较大的意义。如果电气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对于接地技术没有特殊要求,我们一般采用此系统以保证人员设备的安全。
1.2tn-c-s系统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可按不同的组成方式将tn-c-s接地系统分为两类:tn-c和tn-s两个系统。经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了解到,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采用tn-s系统的话,其中性线与接地线接地之后,就禁止与其他电气进行连接。一般中性线大多不带电,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来说,tn-s系统能有效的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进而有效的保障了工作人员与设备的安全。除此之外,对于特殊设备的接地引线需要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接地电阻。目前技术水平下,我国大多数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多采用tn-c-s系统,而且对其研究投入较多。
二、电气接地技术
2.1tn-s系统
从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系统的整体情况来看,tn-s系统作为一种接零保护系统,在接地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通过PE线与三相四线的有序相加,满足电气接地的综合要求。tn-s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当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设施设备出现外壳漏电的情况,基于tn-s系统可以将漏电电流转换为短路电流,此种状况下形成单相对地短路故障,当熔断丝被熔断时故障设备断电,此时可避免漏电设备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保证系统整体安全。一般情况下,若电子设备对接地技术无特殊要求,电气自动化系统接地一般运用tn-s系统,以促进安全目的的有效实现,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害。
2.2tn-c-s系统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按照组成方式的不同,tn-c-s系统基本可分成两大接地系统,一是tn-c系统,二是tn-s系统。通过研究,电气自动化系统内,tn-s系统在中性线与接地线接地后,不允许再与所有电气进行连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中性线多数不会带电,因此tn-s系统的实际应用,促进设备稳定性能的有效发挥,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使人与物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不但如此,我国还需对特殊设备接地引线进行充分的应用,引出接地体,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准确合适的接地电阻,确保电子设备获得相应的基准位。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我国大部分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对tn-c-s系统的应用更为广泛,并且受到电气行业的高度重视。
三、电气自动化中的接地保护措施的分析
3.1直接接地
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一些智能建筑主要应用电气设备。
通常,通信和自动化设备同时存在,这对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电气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持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应控制自动控制系统中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保持维护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准确性。在防止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接地保护中,电子设备中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应当结合不同的能量需求进行科学转换,并且模拟信号和逻辑信号应该被适当放大,同时应该使用微电流和微电位作为平台。它为信息的输入输出和逻辑动作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确保所有设备在网络环境下安全稳定地运行。与此同时,在采用直接接地方式保护电气自动化系统时,应使用截面绝缘较大的铜导线作为导线。
3.2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指的是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环节,采用以变压器中线为主体的方式,对系统进行合理的接地。此方法基本要素在于接线端子,而其主要是为了屏蔽与防止静电产生,所以在我们进行工作接地的过程中会将接线端子储存在柜中,进而确保工作接地的有效可靠。在我们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工作接地时,接线端子不能与地线相连接,防止接地故障产生。如果我们实际工作面对的是高压系统的话,我们可以采用中性点接地的方法,进而改善接地电压的状态,而且进行工作接地时更容易的去控制零序电压偏移的现象,这能有效的保证电压稳定,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来说,工作接地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3.3防雷接地
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化设备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如电子监控、通信自动化及报警系统等的应用,其对防干扰和防雷击的要求较高,就电子设备自身及布线系统来看,其耐压力等级较低。为保证智能化设备在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应当充分认识到防雷接地的重要性,科学安装防雷接地系统,积极完善防雷结构,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依照智能建筑的特殊要求,依据建筑接地保护的相关要求开展防雷设计安装,运用针带组合对接闪器进行处理,通过屋面金属设备器材与网格的有效连接,降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雷电安全隐患。
四、电气接地保护要点分析
4.1增强细节的管控
在接地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执行。如果施工过程中有任何与设计图不一致或不能满足施工计划的地方,施工人员必须及时与各方沟通。对现场进行优化,并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合理调整。协调完成并通过各方协商后,按照调整后的方案进行施工。未经设计机构许可,不得进行消除未经授权的设计更改。在施工准备阶段,要确保建筑材料的充足性,确保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物料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时,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验收。如果需要进行实验测试,则必须根据实验要求采样。如果发现材料设备不符合设计或规格要求,则必须退出施工。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施工方案和时间表,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就地解决问题,并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因此,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公司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
4.2相关安全防护
在当前我们进行智能建筑建造时,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接地处理,也就是从导电体入手,将电气设备中那些不带电的金属配件当做连接要素,进行接地处理,切忌与地线或者是中性线连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接地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接地保护等措施需要更加精细化,降低安全隐患。
结语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接地保护是智能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一旦电气自动化系统不稳定,当发生接地故障时,社会团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电气保护工作,科学运用电气接地保护技术,消除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隐患,为社会群体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全升.电气接地技术的应用及故障分析[J].江西建材,2017(22):192.
[2]喻文宝.电气技术接地问题若干思考[J].低碳世界,2017(3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