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7)
新疆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三线建设”时期曾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机械制造业基础工艺和产业体系,尤其是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一度形成了在区域乃至全国都有一定优势的机械制造业企业及优势产品,如新疆联合收割机厂“新疆-2”联合收割机、新疆十月拖拉机厂小四轮拖拉机、新疆通用机械厂石油压力容器、新疆汽车厂沙漠车、新疆化工机械厂大中型化工容器及设备、新疆第三机床厂抽油机、新疆水泵厂通用水泵、阿拉沟三线企业及其军转民产品,以及新疆标准件总厂标准紧固件、新疆轴承厂滚动轴承、新疆齿轮厂齿轮、一汽配、二汽配、三汽配等优势企业及其系列基础零部件产品和产成品。同时,这些企业也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及生产能力,如: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涂、冲压、精细加工等机械加工等基础工艺体系。
但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施市场经济以来,受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内地产品冲击和企业转制等因素影响,新疆机械制造业遭受了严重损害,到本世纪前十年,新疆一大批具有一定优势的机械制造业企业纷纷转行、缩并、搬迁,甚至倒闭破产,产业集群严重衰落,技术工人严重流失,完备的基础工艺严重衰落,变得不能连贯,但经过20多年的徘徊和衰落,新疆整个机械制造基础工艺明显处于落后状态,而新疆机械制造业零部件和基础工艺的配套能力已显得十分落后和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硕果仅存的少数零部件生产企业,本地协助环境差,部分生产工艺不得不到内地寻求合作,造成企业生产成本高企,形成了本地零部件生产企业不仅不能支持目前新疆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产品不被本地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所选择的恶性循环状态,急需恢复和加强。
进入“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以来,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意识到机械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的重要性,开始重新大力扶持和引进机械装备制造业企业和项目。
同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新疆能源战略的实施、东部省市援疆工作的开展以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动落实,新疆及周边国家对机械装备产品需求增长旺盛,吸引了内地龙头企业来疆投资,近几年新疆引进了上汽大众、广汽传祺、三一重工、铁建重工、中车、经纬纺织、徐工机械、陕汽、中国重汽、内蒙一机(北方奔驰)、中集汽车、中通客车、中国一拖、郑煤机、鸿达重工、张家港化工机械等一大批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同时,新疆本土也培养起金风科技、新研股份、特变电工、东风汽车等一批机械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期间新疆机械装备制造业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十二五”前三年每年保持30%以上的经济增长。一段时间,新疆机械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催生了对配套零部件和机械制造基础工艺的旺盛需求。
“十三五”以来,按照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新疆机械制造业也出现许多新的变化,一部分重复、落后产能遭到了淘汰,而产品市场前景良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配套零部件及其延伸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带动和培育。
今后,新疆机械制造基础工艺和机械装备配套产业的发展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发挥新疆、尤其是乌鲁木齐市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中国向西开放重要窗口的优势,继续大力引进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形成新疆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规模和优势。
二是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聚集效应,以商招商,定向招商,为龙头企业产业配套预留建设用地,做好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的引进和扶持工作,形成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延伸、加粗产业链,壮大产业,并降低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并进一步形成对相关产业龙头企业的吸引力。
三是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相关部门及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开发区加强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研究,建立配套产业园区,鼓励企业入住和引领建立相关产业园区,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四是各级政府加大机械装备制造业基础工艺和配套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项目用地、税收、奖补给予倾斜,支持和帮助企业人才的招聘、培养,建立企业发展的优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