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依赖上了电力,不管是居民的衣食住行抑或是企业的运营都需要依靠电力,所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支撑,但是,目前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回收面临着一些问题,阻碍了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中电费回收风险提出了一些预防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电费回收;风险
电力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电力企业在运营期间主要靠为广大用户提供电力服务来获取自身效益,完成电力营销的全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电费的收取,关系着整个电力企业能够持续运营。因此,对电费收取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做好风险管控工作,是提高电力企业营销效益的保障。
1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电费回收中的风险隐患分析
1.1电费缴费保障体系不健全
“先用电,后缴费”的传统营销模式是造成电费难以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营销模式形成的决定性原因是电这种特殊商品其具有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电力企业难以在电力营销中实行“先缴费,后用电”的运作模式。另外在“先用电,后缴费”传统营销模式下客户往往会拖欠一些信誉差的电力企业电费,甚至偷逃电费,一旦企业陷入经营危机,资金周转不开,拖欠电费就会成为部分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2不完善的合同签订环节
电力企业在和客户签订用电合同的时候,操作环节不够完善,会导致电费回收存在风险。电力企业针对于不同类型的用电客户没有制定针对性的合同,内容基本是一致的,或者客户合同到期没有进行续约,这些问题均导致电费回收难度增加。此外随着电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几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难免有部分企业破产倒闭,使电费成为呆坏账,影响电费回收。其之前与客户签定的合同,对经营不善的企业监控力不强,导致企业一旦倒闭破产,所欠电费立即形成坏账。
1.3存在缺陷的用电报装环节
电力企业在客户向企业申请用电时,没有对用电客户进行深入的考察,而一些资金短缺、信誉不高、拖欠电费的客户,就会给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增加难度。当然同时也有政府没有审批、规模较大的一些项目,在用电之后没有及时缴费,这也极大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
2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中电费回收风险的管控策略
2.1实行电费担保、客户预购电与分期付款并行制度
客户与供电企业签订抵押合同,并经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客户将自身所拥有的具有处分权的资产抵押给企业,以作为按时缴纳电费的担保;具备良好信誉的第三人为客户向供电企业出具书面承诺书,为客户的用电电费作保证,出现欠费时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基于信息化服务手段,在负责供电区域建立并向客户推广预购电制度,即先交费,再用电,使客户自觉建立起预付费的理念,全面落实高压预购电方式。同时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积极开发或引入针对客户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和综合分析技术,构建抄表、收费、监控“三位一体”模式,实行数据分析和流量监测,及时发现偷漏电及违章用电行为,科学规避电量风险,特别是对于一些月缴费额度较大且电费回收风险较大的客户,根据其实际用电容量、用电时间等与其签订电费担保协议,规定按季或按月预交电费,然后逐月据实结算。对于一些月用电量较大、信用等级较高且一时无力办理电费担保的永久性高压客户,则实行分期付款制度,客户与企业签订电费补充协议,规定每月电费分期付款,以每月两期为宜,情况特殊的客户可酌情增加付款次数,减轻每期应付电费压力。
2.2完善电费回收管理制度
首先,健全管理制度。电费回收遵循的制度主要有《供电营业规则》《合同法》《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奖惩规定》《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品质评价办法(试行)》等,电力企业可根据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根据政策的变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健全电费回收端粒制度,以应对各种电费回收风险状况。
其次,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电费回收责任人。电力企业应规范电费回收体系的考核制度,要求各个供电单位能够妥善处理电费回收风险,将电费回收风险管控能力纳入整体营销体系的考核管理当中,制定明确的奖惩措施,对于一些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管控的单位给予督促、警告等处理,切实提高其对电费回收风险的管控能力。同时落实电费呆坏账责任追究制度,在单位上报电费呆坏账时,应同时上报电费回收责任人的追责情况与考核结果,依据工作规范对责任人的呆坏账进行审核,并列入该工作人员的个人考核绩效中,进行追责。最后,规范电费回收工作。从催收流程起,要组织催收人员定期排查,建立起与客户之间的信赖关系,采用短信、电话等形式将电费催收的信息及时传送到客户端,并为工作人员配备录音电话,规范催收人员的工作行为,同时对客户欠费行为施行停电制度,停电及复电在营销系统中作登记管理,在一个工作周内通知到位。
2.3合理利用征信服务平台,建立黑名单制度
为进一步降低电费回收风险,电力企业应将多次欠费的用电客户列入黑名单,列入黑名单的客户如果要从黑名单中剔除,必须缴纳足够的电费,并向电力企业缴纳部分保证金。同时电力企业可将客户缴纳电费的信息记录纳入相关银行征信系统,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客户的信用信息,对客户科学评级,针对屡次欠费的客户提前预警和强化相关电费征收手段,信用高的客户则强化信息推送或其他增值服务,争取企业与客户的双赢局面。
2.4推行多元化缴费方式
一方面,拓展多元化的缴费网点,电力企业可与商场、电信营业厅等实体网点建立合作关系,让客户可以在建立合作关系的网点缴纳电费,提高客户现场缴纳电费效率。另一方面,拓宽移动客户端的缴费渠道,开通掌上电力、手机支付宝微信客户端、电e宝、电力公众号等电子化服务渠道,构建全网在线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电量查询、电费缴纳、用电报装申请等服务,同强化对网上在线服务和相关业务流程的保密防护,以免泄露客户信息,对客户造成损害,及对企业自身信誉造成不利影响。
2.5建立电费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对电费风险预警职责进行细化,负责计量的部门应每天向电费管理中心提供远抄终端技控系统运行当天客户的表码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及连续性;电费管理中心则每天对客户当天的实时应收电费进行测算,并与营销系统实时所购电费进行比较,将欠费数据发送至电费专责部门。其次明确实施对象,对远抄、负控的大众客户;当月新增欠费的客户;产业机构调整影响大,可能造成欠费的客户;信用等级差的客户运行电费风险预警机制。对受到预警的客户,在明确已送达停电催费通知单并采取负控限电等相应措施的情况下,应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收回所欠费用,同时加强催收电费过程的督查。
结语
综上所述,电费作为企业销售收入,是电力营销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电力营销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对电费予以回笼,以此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经济市场因素的影响,致使国内电力营销信用状况相对较差,如拖欠账款、不恪守信用等状况的滋生,是影响电力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而电力企业只有努力做好电费风险管理工作,才能维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琦.电力营销过程中电费回收风险及预防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5):238.
[2]王宏涵,马骥.加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中电费回收风险的管控[J].科技创新导,2017(2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