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周丽雪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4期   作者:周丽雪
[导读]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中都有极好的体现。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中都有极好的体现。另外,思维导图还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梳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教师在教法上也随之转变。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语文教学中,通过画图的方式能有效地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文;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是一种呈放射状的思维表达方式。往往通过一些图形、符号、线条将零散的、复杂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文章的结构,进行文章内容的解析、实现语文知识的归类,进行作文提纲的提炼等,从而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归纳和梳理,进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下面,我就从以下几点来谈一谈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生本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也发生着改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框架和基础能够让学生在启发下进行知识的扩充,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向。这种方式可以贯穿于学生的预习、新课的探究、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等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科学的预习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要注重方法的引导,而科学的预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又能够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前了解课文的基本概况,便于新课的学习。在引导学生科学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指导,为学生的預习指定一定的方向。例如,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实现对课文内容的基本理解,初步弄清文章的脉络,挖掘课文的重要信息。同时,思维导图的指向性还可以体现在对课文生字的预习,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掌握一些重点的词语,对于课文内容则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分段,初步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进一步探究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作顺序以及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通过思维导图的反复训练,学生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根据思维导图的框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同时,如果学生养成了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也能够更加明了地汇报和交流自己的预习所得,这十分有助于开展小组学习,真正实现过程管理。       
        二、利用思维导图来突破重点难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对新知的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会被经常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促进小组成员相互进行知识的探讨、补充、提问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更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依托思维导图,教师引导学生一个个突破导图中的问题,更加体现了过程性和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预习的效果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准确地感知、领会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学生如果单纯地用眼睛进行阅读,很难深入地理解内容。但是,如果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够在清晰的理解课文的同时又能够发现其中更多的知识点,形成质疑点,这样课堂中的互动性就得到了体现。

一旦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就会增加,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例如,在学习《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预习找到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在提纲的引导下进一步了解了“非典”。在进一步的启发下,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说护士长叶欣的工作是“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教师也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达到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效果。       
        三、利用思维导图来实现复习巩固       
        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小学语文复习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关键课文的知识点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实现基本知识的归类整理。思维导图既可以运用到单篇课文的复习中,让学生实现由字到词到段到篇的知识点检测,也可以分单元进行知识盘点。这种知识盘点式的复习方式能够大大节约时间,提高复习的效率,同时,通过思维导图既能够检测学习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进一步细化。在思维导图的影响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就更加科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综合复习中,有助于让学生查缺补漏,快速弥补自己弱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训练。       
        四、利用思维导图体现教学拓展性       
        当前语文教学的知识极为丰富,对学生的要求也日益剧增,生本教育、生活化教育的理念都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体现语文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阅读量,提高自学的能力。而思维导图方式的运用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在思维导图的创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课堂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让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地指导和推荐相应的课外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长期的坚持训练中,学生不仅习得了阅读方法,也能够增加自己的阅读量,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思想。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能够体现出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预习和重难点的突破。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生活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帮助其补充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的阅读量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本文系德化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研究课题《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实践性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HJK1352-28
        参考文献:       
        [1]田兴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学周刊,2018(31):61~62.       
        [2]姜水丽.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刍探[J].成才之路,2018(24):32.       
        [3]牟春燕.基于思维导图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