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疾病防治是蛋鸡养殖中的重要环节,腺胃炎是一类常见的传染疾病,对蛋鸡生长发育、养殖经济效益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蛋鸡腺胃炎的发病特点以及临床症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在高效防治过程中最大化降低腺胃炎发生率,确保蛋鸡正常发育、健康生长的同时持续提升养殖经济利润。
关键词:蛋鸡腺胃炎;发病特点;临床症状;防治;分析
在新形势下,蛋鸡养殖业深化发展的同时各类疾病频繁发生,高效防治各类疾病至关重要。腺胃炎是蛋鸡生长发育中发生的疾病之一,病程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同时还具有传染性,需要全面、深入、细化剖析蛋鸡腺胃炎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在理论探究、实践探索二者结合过程中优化疾病防治各环节,在保证防治质量基础上高效控制腺胃炎发生以及蛋鸡的养殖成本,同步提高蛋鸡养殖的质量以及效益。
一、蛋鸡腺胃炎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
1、蛋鸡腺胃炎的发病特点
蛋鸡腺胃炎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在季节更替的时候,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尤其是秋末冬初,北方地区蛋鸡养殖中这类疾病是很常见的。通常情况下,蛋鸡在30到60日龄发病[1],发病率范围为15%到60%,死亡率范围为10%到50%。不同品种、不同年龄段的蛋鸡都有可能发病,10到90日龄的育雏鸡、育成鸡患上腺胃炎的几率特别高,患病之后,如果继发感染其他各类疾病,会大幅度提高死亡率。这类疾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化,比如,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播,蛋鸡患上腺胃炎之后,同一鸡舍中容易感染的蛋鸡在两天内会出现一系列相关的症状。
2、蛋鸡腺胃炎的剖检病理变化与临床症状
病死鸡剖解后,发现腺胃外部肿大、呈球状。剪开以后,腺胃壁增厚,腺胃乳头水肿、变硬,有明显的凹凸感,在挤压腺胃乳头过程中有黏性液体流出;肌胃黏膜糜烂,肌胃、腺胃二者交界位置出现溃疡。病死鸡的肝脏肿大、发黄,肾脏肿胀的同时沉积一定量的尿酸盐,肠黏膜变黑的同时肠道浆膜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炎症。发病初期,病鸡呼吸道症状明显,比如,发出啰音、频繁咳嗽、张口呼吸。某些病鸡不停甩头,鼻腔、口腔中的黏液不断被甩出,眼睛水肿、不断流泪,随着病鸡数量增加,呼噜声也会日渐明显。发病中期以及后期,病鸡呼吸道症状不如初期明显,病鸡出现新的症状,比如,畏寒、闭眼呆立、羽毛杂乱、双翅下垂,生长发育的速度日渐减慢,甚至停止。与此同时,病鸡采食以及饮水进一步减少,饲料在体内的转化率大幅度降低,无法满足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成分,皮肤苍白的同时日渐消瘦,体型也要小于正常发育的蛋鸡。少数患病蛋鸡还会出现跛行的症状,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最终衰竭而亡。
二、蛋鸡腺胃炎的防治策略
从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两大层面来说,有效预防以及治疗蛋鸡腺胃炎至关重要,下面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探讨、分析了如何防治蛋鸡生长发育中发生的腺胃炎。
1、预防策略
1.1严格控制蛋鸡的饲养密度,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
养殖人员要根据鸡舍大小,严格控制蛋鸡的饲养密度,在源头上避免鸡群应激频繁发生,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及时清理鸡舍中的粪便、尿液、垫草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及时将水槽、食槽等清洗干净,提高鸡舍的洁净程度,控制好鸡舍内部的温度、湿度等。在此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定期对鸡舍、蛋鸡、食槽、水槽等进行消毒,在腺胃炎高发季节,要适当消毒的次数,避免鸡舍中滋生大量病菌,为蛋鸡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源头上控制不同季节腺胃炎的发生。
1.2严把鸡饲料质量关,科学搭配饲料
蛋鸡患上腺胃炎和饲料质量有着直接关系,主要是因为变质的饲料中含有霉菌毒素。在预防疾病中,养殖人员要严把鸡饲料质量关,特别是夏季,饲料霉变的几率特别高,针对饲料类型、特点等,对其进行分类管理,随时检查饲料,防止将霉变的饲料饲喂给蛋鸡。
此外,养殖人员在控制饲料质量基础上还要注重科学搭配饲料,针对不同品种蛋鸡生长情况,结合腺胃炎高发季节、发病特征、临床症状等,准确把握饲料的类型、比重以及饲喂量,均衡搭配精饲料、粗饲料,在科学饲喂的过程中及时补充不同品种蛋鸡各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提高机体抵抗腺胃炎这类疾病的能力。
1.3做好蛋鸡疫苗接种工作
在腺胃炎预防过程中,养殖人员还要做好蛋鸡疫苗接种工作,准确把握疫苗接种要求、程序、时间等,以蛋鸡的日龄为切入点,科学选择疫苗的同时规范化注射。在10到20日龄的时候,养殖人员要以腺胃炎为基点,向每只蛋鸡注射适宜、适量的灭活苗,比如,0.3到0.5毫升的组织灭活苗[2],产蛋前15到20天,还要向每只蛋鸡注射1次组织灭活苗,剂量为0.5毫升,增强蛋鸡生长各阶段抵抗疾病的能力,避免在不同季节频繁感染腺胃炎这类疾病,在控制养殖成本过程中同步提高产蛋率、鸡蛋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2、治疗策略
2.1西药治疗
在发现病鸡之后,养殖人员要及时做好隔离工作,防止鸡舍中健康的蛋鸡患上腺胃炎,尽可能减少病鸡数量。养殖人员要从不同角度入手仔细观察病鸡,综合把握发病的特点以及呈现的主要症状,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源头上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将西咪替丁混入鸡饲料,用量为0.5千克鸡饲料中混入1片,均匀搅拌的同时饲喂给病鸡,有效抑制病鸡体内分泌的胃酸,修复因疾病受损的肠黏膜。针对病鸡具体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养殖人员还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复合维生素B、脱霉剂、黄芪多糖[3],提高病鸡的采食量以及机体抵抗腺胃炎这类传染疾病的能力,将阿莫西林加入饮水,让病鸡接连饮用4天,有效治疗腺胃炎的同时防止病鸡出现继发感染,在源头上最大化降低病鸡的死亡率。就这种治疗方案来说,连续治疗3天之后,蛋鸡病情减轻的同时产蛋率也有所提升。
2.2中药治疗
养殖人员也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在中西治疗结合过程中从根本上降低病鸡的死亡率。养殖人员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以发病特征、主要症状为导向,对病鸡进行有效中药治疗。方法一:枇杷叶:100克,大青叶:90克,甘草:80克,麻黄:75克,车前草:75克,苏叶:60克,金钱草:20克,在粉碎的基础上均匀混合,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30分钟,再在汤剂中加入20到25千克的冷水,让病鸡连续饮用5到7天[4]。为了进一步提高腺胃炎的治疗效果,养殖人员可以将50克的盐酸吗啉胍原粉加入25千克的饲料,也可以加到50千克的饮水中。方法二:三丫苦、穿心莲分别500克,黄葵、蜂窝草分别600克,将其切碎之后,加入20千克清水,进行煎煮。药汁煮沸之后,还要再煎煮20分钟,按照1:4的比例[5],用冷水稀释取出的药汁,每天早上,让病鸡自由饮用,3天为1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这是1000只病鸡的药量,在腺胃炎这类疾病治疗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根据病鸡的数量以及呈现的主要症状,控制好各类中药草的用量,在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二者相互作用基础上确保病鸡尽快痊愈。
三、结语
总而言之,蛋鸡腺胃炎防治的现实意义不可忽视,要在养殖实践过程中多角度、多层次了解发病特点以及临床症状,探寻可行的方法、手段、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最大化提高腺胃炎防治效果,在预防、治疗深度衔接过程中将腺胃炎发生率最小化的同时提高养殖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推动地区蛋鸡养殖业以及经济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森,俞磊,赵彦青.鸡腺胃炎发病原因及诊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2):132-133.
[2]孔倩倩,郭良慧,朱育玮,李洋.浅谈当前鸡腺胃炎病因学研究概况[J].家禽科学,2019(12):47-51.
[3]李明云.蛋鸡病毒性感染诱发腺胃炎诊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08):123-124.
[4]张百东,张勇,齐树河,王红,解东霞,王开荣,张丽华,徐洪喜,张昌奎.两例鸡腺胃炎的诊治体会[J].山东畜牧兽医,2018,39(06):99-100.
[5]田志刚.鸡腺胃炎及综合防控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10):151-151.
作者简介:马晋琛(1969—6—)男,回族,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人,大专学历,附城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兽医师,研究方向:家禽饲养管理与禽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