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1)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作为工程难度大、施工步骤繁琐的一项电力系统工程,也是远程电力传输的保障,因此其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但就目前我国高压线路的施工技术而言,依然存在许多实践中的问题,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加强对高压线路的施工技术的研究,对提高施工质量维护电力系统正常可靠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一、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一般过程
1.1基础施工
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时,通常会采取架空线路,其基础施工是将杆塔埋入地下。在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包含土石方开挖和爆破以及桩基基础的施工、浇筑混凝土环节。在实际进行基础施工时,不仅需要保障施工的准确性,还需要保障基础成品的稳固性,进而使整体的施工可有序进行,并保障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同时还应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分析考虑,保障施工方法的合理性、适用性,对实际工程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使施工的质量切实得到保障。
1.2杆塔施工
在架设高压输电线路时,起到支撑作用的便是杆塔,因此在进行杆塔的施工时,应使供电的稳定性、可靠性得到保障,并且保障整体的施工效率和进度,对施工成本进行全面控制。进行杆塔构件的组合过程也可以称之为组立杆塔,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可分成两种形式,即分解组立、整体组立。高压输电线路铁塔自身重量相对较大,通常可达到几十吨甚至数百吨,因此在进行建设时应选择合适组立的方式进行。当运至桩位的个别角钢,当弯曲度超过长度的2‰,但未超过GB/50233-2014相关限度时,则应采用冷矫正法矫正,且不得出现裂纹和镀层脱落。
1.3架线施工
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架线的操作时,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并保障准备工作的质量,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保障,通常采用张力放线和紧线,还需要进行附件的安装、驰度的调整等。在进行放线时,应对展放导线损伤的面积进行控制,范围为导线导电部分截面积的2%以下、若超出该范围则应及时进行补修,当损伤程度较重时,则应先将损伤的部位截掉,之后通过接续管的方式进行连接。为避免导线出现损伤,应选择适当的放线方式,通过采用张牵机保障张力,并保持交叉跨越物间具有安全的距离,使放线质量和安全得到保障。在进行紧线时,应使铁塔组装的完整性得到保障,并将螺栓的紧固率控制在规程范围内。
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问题
2.1高压输电铁塔的基础施工
进行高压输电线路的地基挖掘时,通常安全隐患很多,由于地基自身的安全稳固性,现阶段大部分工程几乎都是通过钢板桩来加固,可是在挖掘的整个过程中,相应的施工人员并没有搞清楚钢板桩围堰和支护体系的受力情况,最后导致地基出现问题,造成施工进度的延迟。
2.2高压输电线路铁塔杆组立
进行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时,使用的都是一些起重能力强、界面极大、高度较高的铁塔杆,这样会造成无法进行精准的塔杆计算,导致塔杆顶部的所有挂点的偏心距离变大,严重的话会造成塔杆出现倾斜。使得对塔杆起重系统的要求会更高。
2.3施工锚固
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些具体的环节比如张力放线、铁塔组立以及绞磨固定均要依靠地锚进行钢绳的锚固,这样能够对拉线、钢绳以及绞车等受力设备进行牵引制动,同时可以把作用力传到地基上面。但是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施工单位针对实际现场条件进行地锚种类的选取。
2.4施工物料运输困难
很多地方的高压输电电路进行施工的时候,会由于处于露天环境导致设备长时间的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多设备会受到雨水的威胁,同时由于很多地方的排水系统做的并不是很好,造成低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层湿软,承载塔杆的力量变的越来越小。尤其是在一些高压输电线路中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运输的物料的质量比较大,数量也很多。
三、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分析
3.1线路的勘查与设计
整个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建设与施工前,必须要进行勘查与设计,如此方可更好地选择其后的建设路径,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与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与设备,进而保证整个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时,要选择最短的建设路径,如此才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进而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3.2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前,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开挖基坑,基坑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后施工环节的效率与质量,因此要加强重视。在进行基坑开挖前,首先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位置,因此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且科学地勘察,主要是了解施工现场及周围的条件,如土质、岩土环境、地下水、地表水、地下管道等,然后结合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施工地点。另一方面,根据勘察的结果,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法与器械设备,在进行开挖的过程中,还要认真遵守相关的施工流程与规范。
3.3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这也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土质与水文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施工前必须要对施工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高压输电线路的转角塔会受到很大的上拔力,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基础工程通常是以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进行浇筑。另一方面,基础工程主要起到支撑整个输电线路的作用,是其后工程建设的基础,所以在进行施工前要认真选择原材料,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同时进行坍塌度测试,符合标准后方可进行施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岩土条件进行勘查,将勘查结果与设计时所参考的数据进行比对,查看是否存在差异,若有则要以实际的勘查结果为准,并进行重新设计。
3.4杆塔工程施工技术
在进行杆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整个高压输电线路路径的地形、杆塔所使用的材料、公路与铁路等交通状况等选择最合适的杆塔建设位置。若整个施工路径及周围的交通情况、地形等条件十分良好,则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进行浇筑,若施工路径及周围的条件较差,则可以考虑铁塔形式的杆塔。另一方面,由于整个高压输电线路需要使用极长的时间,且杆塔还要支撑整个输电线路的重量,因此杆塔的刚度与强度必须要符合标准,方可承载线路带来的荷载。
3.5架线工程施工技术
架线工程是整个高压输电线路的重要部分,影响到输电线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通常架线工程有两种方法:一是张力展放,该方法是使用器械进行牵张,整个工程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且质量更好,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架线方法,尤其是电压大于等于330kV的架线工程,一定要选择这种架线方法;二是拖地展放,该方法不需要专用的器械设备,保持现盘不动的情况下,以人工的方式拖动导线,该方法操作更加便捷,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导线出现磨损,进而影响到导线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架线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提升。由于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环节十分复杂、专业性很强,需要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改进,找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全面提高施工质量。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水平,使其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熟悉常见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高压输电线路施工项目质量,实现用户安全用电。
参考文献
[1]刘璐,任坤龙,聂文昭.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9):254-256.
[2]冯平.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机电信息,2014(30):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