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品格的浸润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4期   作者:李悦
[导读] 品格教育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法宝——金钥匙,品格教育也使我找到了班级管理的新方向。
        品格教育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法宝——金钥匙,品格教育也使我找到了班级管理的新方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将品格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当中,在学科教育的同时渗透品格教育,真正做到“教”“育”不分离,不断想方设法地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渗透,并为学生丰富和创新各种品格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习得各种品格,并不断成长起来。
一、渗品格,知品格
(一)寓品格于课堂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时时刻刻渗透品格教育,让学生识得品格,做最好的自己。在教学低年级时,我时常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寓品格教育于我的语文课堂中。在一年级教学拼音“j q x”与“ü”相拼时,有的老师选择这样的儿歌记忆法:“j q x小淘气,见到ü眼就挖去。”我认为这样的儿歌内容不利用学生的品格思想教育,教育的真谛是爱,是文明的爱的教育。于是我选择了一首关于文明礼貌的儿歌来帮助孩子们记忆:“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 就摘帽。”这样在帮助孩子记住知识的同时也渗透了品格方面的内容,让孩子们真正做一个文明的小英豪。另外,在学习“老师早上好!”这一句简单的语句时,我会让学生认识到要做一个主动和热情的孩子,主动地和别人打招呼,热情地和别人问好。我会激励性地说:“我最喜欢主动和热情的孩子跟我打招呼了。谁来试一试?”孩子们知道了主动和热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体会到了主动和热情的语言的魅力。在以后的生活中,看到认识的朋友或长辈,孩子们都会主动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呢,人人争做主动热情的孩子。
        我们在学习《家》一课时,其中有一句是:“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在这一节课中,我适时适势地引导和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渗透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家和热爱自己的祖国。然后让孩子们配乐朗诵并结合自己喜欢的动作,在动作朗诵中,孩子们也更清晰地懂得了爱国,争做爱国的小勇士。有的孩子就说:“我现在要努力读书,将来才能为祖国做很多很多的事。这样我的爸爸妈妈会为我自豪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断渗透品格教育,孩子们不断识得品格,也因品格而自信和快乐。
(二)寓品格于儿歌
        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极高,每个孩子争先恐后地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希望老师表扬认同他,但是却没有耐心去倾听别人的回答,这就需要老师灵活地运用儿歌或口令,如:“谁是文明听众?”孩子们就会响亮地告诉老师:“我是文明听众。”这样他们就会认真倾听别人,也善于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专注力不够,于是,我就想方设法地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我想提醒孩子们看黑板的时候,我可以说这样的口令:“亮眼睛,看黑板”或说:“谁的眼睛最漂亮?”孩子们就会很自豪地说:“我的眼睛最漂亮。”然后睁大眼睛也不眨地看着老师,乖乖地听老师讲话。老师此刻也要用眼神和肢体语言鼓励并告诉学生:“我最喜欢孩子们用漂亮的眼睛看着老师的孩子。”这样“一说一对”的儿歌或口令,学生很快就把目光和注意力投向老师。这样课堂也显节奏感,也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二、习品格,显品格
        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班额都比较大,生源也参差不齐,出现了许多“问题学生”。而“问题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只要老师不离不弃,他们必定能进步的!他们往往集许多缺点于一身,如逃学在外的,打架斗殴的,在家跳窗户威胁家长的......针对这些,我们要接近他们,跟他们说心里话,尊重他们,用宽容和爱去温暖他们,并号召活泼开朗的有正能量的孩子帮助他们。比如:我班某某是个“问题”的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非常差,骂人打架偷东西时常有,上课也经常攻击影响他人。记得有一次,他悄悄拿了办公室老师的东西,刚开始他不承认,后来我把他叫到身边,让他自己好好想想,错在哪里。没过多久,他就跟我谈心交流,他诚实地说出了缘由,并诚实地承认了错误,他也保证说以后再也不犯同样的错。结果第二天他又去办公室悄悄拿东西,我就问他:“昨天你才给我保证了的哦,今天怎么又犯同一样的错?”他毫不犹豫地说:“哎呀,老师,我拿的时候忘记你说的话了。”面对如此劣童,要想改变他,自我感悟是关键。我携着关爱,通过情感交流,让他对我敞开心扉,我尊重他并找出他身上的“亮点”鼓励他,耐心地帮助他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增强他前进的信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后来经过我定期与他交流谈心,他也从我的宽容和关爱下懂得了尊重和诚实的重要性,如今的他在各方面有所进步,他做任何事都知道尊重他人,诚实以待,现在还成了我的得力助手呢。
三、行品格,促品格
        现在孩子们也上五年级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自我和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虽然也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这时期也是他们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地不断扩大,进一步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和品格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引导他们做一个勇敢之士至关重要。
        在学习课文《少年中国说》时,我配乐国歌,朗诵课文《少年中国说》,感情升华,激发学生浓浓的爱国之情,让他们从中明白要做一个不畏艰险的勇敢之人,勇敢不光要为自己而勇敢,还要为他人而勇敢,为祖国而勇敢,争做一个充满热血的勇敢之士,做一个勇敢的爱国之士。大家情不自禁地勇敢呐喊:“做勇敢的自己。”
        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对孩子们进行品格渗透,孩子们也在丰富多彩的品格教育活动中习得了各种品格,并不断成长起来。孩子们因品格习得而自信,我们的校园因品格浸润而美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