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的《春曲》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张晓丽
[导读] 一鸣惊人的孩子,总是才智双全,一模一样;而一塌糊涂的孩子,总是五音不全,各有各的不同。
        摘要;一鸣惊人的孩子,总是才智双全,一模一样;而一塌糊涂的孩子,总是五音不全,各有各的不同。作为音乐老师,我深信这一点。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有这样一个场景:马修老师组建合唱团,几个五音不全的孩子也在团里有适合的位置——谱架。马修老师是机智的,他善于寻找教育的契机,引领孩子成长。在我的实际教学中,确实也遇到了一些“五音不全”的孩子,笔者戏称他们“放牛娃”。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群“放牛娃”。
一、“放牛娃”一音不全
刚到新学校时,我接到了要在一个月内组织学生合唱队参加区合唱比赛的通知,由于对学生太不熟悉,于是我就请班主任帮忙推荐气质佳、唱歌好的孩子,并随即着手训练。训练第一天,我便听到了不合拍的声音,于是挨个靠近去听队员们的声音,试图找出不合拍的声源。嘿,还真被我发现了,有好几个孩子和别人的声音完全凑不到一块去。我把他们叫到钢琴前让跟着我的琴声再唱一遍,几个孩子的脸顿时就红了,她们可能也知道自己不着调。唱来唱去,声音始终没有和上,我知道这几个孩子估计就是传说中的“五音不全”了。
        1.“放牛娃”一窍不通
中场休息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兴奋,几个唱得好的孩子旁边围了一圈,大家在自发的研究,嘈嘈切切,好不热闹。另观一边安安静静候着等上课的几个孩子,就安静的特别显眼。这几个唱歌“不好的”孩子融入不了大家的话题里,益发显出孤单。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是懵懂的。而嗓子也是一种不可捉摸的东西,字谁都能读出来,加上旋律,辅以气息,瞬间就复杂起来。其实我心里明白,每个孩子都想拥有一把能舔到房梁的嗓子,所以我不能敷衍他们眼里的失望,决定课后将他们留下来辅导。
        2.“放牛娃”一展风采
        眼看那这几个“放牛娃”皱着眉,不说话,局促不安,有的紧紧攥着衣角,有的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有的互相愁眉苦脸地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问道:“老师,是不是我们唱的不对?你不选我们了?”
        这一瞬间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段经历,很多年前,我的一位小学音乐老师到班级中挑选舞蹈队员,她挑了几个眉清目秀的女孩,让她们站到讲台前,做几个动作,其中一个孩子动作僵硬,音乐老师笑着对她说:“丫头,你可爱的像个小木偶!小木偶,你先回去吧,下次老师排木偶剧的时候一定叫你参加哦!”那个孩子就是我,后来我通过儿时积下的钢琴基础和对音乐的爱好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但是年幼时跳舞落选的经历,一直耿耿于怀,所以,面对孩子们敏感而直白的提问,我稍稍愣了一下,马上摇头:“傻孩子,你们是我见过的学习能力最强的孩子了!没学过合唱,就能和我唱两个声部了,多厉害啊!不过,光会唱歌不算了不起,我还想再考考你们,来,跟我做几个动作呢!”
        那几个孩子又开始学着我的样子轻轻地舞动起来,还别说,她们虽然唱歌不行,可是好歹也都是各班班主任眼中的文艺精英啊,所以舞起来倒也姿态轻盈。


        3.“放牛娃”一鸣惊人
“真不错,你们跳起舞来比唱歌还棒!”我夸着她们,那几个孩子瞬间又脸红了,可我知道这是喜悦的颜色。“在我们这个合唱队里,你们的任务最为艰巨而特殊,那就是伴舞。”
        那几个孩子在合唱队里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不仅如此,长年的合唱熏陶还更激发了她们的歌唱热情。后来的我发现其中有一个孩子并不是真的“五音不全”,而是当时她太紧张,以至于找不着音。随着平时的练习,她渐渐唱准了音,后来还参加了歌唱大赛,获得了“优秀歌手”的称号,拿到奖杯的那一刻开心极了!
        二、量体裁衣,帮助学生找准自身定位
        合唱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合唱队训练的过程中,笔者真切地感受到合唱需要找到合适的发声位置,注意状态的保持,气息的运用,把握好音准、节奏和速度,才演绎完美。而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音乐素质良莠不齐,有的乐感很好,有的总是出现各种偏差,教师要做的就是走近每一位成员,细心聆听他们的声音状态,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歌唱状态的问题,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案例中的几个学生,教师在发现他们的声音不和谐时,逐一进行音准、节奏及歌唱技巧的测试和训练,其中一位孩子乐感和音色都没有问题,只是有些紧张,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她平时多聆听各种风格的音乐,她渐渐找到了对音乐的感觉。
        三、善于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萧伯纳说过:“有信心的人 ,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每个人自身都有座潜能的宝库,而教师的责任就是鼓励和帮助学生找到自信、拥有自信、展现自信。尤其是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不成熟,缺点和优点一样数不完,经常会因为犯错误被批评,久而久之就会显得不自信。笔者所在的是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学校,很多学生出生于农村,父母可能忙于外出打工,疏忽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导致有的学生内向而又敏感。
        四、加强引导,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电影中的马修老师总能不断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我们的现实教育教学中也能感受到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案例中,一些音准不好的孩子我会对他们说:“你的声音真美,节奏和音准再注意一些哦”;一些音色不好的学生,可能会对乐器比较感兴趣,可以通过小乐器演奏帮助他们提高对音乐的兴趣;一些乐感不好的学生,舞蹈动作还比较协调,这时候可以鼓励她们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逐步找到乐感。
        电影中的马修老师在孩子们主动开唱的时候,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孩子不断地给予他灵感,最终孩子们唱出了生命中的春天,也让老师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成功,心灵上的满足,这应该就是教学相长的妙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漫天撒下爱心种,伫看他日结果时”。老师更大的意义在于尊重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们找准自身定位,树立自信,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真正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