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校的行政管理主要担负的是为整个区县党员提供应用程序和信息服务,从而让他们可以在平时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获取具有安全保障的服务。在我国大多数区县已开始应用信息化智能体系为党员学习提供服务,但是,由于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并非所有高校相关的部门都采用了信息化服务系统,因而导致了各区县信息化行政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只有将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更有效,更科学地安排学校中的繁琐事情,使党员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使各区县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视角;党校行政管理;有效对策
行政管理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它起到了联系党政机关和群众的关键性作用,所以党和政府对行政管理方面非常重视,一直都在努力地不断更新行政管理的策略。当今是一个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建设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信息化建设与行政管理的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以说依靠信息化建设来推动行政管理的改革能够推进行政服务化、人性化的发展,因此进行相关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党校行政管理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设备陈旧
当今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党校着手购买了许多计算机设备并将其应用于办公系统。同时,为了满足党员的学习和生活需求,网络体系已变得更加完善,党员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自我提升。但是,从行政管理设备的角度来看,党校的设备还有待完善,存在设备过时的现象,导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2.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为了促进党校的高效管理,各大党校都大力推进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以更好地为党员提供快捷服务,进一步提高党校的行政管理水平。但是,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为了更便于收集教育类信息的,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发了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各部门的管理效率。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各个部门的系统之间缺乏一定的相关性,信息的集成度不高,数据的一致性也不高。因此,尽管不同部门之间都生成了大量的信息,但是信息的传输非常缓慢,因此难以实现及时的信息交流,导致信息的闭塞,各部门难以实现业务间的协作。
3.信息人才的极端短缺
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的人工管理有所不同:利用信息化行政管理可以更有效地节省下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加大信息量,从而增加处理对象的数量,行政人员的工作内容也会随之改变。换句话说,员工的总体工作量没有改变,但是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系统地处理更复杂的信息,从而使员工以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陈旧的思想和传统的工作行为影响,行政人员也习惯于利用纸质作为媒介,并没有及时了解新的技术媒介,这使得技术人员相对稀缺。
二、信息化建设视角下行政管理的对策
1加强过程管理是实现党校质量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
实践表明,质量管理体系已成功应用于企业中,为企业管理的变革和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教学过程可以通过量化过程来进行,也就是说,教学过程可以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划分为几个基本单元。如果要最大程度地减少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则必须使用质量管理方法对其进行分类,找到科学合理的规则以达到完善管理的目的,从而确定这些进出单元中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必须要遵守的规范,因为这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阻止教育活动的主观任意性,并保证党校对教学质量的把控能力。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不仅可以统一教学标准,规范教学行为习惯,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确保教学质量。
2.强调信息的高度集中和交流,建立关于信息化教育管理的新思路
由于教育行政管理是党校行政管理的中心,信息是党校行政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涉及的信息量比较大,分散度高,刷新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信息技术进入党校校园,当前的教学管理方法开始向计算机化方向发展。但是,理想总是与现实有所不同。信息技术只是管理实施中的辅助角色,或者仅在优化本地功能中起作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管理者只是保持了信息技术的完好性,主动添加到按功能划分的原始管理服务中,而无需进行任何更改,并且开发了信息技术,增加了数据信息,与此同时,部门是独立的,数据不完整,并且将数据保存为常规信息管理。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并在信息管理的理解上产生了偏见。 因此,将信息管理视为组织原始管理模型的扩展是错误的。实际上,这是基于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以满足新管理需求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信息的教育管理系统已将“信息流”作为其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党校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达到了服务人才的目标。
3.加强信息化应用人才的培养
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来保障。如果学校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就很难发挥出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就更不用提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了。通过培训养和专业性的学习,提高高校行政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使他们在在未来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在遇到问题时,他们就会以信息化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结束语:开展信息化的高校行政管理,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能,促进学校的整体管理和学校办学质量。因此,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校应进一步注重行政管理工作,科学制定管理方案,更好地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基于信息化建设视角的行政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2):224-225.?
[2]彭黎明.刍议信息化建设视角下行政管理的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8(27):225-226.?
[3]张文彬. 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 沧桑. 2007(01):170-171.?
[4]陈晓虹. 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1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