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一门重要的组成学科,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要不断的提升对该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的改进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的优化自身在英语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的使用,全面的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水准。
关键词:创新;小学;英语;高效教学
随着教学的深化与发展,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思想限制,导致教学突破不大。鉴于此,就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大力改进教学模式,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宜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一、营造学习环境,享受学习快乐
当前英语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轻视口语能力,换句话说,不注重学生英语表达交流能力的提升,更加侧重的是学生的英语书面能力,也就是读写能力,这种畸形的英语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的英语成为了哑巴式英语,学生对英语也缺乏相应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外,都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沉浸在英语学习的海洋当中。
例如,教师在教学里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块自由的地方,将学生的优秀作业展现出来,如好的作文、工整的单词、具有创意的手抄画,可以让学生的价值得到呈现,提升学生的自信。还可以在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或者经典的英文电影海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创作不同主题与英语有关的黑板报。其次,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营造课外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如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最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参加趣味的英语活动,如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等,以此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进而提升英语的教学效果。
二、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习情感
由于小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对成功有着与生俱来的渴望。在小学英语教师中,教师不妨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加以充分利用,通过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乐于学习。
例如,在教学《My classroom》重点单词后,笔者将看图写单词这一游戏引入了课堂教学之中。首先,笔者给了学生两分钟左右的时间复习刚才学过的单词。之后,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了几大组。竞赛开始,笔者将事先用简笔画画在小黑板上的单词挂在了教室前面,让学生看一分钟,然后将其收起来,再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将看到的单词写下来,写得最多最正确的小组获胜。这样,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又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生词。
三、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讨论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没有将英语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将英语与生活分开,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吸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情境,组织学生探索生活化的问题,从而将英语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一次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自我介绍的相关用语,笔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活场景:小明和同学们参加一场宴会,宴会上有很多不认识的人,为了能够让大家熟悉起来,大家需要互相对自己的名字、年龄、学校、爱好等进行介绍,使整个宴会的气氛更加活跃。笔者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介绍自己呢?有的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内容,使用英语进行了自我介绍。如此,在生活场景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知识的实用性,并能够从实际问题出发来对英语进行英语,使英语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发挥其有效作用。
四、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不仅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播的渠道,同时也是学生个人能力个人素养提升的重要平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每节课都有其自身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进行讲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课堂时间非常有限,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极易导致课堂教学陷入高耗低效的被动局面。鉴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妨运用信息技术提前将教学的重难点制成微课,以供学生在课上反复学习,在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的过程中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例如,在教学《Dinner’s ready》内容时,笔者通过展示食物的图片,播放了相关短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本单元所涉及到的新单词、新句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与理解。再如,当讲授到简单的介词或词语搭配时,笔
者会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词组组合成了动画效果,这样就能将较为枯燥的英语知识,转化为较为比较具体的学习内容。
五、发挥示范作用,提升德育素质
小学英语教师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榜样,发挥自身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具体来说,英语教师要加强自身德育观念,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学习关于德育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德育素养。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需要关注自己的日常行为、谈吐和仪态,为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做好榜样与表率,也为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奠定基础。
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会格外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与衣着,从自身的素质出发。如,笔者在课间遇到本班学生时,会主动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学习与人打招呼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礼貌的问候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学习到了一些礼仪,同时还掌握了打招呼与问候语的词汇。另外,在课堂的教学中,笔者会以自己的行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笔者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内容,回答结束后,笔者会给予学生鼓励与赞扬。这样,笔者通过发挥自身示范作用,就奠定了德育渗透的基础。
六、优化教学评价,力保教学鲜活
教学评价是为了打破教学流于形式化和避免创新教学画地为牢的现象出现,从而在创新多元化英语课外教学过程中,保证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和有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心。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的阅读竞赛,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学生成果展览和教师点评的方式开展。如:学生阅读一篇课外英语读物后,要督促学生选择其中一句让自己记忆深刻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要旁白一段自己想法的话语,最后评比优秀作品。以这样形式去肯定全班不同的学生,激励所有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和学习闪光点都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激励。其次,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阅读情况制作阅读记录卡,根据学生表现的阅读精神面貌和阅读效果,进行结果记录和效果对比,这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后期的教学行动,保证教学行为逻辑的机动性和有效性。最后,教师评价过程要个性化,不能唯分论和结果导向。要以过程性评价对不同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性教育,既要欣赏班级不同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又要认识不同学生的个人短板,从而才能即保证学生的阅读鲜活性,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不断向上进步。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要理解英语学科对于学生各项能力培养和提升的作用,积极的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的改进英语课堂教学,不断的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总体效能,为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翠婷.论小学英语高效的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9(32):112-113.
[2]潘肖引.创新环境下英语高效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7(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