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初中美术教学设置的导向性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吴冠南
[导读] 美术学科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图像识读、美术表现”五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美术学科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图像识读、美术表现”五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则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的导向性就很重要了。这为教学大纲及教学核心素养的传递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创意 基础教学 现代信息 素养 导向
        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说:“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成。”
        在2017年高中美术学科的核心标准已经公布。则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课程都要有一些相应的改革,要和美术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美术学科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图像识读、美术表现”五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阶段,根据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年龄,设置不同的美术课程的标准及课堂的测评标准。正因为如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的导向性就很重要了。从如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对美术基础教学的导向
        加强美术优质课堂的教学:一堂好课有一个主线,也可围绕一个主题,整堂课脉络清楚,加强授课的整体感。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多用启发和诱导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去创造性表现、如何探索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需老师在课前把学生自身特点与授课内容融合,找到学生感兴趣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范例和活动。并对教学活动做全面创造性准备。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跟随老师进入到情景中来,课堂氛围会更加轻松、愉快。上好一堂课要先找准本堂课的重难点,除此之外对课堂美的艺术感受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装饰画中写生建筑物,在用线表现中国建筑屋顶时,可引导学生观察瓦片的疏密变化及每行瓦间的曲直变化。学生用变形夸张的方法表现出生动有趣的装饰线描来。也可用水彩、彩铅、油画棒等混合使用,使画面产生自由、轻松、丰富的色彩效果。也可用涂、刮、刻的手法表现产生奇妙、趣味性的版画效果等都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愉悦的艺术感受。美术素养也不知不觉的表现出来了。
        讲究美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考察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和态度,考察学生投入活动中的表现。美术教学注重创意表现,则学生作业没有千篇一律的。在评价上的指引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作业和范画接近的不一定就是优秀作业。而具有自身特点独创性的无序作业就是差的。这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度。且美术教学不仅使学生自身存在的潜能得到开发,还能进一步提高。所以用一种尺度去衡量学生成绩是不现实的,应主要偏重学生的感知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表现的评价。


        合理设计绘画训练的内容:重点培养创意思维,它是美术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素描、水粉练习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也是打好根基。版画练习加强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对平面性的美感会有新的认识。设计与生活练习加强发散思维的培养,培养创造能力。及综合性的练习等。在练习中选取内容导向性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如:人教版八年级美术第一单元第三课《构图的作用》中介绍了六种构图模式,只赏析还不够,要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活学活用。我出了《书本与印章》这个题目让学生们来设计构图,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构图之中用线表达出来。这样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且教材上有相应的图片供学生们参考。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的作品,以三角形构图为最多,直线构图次之。学生能直观的通过所学构图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核心素养也渗入其中。
二、对拓宽美术教学的导向
        在生活很不起眼的细节做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带来不同的体验,这正是设计的魅力所在。平时废旧的衣物材质好又不舍扔,可根据需求来进行改变。《丽姐旧物改造》网上视频看后受到启迪。把家中废弃的衣物拆剪后再组装,后装饰会带来新的设计款式。即能获得劳动后的愉悦,又能废物利用,节约环保。在旧物改造中即没心理负担,又能让自己天马行空,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表现出来。其实美术的核心素养也体现了出来。
        电视剧《延禧攻略》的服装色彩更耐看,更高级。就像莫兰迪色。这些颜色都有一个特点,饱和度很低,像是蒙上一层浅浅的朦胧灰度,高级雅致神秘又冷漠的灰色调,有种静态的美。我们在追剧中感受到视觉感更强,这样也会更让观众喜欢。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这些都是从现代信息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思路,完善自己。则美术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材上多考虑与生活相联系的现代信息的有效融合,为美术教学服务,让其更直观更生动。
三、对滋养美术教学的导向
        美术馆、博物馆的参与:如在博物馆来上课,最大的优势就是可用资源多。直观的感受与交流。学生可以面对面在多样化的情景当中受到美育教育,这样美育的目的也显现出来了。
        生活中美术作品的渗入:鸟巢是鸟类用干草、干树枝或泥巴搭建用来栖息和哺育幼鸟的巢。而北京体育馆的鸟巢更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结构新颖、独特,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让我们感受到它的视觉美感与自然和谐之美。在生活中美的事物很多,只要我们合理选择并运用在美术教学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罗恩菲尔德《创造性与心理成长》
                        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