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快乐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李文孝
[导读] 快乐教育是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应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教学理念,能够改善紧张的教学任务,从而创设和谐快乐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摘要:快乐教育是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应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教学理念,能够改善紧张的教学任务,从而创设和谐快乐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快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了更好地实现快乐教育,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引导方面展开相关措施,以期能够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快乐教育;小学体育;策略
        引言:教育教学的展开有关教师和学生双方关系利益,为了实现有关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培养,教育工作者们展开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探索,斯宾塞最先提出快乐教育,认为教育要满足儿童兴趣,教学要充满乐趣[1]。
        一、快乐教育内涵
        快乐教育就其字面意识而言,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所收获,而且要伴随着愉悦情绪的产生。快乐教育希望实现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因为学习而感受到愉快。[2]要想让学生持续的进行一项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探索着获得的工作,似乎就这件事本身,并不能产生愉快。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穿插着其他相关事物,让学生放松感觉到有趣的同时,还能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二、小学体育快乐教育意义
        (一)对教师教学的意义
        快乐教育是能够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理念,教师只要能够理解其中含义,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就能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首先,如何展开实践对于教师来说就存在考验,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学习技巧,才能做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其次,快乐教育创设的课堂氛围就是愉悦融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就有可能发展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那么教学任务就会轻松,高质量的教学结果可能实现。
        (二)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在小学课上实施快乐教育,同该年龄儿童发展的生理心理状况相适应,毕竟小学阶段的儿童在玩中学才更有吸引力,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快乐教育付诸行动,学生在学校中紧张的学习环境就会得到缓解,对学习就能产生更多的兴趣,认为学习是一件失去自由并且痛苦的思想就能够慢慢消除。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而且还有快乐的情绪出现,学生的学习劲头就大,学习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三、如何展开小学体育快乐教育
        (一)教师具备专业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之前都要进行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专业素质是指从事该职业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就是在实际操作时有应对各种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在此,将快乐教育理念应用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并且要求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对体育老师基础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出了要求。体育教师在学习教师理论基础之上,学习“快乐教学”理论概念知识,知道什么是快乐教学?快乐教学怎样和小学体育相结合?不了解一个新事物,可以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展开实践,并且在这个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后去应对解决问题。教师要能够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感应到学生需求,及时鼓励学生,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正确行为,更好学会老师教授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树立健全人格。
        (二)设置场景,引导学生展开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阶段,也许并不能一下进入学习的紧张环境中去,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定的引导。设置教学场景,可以采用生活化的事物,这样学生所熟悉的更有吸引力和代入感。教学工作展开后,教师也要进行问题引导,在完成基础训练之后,观察学生适宜发展的能力,然后因人而异,进行活动。这些问题的设置是为了引出之后的教学内容,实际的教学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训练任务。比如说,在训练短跑项目时,就可以引入和同学比赛到达前方小红旗,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赢得比赛,现在教授的是短跑起步以及跑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那么学生为了比赛就自然而然学习能够帮助自己的起步动作。
        (三)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为了避免或者尽可能减轻学生学习过程的枯燥感,小学教师就需要在教学相关事宜上进行创新。“教师在内容创新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检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不断发挥运动的效果。”[3]比如说,热身活动,可以先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之后再找学会的学生,这里更提倡老师和另一个学生一起领导大家进行热身。这相较于传统的让老师独自带领,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四)掺杂游戏,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体育课基本都在比较宽阔的场所进行,这就为训练活动展开提供帮助。如果单纯的教学训练,如拍篮球,老师一遍遍讲解演示,有些孩子在重复提醒下能够学会,但是对于注意力不集中并且没有耐性的学生而言,这种反复只能让他们产生烦躁,而且失去继续的想法。这个时候就可以协调游戏活动进行教学训练。拍篮球,就可以将学生分组,然后一个个轮着按照小组比赛,看哪组拍的下数多。在比赛的激励下,学生能够很好的参与进来,在大家共同的感染下,这种积极性得到提高。当然体育课上展开的游戏并不单单是为了玩乐,更重要的是,要在游戏中也能够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也就是趣味性和功能性并重。虽然这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却不失为一种完成目标的教学方式。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儿童依然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利用好该阶段儿童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将有助于教学工作开展。把快乐教育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符合儿童自由探索世界的心性,通过一系列策略满足他们自由快乐需求有助于教学工作展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詹启生.快乐教育理念的要素分析及实践探索[J]. 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02期:65
[2]姜琳. 快乐教学,素质教育—浅析小学体育快乐教育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38期: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