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要点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肖碧芳
[导读] 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班主任的生活就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每天要面对一群年龄相仿,思想、性格各异的学生,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人才,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渐摸索出一套班主任工作经验,掌握了开启班级工作之门的“金钥匙”。
        一、铸就师魂,扎根教育,甘为人梯
        如果把一个学校比做是一个生物体,那么一个班级便是学校的一个组织,班级成员就是细胞,是学校进行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课外活动的基本单位。作为一个班主任,工作性质就决定了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坎坷。但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应该决心更坚定,意志更坚强,信心更充足,责任更强烈。如此,才能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长,对得起学生;才能无愧于一个教师的道德良心;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塑造得更加有个性,更加适合当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学校无大事,处处皆教育”。所以,要注重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班级建设中,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一般来说,学生学风的好坏,素质能否全面提高,关键在于班主任工作态度如何、教育艺术水平的高低、教育是否恰当等,在学生的成长中,班主任起着导航、摧发、定向的作用。
         二、苦练内功,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
        班主任在教学上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有过硬本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也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学习过程强大能量的来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在教学过程中还不断给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由此他们学的开心、学的顺手,同学们对于班主任的敬业精神和探索精神,发自内心的敬佩,许多同学也由此找到了自己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充满自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索,善于总结,敢于创新,超越自我,默默无闻,勇于拼搏。这种精神激励和鞭策同学奋发有为,永不言败,树立了“爱拼才会赢”的学习意识;这种精神也促使他们密切配合我的工作,听从我的教导。
         三、精挑班干部,强化班集体建设
        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总设计师,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班委会和团支部委员会的建设。选用好班干部,树立班干部的竞争意识,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班级领导核心。一个好的班干部,就是班主任的一个得力助手,选用好班干部,不仅能使自己从繁忙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且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如在以前班主任工作中,指定班干部,个别的不仅不想工作,而且处处表现出自私性,不仅管理不好别人,而且连自己也管不住,在同学中失去了威信。针对这一情况,广泛听取学生意见,深入了解哪些学生具有管理、组织能力,适时地做好他们的动员工作,或者可以秘密找一些竞选对手,以形成一种氛围,其中选用的不一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只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或某一方面的特长便行,进而达到人尽其才之功效。运用民主方式,让学生们参加竞选,根据竞选人演说,结合平常的表现,公推公选班干部。这样选出的班委一方面个人乐意干,有一定的能力,另一方面同学们信任,有号召力,当选者通过就职演说自我加压,大家监督,不称者随时更换,学生中表现突出的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竞选活动,向现任的班委成员挑战,让他们加入到班委中,这样使班委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四、治理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长关心教育,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社会支持教育,最关心的也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一个班主任,只有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才能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才能树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

为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学情调查,我每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一次调查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经验交流,建立交流平台,让优秀学生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和体会。以优带差,班里成立学习“帮扶”小组,采取“一帮一”或“三帮一”等形式,辅助后进生解决学习疑难问题,共同提高。奖优激懒,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同学们充满梦想和激情地投入了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同学们品味到了“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乐趣。
         五、及时与科任教师联系,促成班级整体推进
        班主任是本班教师集体的核心,协调各科教师,加强教师集体建设,班主任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只有与学科教师达成默契,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班级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因此,应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科教师走进教室上课心情愉悦;经常和学科教师“碰头”,及时通报班级整个状况,研究和协调解决班级具体问题。班主任出面反馈学生对学科教师的意见和要求,给学科教师适当“加压”。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班级工作研讨会,统一对班级状况分析的认识,制定帮扶贫困生计划,统一采取措施。同时,虚心接受学科教师对班级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班级管理方案。
         六、定期和家长沟通,构建多元教育网络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精神世界的开拓者,家庭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所起的积极教育作用有时比班主任的工作具有更强的优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和家长建立真诚的合作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经常征求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分类整理,通过不同渠道给家长具体答复;我经常让学生写“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这样的文章,选择代表性强的稿件,把信息反馈给家长,用孩子的倾诉和心灵呼唤去感染和震撼父母的心;使学生在家里有了一个宽松、和谐、温馨、宁静的学习天地;尊重家长,要用和蔼的态度同家长商讨问题,不训斥家长,不埋怨家长,适当的表扬和感谢,会给家长以信心,会使家长感动;家长会不要开成告状会、批评会,使家长难堪,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如此,家长才能轻松配合班主任工作;对特殊的落后群体,不能要求家长急于扭转,要耐心地和家长制定阶段目标,重点解决突出问题。要重视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再交流,再补救。与家长随时沟通了解,形成合力。
         七、融洽师生关系,打造学生和谐成长环境
        爱心永驻—永恒的主旋律,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更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是育人者的宗旨。因此,班主任老师在了解学生真相的基础上,和风细雨,循循善诱地作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消除心理障碍和阴影,放下思想包袱,走出困境,使之感悟教师的可亲和可信,真正体验教师真诚的爱,把老师当成是倾吐心声的好朋友,有“苦”可以“诉”,有“冤”可以“伸”,有“难”有人“帮”,有如在大海漂泊的航船可以找到停留的港湾。因此学生对教师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诚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从而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显然这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真诚的师生情谊,最容易荡漾起学生对教师的无比厚爱和眷恋,从而可以使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大大地提高。
        在班主任这块沃土里,只有一如既往地播撒好希望的种子,倾心浇灌好每一株幼苗,才能收获希望的硕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