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的探究 肖庆进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2期   作者: 肖庆进
[导读]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将加快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将加快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就要结合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并运用新型施工技术,严格管控施工时间、施工效率,为今后满足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需求创造条件。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途径
        【引言】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应用期间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人们对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设计施工多样化的需求,就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为其应用与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本文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正确开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1.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差、稳定性低的特点,在实际开展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沉降不均匀的现象。这就要求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人员在施工期间,就要重视这一问题。首先,在施工之前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详细掌握施工区域的土壤、气候以及水源等施工条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其次,对不同区域的软土地基开展针对性、合理性的处理设想。比方说开展换填垫层施工工作,或是运用化学物质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最后,结合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在提前准备好的处理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施工原因使地基出现变形现象,以提升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稳定性为主要目标,准确落实软土地基处理的各项施工内容。
1.2建筑抗震设计技术
在发生地震时,会对建筑物造成多种不同形式的破坏。如: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物在振动的过程中,会出现的丧失整体性和稳定的现象,变形程度过大就会对建筑物造成破坏。这就要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人员就要围绕设计理念进行设计,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如图一所示。

图一:建筑地震抗震设计理念
(1)合理选择抗震场地。在同一区域、统一强度的地震区域内,位于不同位置、不同建筑形式、不同施工质量的建筑物,其实际震害程度不同。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就是受到建筑施工地形和施工场地条件的影响[1]。因此,在实际开展抗震设计工作过程中,就要合理选择有利的建筑抗震场地,如选择开阔平坦、坚硬性强以及密实均匀的建筑场地;同时还要将建筑物建在基岩或是薄土层上,通过减少输入建筑物的地震能量的方式,从根本上提升建筑抗震设计水平。
(2)避开地震危险地段
断层是地质构造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在断层的两侧发生相对移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来漏于表面的现象,进而就会产生地表断裂的现象。

像因为地下采矿所形成的大面积采空区,地下坑道支护或是被拆除后,一旦发生地震就会出现坑道坍塌,进而就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地陷。因此在选择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场地的过程中,就要避开地震地段,从最关键的施工环节进行管控。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途径
2.1创新技术施工理念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理念的完善与创新,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施工建设质量。这就要求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能够认识到创新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不断优化施工建设技术应用理论,积极学习工程施工知识和技巧,为后续创新技术应用模式奠定基础。传统形式和封闭式的施工技术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建筑施工需求;技术施工人员要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建筑工程内容形成性创新型氛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提升自身创新精神,为今后创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提供新型思路。
2.2构建信息化施工建设沟通方式
我国信息化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能够紧跟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在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信息化施工建设沟通方式,为今后构建新型施工技术管理与应用模式提供帮助。信息化沟通模式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种模式[2]。其中正式沟通模式下,施工建设信息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并且能够在规定的特殊渠道中进行交流共享。其在组织的的通信链上有一个特定的连接点,在这个连接点上就能够开展信息传递工作;而非正式信息沟通模式,被土木工程施工建设技术人员充分运用,其具有施工建设信息传递速度快、质量高的特点。
2.3创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多种不同功能作用的技术形式涌现出来,像一些新型施工技术、新型施工材料以新型施工工艺都被应用到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为了能够推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行业向创新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进步,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进行创新。
例如:以创新灌注技术为例进行分析。在开展钻井技术创新工作之前,要对钻孔四周进行清洁,全面排除影响钻孔施工的相关因素;运用先进性测量工具准确测量钻孔位置;调试钻井设备,避免钻机在实际运行期间出现故障。如果在实际施工期间钻孔产生了卡钻或是坍塌的现象,就要及时停工深入挖掘原因;在灌注期间,要注重提升泥浆重组型,合理管控注浆停顿时间,进而全面提升桩基础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化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在实际开展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工作期间,要以保证施工质量为核心目标,结合社会发展新趋势,不断创新施工技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土木工程建筑市场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引导土木工程施工行业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欣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井矿盐,2019,50(05):35-36+39.
[2]李德胜.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实践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26):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