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浅谈牛毅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7期   作者:牛毅
[导读] 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最为普遍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最为普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由于混凝土施工的复杂性,为提升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须注重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的应用。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混凝土施工处理中的关键技术,探讨了相应的技术要点,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 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的重要设施,其建设使用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了所处地区现代化经济建设的目标达成与否。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易受所处环境、人为以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混凝土麻面、蜂窝以及裂缝等病害。为对其影响进行控制,相关建设者应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如此,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就能以高效率、低成本状态,服务于所处行业的快速发展进程。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点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点主要有:①在建筑工程施工时,使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以使得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强度得到保证,尤其是在对建筑的支撑结构和承重墙进行施工时,混凝土结构的优势更加明显;②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的防水效果得到提高,只有建筑工程的外观防水性得到保障,建筑工程的正常功能才能得到发挥,从而防止出现漏水问题对居住人员造成影响;③相比其他技术,其施工流程简单,施工效率较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时间,并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3.1 混凝土材料准备
         (1)水泥。由于混凝土原材料类型较多,必须在混凝土配备过程中根据各种材料的使用需求,科学进行各种材料的选用。水泥是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水泥的选用上,要做好水泥规格、性能等的比较,尤其是选用稳定性较好的水泥,做好强度适配检验,必要情况下使用一定量的外加剂。(2)粗细骨料。在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在粗骨料的选用上,要保证其粒径满足以下需求:粒径要在混凝土构件整体厚度的0.75倍以内;并要在实心板厚度的1/3以内,粗骨料粒径在4mm以内。(3)水。应选用标准饮用水。
         3.2 浇筑
         (1)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浇筑的规范性,避免混凝土拌合料出现分层与离析等现象。在混凝土卸料的高度需要控制在2m以下。竖向混凝土结构拌合物浇筑过程中,其高度需要控制在3m以内,在浇筑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具体要求,配合串筒、溜管等下料浇筑方式。(2)如果是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浇筑,为保障浇筑的整体质量,在浇筑之前,需要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填充厚5~10cm的水泥砂浆。在浇筑的过程中,需结合浇筑的高度等要求,做好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等的控制,必要情况下要对混凝土配合比等加以调整与优化。(3)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实时观测模板、支架、钢筋等的具体情况,避免出现变形、位移等情况,一旦出现这些问题,要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对相关的位移与变形等情况加以必要的修正以后,方可继续开始混凝土的浇筑作业。(4)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柱与墙体连接位置,梁、板的浇筑过程中,如果浇筑控制不当,极易出现混凝土裂缝,因此,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首先进行柱与墙壁的浇筑,当浇筑结束1h以后,再次进行浇筑,这种浇筑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3.3 振捣
         在开始混凝土浇筑工作时,还需要开展振捣操作,只有两者有效衔接,并确保振捣技术的妥善性,才能促使原材料均匀分布,促使混合料内多余的空气能被及时排除,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密室效果。在经过细致化的振捣工作后,还要在模板中填充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出现局部缺失现象。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对振捣的适度性展开分析,避免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出现漏振等现象。如何正确评判振捣工作是否到位,则是需要施工人员观察振捣之后的混凝土,是否存有下沉变慢、没有产生气泡等问题,若是在施工中出现过度振捣,就会引发浆液流失等现象。依照混凝土类型可看出,可以把混凝土振捣划分成为机械与人工两种形式,但无论在施工中运用哪一种操作模式,都需要合理设置振捣插入点,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4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
         4.1 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性能,因此,相关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原材料的检测标准、设计图纸中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来确定混凝土的相关参数,不断在试验过程中,实现配合比的设计与优化。当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之后,要做好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来判定其强度标准是否能够达到工程的质量要求。在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凭借经验进行设计,避免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等对其造成不利影响。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的用量。
         4.2 做好资源管理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做好施工资源管理工作,所谓施工资源指的就是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施工需求科学选择符合标准的水泥,针对粗细骨料的参数规格与质地等,也需要加大检查力度,避免其他杂质因管控不到位掺入其中,影响混凝土拌合与质量。同时,还需要针对水质量进行检测,只有通过检测后的水才能投入使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所有在施工现场中使用的设备,都要有相关出厂证书、规格型号等,从而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
         4.3 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
         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会对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尽可能规避在炎热气候环境下落实施工作业,并增设一些必要的降温措施,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始终达标。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水泥的用量进行严格把控,这是由于水泥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急剧升高,进而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此外,炎热天气下还可加设冷水管等。
         4.4 环境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除了需要注重浇筑、振捣和养护等要点以外,还要对施工的环境条件和地形特点等,有效加固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特别针对薄弱环节而言,更要避免因不同气候因素,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钢筋的选择,若是保护层过厚,则是需要施工人员选择抗裂能力强和具有温度构造的钢筋,有效避免冻裂问题的产生。
5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是主要的结构类型,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关施工人员需从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尤其是要把控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规范性,避免混凝土施工技术不当引发的混凝土裂缝等质量缺陷,促进建筑工程经济与社会效益等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居舍,2019(01):48.
[2] 吴大伟.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59.
[3] 陈春雷.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8(33):106.
[4] 雷师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6):166-167.
[5] 陈江,何子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