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徐曹珠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2期   作者:徐曹珠
[导读] 近几年,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摘要:近几年,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超高层建筑项目的日益增多,高支模施工技术更是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由于超高成建筑项目相对复杂,所以往往需要施工人员从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完善落实施工计划。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他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高支模施工工作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项目的实际情况。基于此,本文针对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实际,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讨,旨在为建筑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土木工程;应用
        相比来说,高支模施工技术属于辅助性的技术,其目的主要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安全、顺利地完成工程施工内容。一般来说,高支模施工多位于较高的位置,因此属于高空作业的范畴。根据相关技术规定的要求,水平构建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高度需要达到8m以上,跨度达到18m以上,同时施工过程中的总荷载需要达到10kN/m2,集中线的荷载需要达到15kN/M2以上,同时对于墙体等构建的独立支撑模也有相应的尺寸要求。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做好相应的工作,再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应用。
       
        图1 某高支模可视化模型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某工程为23层的民宅,其建筑总高度为75.6m,首层商铺高度为5.9m,架梁最大跨度为7.8m,选用多功能门式脚手架作为支撑系统。
        (一)楼板体系
        该工程选用17mm的厚夹板、19mm松木板作为模板拼装材料,梁侧板则选用厚度俊文19mm的厚夹板与松木板,梁底板和侧板的规格均为65mm×45mm,其中柱高减去最大梁高则得到柱侧板的高度,因此可知柱侧板高4.9m。同时,在拼装柱侧板的过程中,应该将板间缝隙控制在45cm,并且需要让各个柱箍间距保持在35cm一下,板与板之间不能完全对齐。另外,在完成拼装工序后,需要技术人员注意模板干湿度的变化情况,从而避免保存不当等问题导致模板发生变形。同时也应该对其他材料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
        (二)楼面支顶安装
        轴线和梁线的放线工作应该在楼面支顶之前完成,从而盟规有效确定楼面水平标高,随后需要沿着纵梁方向安装门式脚手架,并保证脚手架得到准确的调平矫直,随后逐层完成脚手架的安装工作。另外,需要先完成脚手架内侧锁紧,然后在对两侧的脚手架进行同时安装。并且,不同层的门式脚手架应该保持立足处于同一垂直中心线之上,这样才能保证脚手架的稳定以及整齐安装。
        (三)外圈框架梁柱分层施工
        一般来说,会将采取外圈框架梁柱分层施工的方法,在这种施工方法之中,柱梁筋的密度较大,并且本项目的自然层高加高,所以可以采用先浇柱后浇筑梁板的顺序。

另外,当在进行井格梁屋盖的施工工作时,还需要做好水平加固工作,直至完成外围框架柱梁以及排架支撑的搭设工作。这种施工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外围框架柱梁和满堂排架施工的整体刚度以及结构稳定性。
        (四)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工作对于结构本身的强度和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质量,并控制好混凝土在罐车内的温度,对于混凝土运输时间和罐装时间也应该进行确定和调整。这是因为混凝土本身的温度变化会直接影响水化热作用的进行,从而导致混凝土温度分部不均匀,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也应该做好振捣工作,保证混凝土能够处于均匀的浇筑状态。在混凝土完成浇筑工作后,需要结合施工现场温度和湿度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处于稳定的凝结状态。
        (五)高支模拆除
        当混凝土结构完全凝结后,则需要及时拆除高支模,并且需要妥善保管拆除下来的模板以供后续施工工作使用。具体高支模拆除的时间,需要由专业人员对混凝土的凝结状态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拆除时间进行规划。一般来说,当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的8~9d,就可以对混凝土的强度等因素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确定模板的拆除时间,当强度满足工程强度标准之后在进行高支模的拆除。对于高支模实际拆装顺序,需要重视以下内容:①在拆除高支模之前,需要先对其进行仔细的清理,特别是一些杂物与脚手架上的施工工具,必须在拆除之前全部清埋干净,并在相关位置安置预警牌,用以警示周边人群注意安全远离施工现场。②在完成了商支模的拆除之后,还需安善的处理拆除的材料。对于拆除材料,主要为模板和构件,应该立即进行质量检测;对于腐蚀或损坏的部件,应该将其及时的更替下来,并且详细登记更换下来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最后进行分类存放。③在后续重复使用模板之前,需要对模板的状态进行初步的评估,对于强度、外形达不到技术要求的模板应该予以处理,避免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去。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应真正体现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作用,就需要技术人员针对具体的施工工艺展开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施工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真正认识到模板、脚手架稳固工作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爱林.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筑,2019,16(33):127-128+131.
        [2]李润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3):37-38.
        [3]张宁.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9):35-36.
        [4]田慧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03):97-99.
        [5]谢江.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17):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