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赵新宇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7期   作者:赵新宇
[导读] 为了能够达成社会基础建设工程与自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目的

         摘要:为了能够达成社会基础建设工程与自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目的,政府对生态理念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还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对基础建设工程进行相应的改进。为了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保证工程能够具备基础的水利功能,相关设计人员要及时发现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科学有效地措施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的运作,对大自然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满足人们的日常用水需求。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工程设计;应用
1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特点
1.1 自然性
         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贯彻生态理念的主要作用是让设计方案的自然性得到有效地增强,这也是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设计原则之一。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之前不仅要对施工周围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而且还要对施工环境的自然发展规律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施工单位不能通过自身的施工手段而改变施工周围的环境或者逆转自然规律,
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将水利工程能够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有机地融合,在不破坏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的水利工作,这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只是为了一味的追求水利工程的整体效果,没有对水资源自身属性和循环规律进行充分分析,从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难免对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现象。为此,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要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
1.2 可持续发展性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之一,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用水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还能够对大自然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也能够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设计人员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施工不能之间重点放在水资源的分配和调配之中,也要对水利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保护,这样就能够避免水资源恶性发展的问题出现,保证水利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的运作,并且生态理念也能够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得到有效贯彻,促进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此时主要表现为:第一,坚持以河流整体为基础:综合考虑工程计划需要,水利整体资源、季节变化规律等对前期处理方案进行综合设计,聘请专业的设计师对水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充分考虑环境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感,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构想。第二,坚持以安全施工为指导,预先做出安全预案,根据河流季节特点保障施工的安全性,保证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三,在施工时坚持以保护生态、恢复自然环境为原则,运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功能、调节能力,夯实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其对自然理论的掌握能力,引导其重视自然环境。第四,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进行再调整,在进行自然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量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对自然环境的时态变化进行充分考量,设置相关反馈信息与系统,根据反馈特点进行不断调整设计方案。
3 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3.1 完善基础模块设计
         为避免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较大的风险,避免发生与生态环境发展规律相抵触的设计,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以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为综合目标对工程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采用经济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质量。此时可先评估水利生态工程的经济效益,根据经济目标、生态发展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设置合适的调整评估指标。在设计基础模块时,根据以为河道整治经验建立生态有机评估系统,综合海岸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等在经济评定体系中充分融入周边生物群落、下游人群聚集,科学合理的设计生态走廊。进行生态水文设计时,需要落实水文勘测、探测计划与技术,全面调查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群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生态效益。

根据河流形态同质化特性对堤岸线进行科学设置。根据河流、湖泊等规律对水文处理方案进行合理设计,有效维持其原有的运行规律,确定适宜的堤间间距,利用生态保护理念,设置土地利用规则,增设防洪建筑,维护生态环境。根据对洪水量的测量,科学合理的设计植被空间,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河流自净功能。根据工程生态恢复的基本要求、水利工程渗漏要求,择优选择适宜的原始材料,合理设计地质缓坡,保证河流侧向连通性。设计防护岸坡时,要充分考虑水路交错带的影响性,考虑水生植物、陆生植物的栖息需求,利用设计的效能恢复生态景观。此时,可在实际设计时,科学管理水路交错护岸结构,合理设计自然景观,增加区域景观与生态水利的协调性,设计水质过滤功能,增加实际缓冲效能。利用渗透性好等材质或天然材料等增加工作的整体性、稳定性。对设计模块的每一环节进行完善,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符合标准要求。
3.2堤岸结构设计
          在水利工程中堤岸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对象。从生态理念的角度出发,不仅要保证堤岸能够具有基本的功能之外,还要与生态环境发展相结合,在进行堤岸结构设计的时候要保留传统的优良设计知识,与时代发展特点相结合,从而使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有效性,水利工程施工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另外相关施工单位还要不断完善对堤岸的综合评论体系,这样能够让水利工程的建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到有效提高,水利工程能够与自然环境互相结合、协调发展,降低堤岸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设计人员还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对环境与工程之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充分分析,保证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并且还要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对堤岸施工方案进行不断地改进和调整,在堤岸建设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3 河道改造方案
          河道改造的效果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让生态理念在河道改造中得到有效贯彻,设计人员就要对河道改造方案中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保证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河道改造方案进行施工,这样既能够达到预期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而且还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河道也能够在后期进行正常的运作。另外,设计人员应该对岸边保护、绿化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是后期的河道清理过程更加彻底,并且还要将生态型护岸原则融入到改造方案当中,保证河岸在进行在运作的时候没有对环境造成破坏,河道改造后也能与生态环境之间进行协调发展。
3.4应用生态理念对塘堰规划进行设计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部门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塘堰的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农田生态系统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在符合生态理念的条件下对塘堰规划进行设计,这样不仅能够让塘堰与生态环境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而且还能够让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塘堰在水利工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自身具有一定的防洪和灌溉作用,生物的多样性得到有效地增加,而且对当地的环境和气候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和调节作用。塘堰设计质量的好坏对水利工程设计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对蓄水量较少的塘堰而言,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在进行治理的时候难度系数较高,所以在对这类型的小型塘堰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可以使用填塞治理措施,把小型的塘堰转变为耕地。对蓄水量较大的塘堰来说,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让当地的塘堰总蓄水量能够长期维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也不会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冲突。
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阐述,积极研究了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对策,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认识,相关设计人员要不断总结更加完善的设计方案,并积极进行有效的实践,从而才能提高设计质量,进一步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欧阳明,丁吉庚.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和研究[J].农家参谋,2018(24):222.
[2]卜建东.简述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30):7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